[圖文]親歷者講述:東方紅一號衛星論證會議過程
「東方紅一號」衛星繞地球飛行效果圖。(潘厚任供圖)
潘厚任
如今,「東方紅一號」衛星仍然孤獨地在太空中繞著地球飛行。那些曾經為這顆衛星默默奉獻的人們多半已經不在,但是歷史已經記住了他們。
時隔多年,72歲的潘厚任對往昔的許多細節記憶猶新,作為「東方紅一號」的研製參與者,那些塵封的歷史從未遠去,年月日、白天黑夜、天氣、人名、地名、文件圖表,甚至某個人說話時的語氣,他講述起來,都如同昨天發生的事。
■那一刻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親歷者
潘厚任:1937年生,江蘇蘇州人,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曾參加我國第一、第二顆人造衛星的總體設計和衛星系列規劃制訂,曾任「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設計組副組長;退休前為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總體部」副主任兼「載人航天工程應用系統」副總指揮。現居北京。
絕密「581」
1957年10月,蘇聯成功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震驚世界。中國科學院應蘇聯天文委員會之邀,組織南京、北京、上海、昆明等地對這顆人造衛星進行觀測。10月13日,在中國科學院召開的座談會上,錢學森、趙九章等著名科學家建議我國開展人造衛星的研究工作。
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指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同年10月,一個以人造衛星和火箭為專門研究對象的機構在中國科學院秘密成立,代號為「581」小組,意為58年的第一號重大任務。錢學森任組長,趙九章任副組長。
此時的潘厚任還在南京大學天文繫上學。蘇聯衛星上天,中國也掀起了一陣熱潮,高校紛紛開展衛星研究。本來和衛星沒有關係的天文系,在學校提出把探測儀器借助火箭發射到太空去觀測空間環境後,潘厚任和同學老師開始學習測算人造衛星運行軌道。不過,他並未打算今後從事衛星研製。
第二年8月,學校畢業分配,潘厚任被分配到中科院搞衛星,進入「581」小組。他的第一反應是「不太想去」。「我是學天文的,這個造衛星和我的專業也沒什麼關係。」
雖然有情緒,在「聽從祖國召喚」的時代,潘厚任沒想太多,拎著幾件行李離開故土來到北京,加入了當時絕密的「581」小組。「什麼都不能對外說,家人、同學都不能告訴,信箱什麼的都是代號,和家人說起來只能說去中科院上班,記事的筆記本都要上交。」
潘厚任的秘密生活在北京西苑的一個破舊的三層小樓裡面開始,這棟破舊的小樓是「581」小組的工作地,「東方紅一號」也是從這裡開始「飛天」。
一封改變歷史的信
1959 年之後,我國科研戰略調整,集中進行探空火箭、原子彈、氫彈的研發,衛星進度放緩,但是依然製造了不少研發衛星的相關設備。「大型振動台、衝擊台、地面氣候模擬試驗箱、噪聲模擬室,直徑6米的離心機和直徑2米的高真空罐等空間環境模擬試驗設備,可進行探空火箭箭頭和小型衛星的整星環模試驗。特別是高真空罐,可模擬衛星在軌道運行時的黑冷環境和熱輻射環境。」
另外,北京、上海嘉定、山西太谷三地建立了三個科學儀器廠,承擔衛星無線電設備的加工生產。這三個工廠成了衛星本體加工生產、總裝測試的主力工廠。
1964年10月,衛星倡導者之一的趙九章赴西北基地參觀「東風2號」飛彈發射試驗,在充分瞭解情況之後,感到從運載火箭的條件來看,已可把衛星工程提上日程了。
12月全國人大會議期間,他寫了一封信給周恩來,建議國家盡快制訂衛星發射計畫,把飛彈打靶和發射衛星結合起來,可達一箭雙鵰之目的。與此同時,錢學森也提出把人造衛星研製盡早列入國家計畫的建議。
「趙先生的字寫得很好,那份原件現在還保存在檔案館裡。」潘厚任把那封信視作「東方紅一號」衛星的一個重大轉機。
周總理看過趙九章的建議書後十分高興,利用開會間隙找到趙九章,希望他會後盡快拿出切實可行的實施報告。1965年1月,趙九章等人寫成具體的建議報告,獲批後,衛星研發進入正式軌道。
1965 年4月22日深夜,潘厚任清楚地記得這個日子。「趙九章打電話把我叫到他家,他家住在中關村,數學所的關肇直所長也在,趙九章很激動,拿出了一個小本,說周總理已經指示,要我們拿出一個方案。我們從1958年開始,終於等到了今天。他問關肇直,衛星就幾米大小,飛那麼高,看都看不見,怎麼抓住它。希望關所長組織技術人員馬上開始攻關。」
夜談後第二天,潘厚任和另外兩名專家何正華、胡其正組成了衛星總體組。隨後,軌道組、地面設備組紛紛成立,中科院各個院所都被動員起來全力以赴研製衛星。
一生中最長的會議
衛星研發步入快速軌道,總體組三人夜以繼日,10天之內拿出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方案設想和系列規劃。
「三張圖,一張表,衛星外形圖、衛星結構佈局圖、衛星運行軌跡圖,表就是衛星的設備。方案交上去後,中科院向中央做了匯報。」潘厚任說。
初步方案做出來後,給衛星起名字就成了一件大事。「畫衛星結構圖的何正華提出來,建議把衛星命名為『東方紅一號』,這個提議大家都很贊同,沒有人有異議,於是在方案上初步就這樣叫,後來請示中央後得到批准。」
根據研究的進度預估,衛星預計在1970年發射。同年7月,中科院向中央上報「關於發展我國人造衛星工作的規劃方案建議」,經中央批准,我國人造衛星工作由此正式上馬,代號為「651任務」。
「這也是一個絕密任務。因為趙先生上書周恩來建議搞衛星的時間是1965年1月,所以就叫做『651任務』。」
經過兩個多月準備,中科院受國防科委委託,於10月20日至11月30日主持召開全國各有關單位參加的「651會議」。會上全面論證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方案,把實現目標歸結為12個字「上得去、抓得住、聽得見、看得見」。
「會是在友誼賓館開的,很多單位都參加了,中科院、國防科委、總參、七機部十幾個大單位,前前後後專家上百人,我們總體組的三人都去了。一開始沒想到會開那麼長,也沒定結束時間,白天開會,晚上論證,一直開了42天,這是我開過的最長的一次會議。」潘厚任說。
這個會議開過後,中央立即組建了「651」設計院和「701」工程處。前者負責衛星本體的設計研製和總體協調;後者負責地面跟蹤台站的總體設計和籌建。衛星本體、各分系統、地面台站選點等工作全面鋪開,另外,在全國各地安排落實了近200個預研和試制項目,大到分系統、小到元部件,「東方紅一號」衛星的工程研製工作全面開始。
給衛星加「圍裙」
正當衛星研製順利進行的時候,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東方紅一號」的倡導者、「651」衛星設計院院長趙九章被打倒。1968年10月,他不堪受辱服藥自盡。
為確保衛星研發的順利進行,中央決定對中科院實行軍管,幾近停滯的衛星研製在形式上有了一定的保障,中央很快抽調力量組建新的機構集中搞人造衛星。
中科院所屬的「651」衛星設計院、自動化研究所、力學所、北京科學儀器廠等十餘家科研單位以及當時的七機部部分骨幹一起組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任院長。
「總體組改組,我一個人留下來,搞天文軌道,讓我當副組長,沈振金任組長。」潘厚任回憶。
沒有任何衛星研發經驗可以參考,難題接踵而至。
錢學森在研究院的二樓辦公,潘厚任在五樓,有一次深夜,錢學森把潘厚任三人叫下去,問:「衛星放到天上到底能不能看見?」
潘厚任回答:「這個星的直徑1米,亮度相當於7等星,在天氣、光線都好的情況下,人的肉眼最多只能看到6等星,也就是基本看不見7等星。」
「看不見」變成了大問題。科學家們終於在火箭上找到了辦法。
「為了讓大家看到,後來在末級火箭上加一個特殊材料製成的『圍裙』,衛星上去之後,末級火箭脫離,『圍裙』撐開有幾十米,大面積反射太陽光,與衛星一前一後,速度軌道差不多,容易看到,所以大家當時用肉眼看到的是帶著『圍裙』的末級火箭,並非衛星本身。」
借收音機測頻率
解決了「看得見」的問題,「聽得見」的問題也讓科學家們費盡了心思。時至今天,已無從考證誰第一個提出在衛星上播放《東方紅》歌曲,但是播放《東方紅》這首歌曲的重要性已經不亞於衛星本身。
怎樣聽,用什麼聽?錢學森再問潘厚任等人:「衛星繞地球轉的時候,能不能讓亞非拉的人民也用普通收音機收聽?」
潘厚任接過了這個難題,他用了三個月時間求解。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他也不知道國外用的到底是什麼收音機。憑著一張介紹信,他到一個國家庫房裡把全世界各種類型、最先進的新型收音機每個借了一個,這些在中國市面上都沒有。
「當時最先進的口袋收音機,剛出的,就像煙盒那麼大的,都拿過來測試了。」把各種類型的收音機借出來之後,他測了各種收音機的靈敏度,反過來推算衛星需要發射的功率有多大。
後來他發現如果要讓普通收音機收到,在衛星裝上發射機後,衛星的重量將超過1噸。這對於當時火箭的運載能力來說是不可行的。
用地面站轉播,這是一個現實可行的辦法。所以,在衛星發射上去後,全國人民在廣播中收的信號,都是從地面跟蹤站轉播的衛星信號。
人造衛星橫空出世
1968年初,「東方紅一號」橫空出世,衛星的初樣研製完成。在經過試樣和正樣後,衛星就將上天。
這個放在研究院二樓的衛星初樣和發射時的大體相同,直徑1米,72個鋁合金面閃閃發光,裡面的「五臟六腑」基本就位。
潘厚任看著這個集合著無數科研人員心血的金屬球體,心中感慨萬千。
1969年之後,潘厚任隨著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下屬的一個研究所遷往陝西,繼續從事衛星儀器的研發,直到1979年才回到北京的中科院。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飛天。那天,潘厚任在陝西的一個山溝裡,通過收音機收到了來自衛星上的《東方紅》樂曲。這一天,他很高興,也很平靜,他知道,衛星肯定能發射成功,太多科學家將畢生的精力和生命奉獻給了這顆衛星。
因為化學電池壽命有限,「東方紅一號」設計的工作壽命為兩周,在太空中飛行了一個月後,與地面失去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