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年代中駐蘇大使館「鴻門宴」事件 | 陽光歷史

 

A-A+

特殊年代中駐蘇大使館「鴻門宴」事件

2015年04月25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100 次

  1974年1月15日,北京抓蘇聯間諜事件後,大使館處於戒備狀態,為了防止蘇方報復,使館嚴格控制人員外出。大使館每個人都提心吊膽,只怕意外事情發生。


1月17日上午即北京抓蘇聯間諜的第三天,根據雙方原商定的時間,由蘇聯外交部遠東司司長賈丕才邀請12名中國外交官去外交部別墅梅謝林諾共進午餐。蘇聯外交部每年在梅謝林諾宴請以劉大使為首的大使館外交官員,然後由劉大使回請以賈丕才為首的遠東司外交官員,這已經形成一種不成文的制度。這次蘇方宴請我方,適逢北京抓間諜事發生,政治空氣緊張,我們去不去?經研究決定:去。



上世紀60年代以降,中蘇關係出現了裂痕。到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由於「珍寶島事件」和抓捕蘇聯間諜案的發生,中蘇關係一度劍拔弩張,極其緊張。本文作者在那一特殊年代曾供職於中國駐蘇聯大使館,親歷了當時特定歷史、特定環境下的一些事件,現在他以平實的口吻娓娓道來,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1、豐盛宴席沒有客人來



我來到駐蘇使館後,除在使團進行活動外,先後拜訪了蘇外交部遠東司、領事司和外交人員服務局的對等官員。大使館和外交人員服務局打交道的機會較多,特別是像駐蘇這樣的大館,和外交人員服務局的關係非常密切。大使館的水、電、瓦斯發生問題,要找服務局;採購有些市場上找不到的物資,要找服務局;要舉行大型宴會,要找服務局;要維修還得找服務局。大使館和服務局的人都很熟悉,關係很好,為了感謝他們,每年都要專門宴請他們。



我到達使館後,正好趕上坐冷板凳。當時我們的對蘇政策是:結成最廣泛的反對美帝、蘇修的國際統一戰線,側重點是打擊美帝;對蘇修則突出一個「斗」字,針鋒相對,有理、有利、有節地向對方進行鬥爭。



中國外交官在外交場合與蘇聯官員見面,彼此不稱同志,而稱先生,交談時警惕性都很高,一旦觸動敏感的問題,就像觸動神經,唇槍舌劍,不歡而散。



由於兩國關係不好,我使館官員每逢和外交部及政府部門的官員接觸,常常表現出扼腕嗔目的敵對情緒,但和服務局的人員則是另一種情況,彼此見面之際從不談政治,把友誼掛在嘴上。為了感謝服務局對我館的關照,決定在一個週末宴請服務局領導及工作人員,我們將這一想法向他們透露後,他們非常高興,連聲說:「感謝你們的這一安排,到時我們一定準時出席。」



我們聽了這話心中有了底,便積極準備,宴會定於星期六下午5時,但早在星期一我們就發出請柬,他們接到請柬,紛紛打來電話表示感謝。有一位暖氣工,年近六旬,自我建館就負責我們大使館的暖氣修理,對我們很熱情,使館對他印象很好。他打來電話問:他有個小孫女沒有進過大使館,可以帶她來嗎?我們當即答覆:非常歡迎。



這次共發出八十多張請柬,預計可以來六十多人,這些人多是干體力活的,食量都很大,為了使大家吃飽、吃好,我們準備了豐盛的食品。



星期六到了,下午5時我們早早把食品和飲料擺到宴會廳,迎客的人早早盛裝以待,站在宴會廳門口準備迎接客人。



往年舉行這樣的活動,不少人都是提前來。今年到時間了,怎麼不見一人來?我們眼巴巴地望著門口,過了一個小時還不見一人進來,最終也沒有一個來,這次宴會就這樣泡湯了。



事後,服務局的人來我使館幹活,我們問:「禮拜六的宴會你們為什麼不來?」他們悄悄告訴我們,外交部不准他們來,說誰膽敢出席這次招待會,是黨員的開除黨籍,是團員的開除團籍。他們這話道出了事情的真相。自此之後,連續幾年大使館再沒有舉行這樣的活動。



2、「樣板戲」和「鞠躬」事件



當時發生了兩件事,反映了中蘇關係的緊張程度和極「左」思想對外交工作的干擾。



其一,樣板戲事件。



1972年2月,大使館決定以劉新權大使的名義舉行電影招待會,邀請蘇聯外交部有關人員於2月7日到使館觀看現代革命京劇《智取威虎山》。邀請信發出後,蘇聯外交部第一遠東司很快答覆,屆時蘇方將以副外長羅吉昂諾夫為首出席電影招待會。但2月5日,蘇聯《消息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點名攻擊我國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當時我國正在進行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攻擊樣板戲這還了得!使館請示我國外交部,決定取消這次招待會。7日,即舉行電影招待會的當天,外交部答覆,同意大使館意見。我們隨即通知蘇聯外交部:鑒於蘇方《消息報》發表了攻擊樣板戲的文章,大使館決定取消當天的電影招待會。


11日大使館根據國內指示,再次採取外交行動,向蘇聯外交部遞交備忘錄。指出:蘇方這種做法是對中國人民和中國大使館的政治挑釁,這不利於兩國關係正常化。



劉大使還抵制了蘇外交部組織的參觀莫斯科舞蹈學校的活動。



其二,所謂鞠躬事件。



在當時,根據國內指示,凡是所謂「社會主義大家庭」舉行的活動,一律不參加。對蘇方組織的邀請所有使館參加的活動,若蘇方在講話中指名反華,我外交人員要立即退場,以示抗議。蘇方每逢十月革命節、國慶和列寧誕辰紀念,都要舉行活動,我大使都應邀出席。如蘇方指名攻擊我國或我領導人而沒有退場,這將是嚴重的政治錯誤;若蘇方在講話中只是對我國進行影射並未指名攻擊而貿然退場,也是政治錯誤。由於劉大使不懂俄語,主要由翻譯決定,事先決定該退場時,翻譯只要向他說一聲「指名反華了」,劉大使便立即起身退場。11月16日蘇方領導人在講話中指名反華,劉大使當即退場,以示抗議。返館後,立即把劉大使退場的情況,報告外交部。



未料,此事發生後,有一位西方記者發了一條新聞,說:中國大使劉新權在蘇方11月16日舉行的活動退場時,向大會主席團鞠躬。這件事一時鬧得沸沸揚揚。外交部電詢大使館:據外電報道,劉大使在退場時向蘇修大會主席團鞠躬,是否屬實?劉大使是久經沙場的老紅軍老戰士,看了這份電報,非常激動地說:「我劉新權在戰場上丟腦袋都不怕,怎麼會向蘇修鞠躬。」遂即和使館幾位領導商量,電告外交部:所謂劉大使向蘇修主席團鞠躬,「純係造謠」,事情才算了結。



3、衝擊大使館風波再起



1969年3月發生了「珍寶島事件」,中蘇關係劍拔弩張,有一觸即發之勢。



蘇聯方面組織了上萬人的遊行隊伍,輪番到我大使館門前示威,他們手舉標語,高呼口號,磚頭、墨水瓶、臭雞蛋,像雨點一樣向使館臨街的窗口和牆壁投去,大使館主樓和兩側的宿舍樓一至三層的玻璃窗幾乎全被砸碎,有的地方四層樓的玻璃窗也被石塊擊破。墨水瓶從窗口飛進房間和辦公室,地板上灑滿墨水,大使館的牆壁五顏六色,塗滿辱罵中國的口號、漫畫和斑痕纍纍的墨水,使館門口的院落內扔滿了石塊、酒瓶和標語牌。



我們頭一天就得到蘇方組織遊行的消息。大使館緊鎖大門,任憑遊行隊伍狂呼亂叫,我們一聲不吭。只是有幾個人站在八樓,通過窗口拍照,作為歷史資料,留下當時的場景。



事情發生後,我們對現場一直保持原樣,石塊不清理,被砸碎的玻璃不修理,牆壁上的墨跡不擦,意在給蘇方難堪。



1970年前,很長一段時間內中蘇一直是代辦關係。1969年9月11日,周恩來總理和柯西金總理在北京機場達成協議,互相派出大使。繼蘇方向北京派出大使後,我國因大使劉新權於1970年11月21日到達莫斯科,從而結束了一段時間內中蘇關係事實上降為代辦的局面。

在劉大使到任前,大使館趁機打掃衛生,進行整修,安裝了玻璃,清理了門前的石塊。經交涉,蘇方很快派人出動雲梯把牆壁上的墨跡擦掉,大使館恢復了原來的面貌。


4、抓捕蘇間諜,我方遭報復



劉大使到任後,拜訪了蘇方各部門領導,見面之後,對方向我國表示了一種願望,希望改善兩國關係,這當然也是我們的願望。蘇聯外交部曾宴請劉大使,禮尚往來,我們也回請了外交部的官員,在這段時間,兩國之間未發生意外事件,兩國關係似乎看到了一線希望。



誰知這美好的時光就像閃電一般短促,1974年1月兩國之間因間諜事件,關係又驟然緊張起來。我國外交部急電通知大使館,蘇聯駐華大使館有5名外交官從事間諜活動,被我公安部門拘捕,要求大使館做好應急準備,防止蘇方進行報復。



果然不出所料,當月19日,我使館隨員關恆廣乘火車回國,途經伊爾庫茨克時,突然上來幾名蘇聯特務,直奔關恆廣所乘車廂,以從事間諜活動為罪名,將關恆廣綁架。



我國外交部向蘇聯駐華大使宣佈,蘇聯5名外交官為不受歡迎的人,將他們驅逐出境。接著蘇聯把關恆廣從伊市送到莫斯科,宣佈他是不受歡迎的人,限期離開莫斯科。



關恆廣離開莫斯科時,大使館主要官員都到機場送行,劉大使把一朵大紅花戴在關恆廣胸前。蘇聯和各國記者打開水銀燈拍照,並把話筒對著劉大使,劉大使慷慨陳詞,強烈抗議蘇聯特務對關恆廣的迫害,讚揚他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是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



5、突發事件讓宴會一波三折


1月17日上午即北京抓蘇聯間諜的第三天,根據雙方原商定的時間,由蘇聯外交部遠東司司長賈丕才邀請12名中國外交官去外交部別墅梅謝林諾共進午餐。蘇聯外交部每年在梅謝林諾宴請以劉大使為首的大使館外交官員,然後由劉大使回請以賈丕才為首的遠東司外交官員,這已經形成一種不成文的制度。這次蘇方宴請我方,適逢北京抓間諜事發生,政治空氣緊張,我們去不去?經研究決定:去。



上世紀60年代以降,中蘇關係出現了裂痕。到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由於「珍寶島事件」和抓捕蘇聯間諜案的發生,中蘇關係一度劍拔弩張,極其緊張。本文作者在那一特殊年代曾供職於中國駐蘇聯大使館,親歷了當時特定歷史、特定環境下的一些事件,現在他以平實的口吻娓娓道來,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1、豐盛宴席沒有客人來



我來到駐蘇使館後,除在使團進行活動外,先後拜訪了蘇外交部遠東司、領事司和外交人員服務局的對等官員。大使館和外交人員服務局打交道的機會較多,特別是像駐蘇這樣的大館,和外交人員服務局的關係非常密切。大使館的水、電、瓦斯發生問題,要找服務局;採購有些市場上找不到的物資,要找服務局;要舉行大型宴會,要找服務局;要維修還得找服務局。大使館和服務局的人都很熟悉,關係很好,為了感謝他們,每年都要專門宴請他們。



我到達使館後,正好趕上坐冷板凳。當時我們的對蘇政策是:結成最廣泛的反對美帝、蘇修的國際統一戰線,側重點是打擊美帝;對蘇修則突出一個「斗」字,針鋒相對,有理、有利、有節地向對方進行鬥爭。



中國外交官在外交場合與蘇聯官員見面,彼此不稱同志,而稱先生,交談時警惕性都很高,一旦觸動敏感的問題,就像觸動神經,唇槍舌劍,不歡而散。



由於兩國關係不好,我使館官員每逢和外交部及政府部門的官員接觸,常常表現出扼腕嗔目的敵對情緒,但和服務局的人員則是另一種情況,彼此見面之際從不談政治,把友誼掛在嘴上。為了感謝服務局對我館的關照,決定在一個週末宴請服務局領導及工作人員,我們將這一想法向他們透露後,他們非常高興,連聲說:「感謝你們的這一安排,到時我們一定準時出席。」



我們聽了這話心中有了底,便積極準備,宴會定於星期六下午5時,但早在星期一我們就發出請柬,他們接到請柬,紛紛打來電話表示感謝。有一位暖氣工,年近六旬,自我建館就負責我們大使館的暖氣修理,對我們很熱情,使館對他印象很好。他打來電話問:他有個小孫女沒有進過大使館,可以帶她來嗎?我們當即答覆:非常歡迎。



這次共發出八十多張請柬,預計可以來六十多人,這些人多是干體力活的,食量都很大,為了使大家吃飽、吃好,我們準備了豐盛的食品。



星期六到了,下午5時我們早早把食品和飲料擺到宴會廳,迎客的人早早盛裝以待,站在宴會廳門口準備迎接客人。



往年舉行這樣的活動,不少人都是提前來。今年到時間了,怎麼不見一人來?我們眼巴巴地望著門口,過了一個小時還不見一人進來,最終也沒有一個來,這次宴會就這樣泡湯了。



事後,服務局的人來我使館幹活,我們問:「禮拜六的宴會你們為什麼不來?」他們悄悄告訴我們,外交部不准他們來,說誰膽敢出席這次招待會,是黨員的開除黨籍,是團員的開除團籍。他們這話道出了事情的真相。自此之後,連續幾年大使館再沒有舉行這樣的活動。



2、「樣板戲」和「鞠躬」事件



當時發生了兩件事,反映了中蘇關係的緊張程度和極「左」思想對外交工作的干擾。



其一,樣板戲事件。



1972年2月,大使館決定以劉新權大使的名義舉行電影招待會,邀請蘇聯外交部有關人員於2月7日到使館觀看現代革命京劇《智取威虎山》。邀請信發出後,蘇聯外交部第一遠東司很快答覆,屆時蘇方將以副外長羅吉昂諾夫為首出席電影招待會。但2月5日,蘇聯《消息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點名攻擊我國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當時我國正在進行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攻擊樣板戲這還了得!使館請示我國外交部,決定取消這次招待會。7日,即舉行電影招待會的當天,外交部答覆,同意大使館意見。我們隨即通知蘇聯外交部:鑒於蘇方《消息報》發表了攻擊樣板戲的文章,大使館決定取消當天的電影招待會。


11日大使館根據國內指示,再次採取外交行動,向蘇聯外交部遞交備忘錄。指出:蘇方這種做法是對中國人民和中國大使館的政治挑釁,這不利於兩國關係正常化。



劉大使還抵制了蘇外交部組織的參觀莫斯科舞蹈學校的活動。



其二,所謂鞠躬事件。



在當時,根據國內指示,凡是所謂「社會主義大家庭」舉行的活動,一律不參加。對蘇方組織的邀請所有使館參加的活動,若蘇方在講話中指名反華,我外交人員要立即退場,以示抗議。蘇方每逢十月革命節、國慶和列寧誕辰紀念,都要舉行活動,我大使都應邀出席。如蘇方指名攻擊我國或我領導人而沒有退場,這將是嚴重的政治錯誤;若蘇方在講話中只是對我國進行影射並未指名攻擊而貿然退場,也是政治錯誤。由於劉大使不懂俄語,主要由翻譯決定,事先決定該退場時,翻譯只要向他說一聲「指名反華了」,劉大使便立即起身退場。11月16日蘇方領導人在講話中指名反華,劉大使當即退場,以示抗議。返館後,立即把劉大使退場的情況,報告外交部。



未料,此事發生後,有一位西方記者發了一條新聞,說:中國大使劉新權在蘇方11月16日舉行的活動退場時,向大會主席團鞠躬。這件事一時鬧得沸沸揚揚。外交部電詢大使館:據外電報道,劉大使在退場時向蘇修大會主席團鞠躬,是否屬實?劉大使是久經沙場的老紅軍老戰士,看了這份電報,非常激動地說:「我劉新權在戰場上丟腦袋都不怕,怎麼會向蘇修鞠躬。」遂即和使館幾位領導商量,電告外交部:所謂劉大使向蘇修主席團鞠躬,「純係造謠」,事情才算了結。



3、衝擊大使館風波再起



1969年3月發生了「珍寶島事件」,中蘇關係劍拔弩張,有一觸即發之勢。



蘇聯方面組織了上萬人的遊行隊伍,輪番到我大使館門前示威,他們手舉標語,高呼口號,磚頭、墨水瓶、臭雞蛋,像雨點一樣向使館臨街的窗口和牆壁投去,大使館主樓和兩側的宿舍樓一至三層的玻璃窗幾乎全被砸碎,有的地方四層樓的玻璃窗也被石塊擊破。墨水瓶從窗口飛進房間和辦公室,地板上灑滿墨水,大使館的牆壁五顏六色,塗滿辱罵中國的口號、漫畫和斑痕纍纍的墨水,使館門口的院落內扔滿了石塊、酒瓶和標語牌。



我們頭一天就得到蘇方組織遊行的消息。大使館緊鎖大門,任憑遊行隊伍狂呼亂叫,我們一聲不吭。只是有幾個人站在八樓,通過窗口拍照,作為歷史資料,留下當時的場景。



事情發生後,我們對現場一直保持原樣,石塊不清理,被砸碎的玻璃不修理,牆壁上的墨跡不擦,意在給蘇方難堪。



1970年前,很長一段時間內中蘇一直是代辦關係。1969年9月11日,周恩來總理和柯西金總理在北京機場達成協議,互相派出大使。繼蘇方向北京派出大使後,我國因大使劉新權於1970年11月21日到達莫斯科,從而結束了一段時間內中蘇關係事實上降為代辦的局面。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