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1944年河南人民為何槍殺活埋撤退的國軍
1942年河南大旱,數百萬人餓死。這樣的驚天大事,國民黨政府一方面實行新聞封鎖,見死不救;一方面催繳軍糧,致使百姓怨聲載道。1944年竟然出現了湯恩伯數萬人反被繳槍的驚人一幕。
「飢餓的河南」
1942年冬,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大公報》戰地記者張高峰從陝西入河南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隴海路上河南災民成千成萬逃往陝西……火車載著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樣,沿途遺棄子女者日有所聞,失足斃命,更為常事……」讓張高峰出離憤怒的是隨處可見的人禍:拿著柳條抽打災民的警察、強逼納糧的地方政府、不知所蹤的賑災款項、自欺欺人的官方說辭……
於是他奮筆疾書,把此行所見所聞寫成一篇6000字的報道,發表於《大公報》。次日,社長王芸生親自撰寫社評《看重慶,念中原!》,將矛頭直指當政者。這前後一通訊一社評,惹得蔣介石勃然大怒。2月2日晚,他下令《大公報》停刊三天。
大旱與人禍
《大公報》被停刊激怒了一向為蔣介石說好話的美國《時代》週刊駐華記者白修德。他立即奔赴河南,想看看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和張高峰一樣,白修德被河南如地獄般的場面震呆了。3月22日,白修德的報道《等待收成》刊發在《時代》週刊,在美國引起轟動,也帶給蔣介石前所未有的輿論壓力。蔣介石稱被蒙蔽,要整頓這件事。
蔣介石真的不知情嗎?時任國民政府河南省建設廳廳長的張仲魯在數年之後道出了實情。1942年夏,河南災情初現,蔣介石便接到了軍方密報。他於第一時間趕往西安,召開緊急「前方軍糧會議」。
民心的反噬
不過,迫於國際輿論壓力的蔣介石,還是派出了中央勘災大員張繼、張厲生二人前往災區「視察」。據張仲魯回憶,此二人一到河南便開會宣示了「中央旨意」:救災、軍糧是兩件事,災要救,但不能為救災減免軍糧……
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受到重創後,在中國發動空前規模的「一號作戰」。日軍5萬餘人打垮了40萬人的國軍。日軍攻克的湯恩伯部倉庫中,僅麵粉便存有100萬袋,足夠20萬軍隊一年之用。
蔣介石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日本人竟然在災區拿出軍糧賑起了災,這也導致了河南民眾對國民政府的唾棄。
湯恩伯部向豫西撤退時,農民舉著獵槍、菜刀,到處截擊這些散兵遊勇,後來甚至整連整連地解除他們的武裝,繳獲他們的槍支、彈藥,甚至槍殺、活埋部隊官兵。5萬多國軍士兵,就這樣束手就擒。
其實何止一個河南,其他地方這樣的事情也不新鮮。《劍橋中國史》記載:「1943年在湖北,一位中國司令官抱怨說:鄉民……偷偷地穿越戰線,把豬、牛肉、大米和酒送給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