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稱艾滋病疫苗研製比想像的要困難
據國外媒體報道,從1986年起,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研究生院院長唐納德·博克博士一直在研發艾滋病疫苗,可是,他發現,艾滋病疫苗好像是在與他捉迷藏,他以為就要捉到了,其實還遠著呢。
他說:「研究之初,我們通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我們需要多久才能研發出一種艾滋病疫苗。當時保守估計,我說大約需要10年時間。可是,不知不覺,1996年到了。疫苗沒有研究出來,但我仍有信心,我說再多再需要10年時間,現在2006年到來又匆匆而逝,我不再說起研發需要多長時間,我現在意識到,研製艾滋病疫苗比我們想像的要困難得多。」
《科學美國人》雜誌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也承認,研製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艾滋病病毒變異速度很快,它以直接的方式攻擊在正常情況下幫助人體抗擊它的免疫系統。博克在其研究生涯的很多時間是美國軍方的傳染病專家,他說,這兩點的確是事實,但仍舊無法解釋為什麼研究出一種疫苗如此困難。
他說,流行感冒病毒變異的速度也很快,但是科學家卻找到了使人們免受流感侵襲的疫苗。博克說:「如果我知道其中的答案,我們將會解決這一問題。如果你找到一個說自己知道答案的人,他們實際上並不知道。他的確知道的一點是,在傳染病這個世界,慢性傳染給研製疫苗構成了最大挑戰。」
不論疾病因病毒(艾滋病),細菌(肺結核)還是寄生物(瘧疾)所致,這一點都是事實。博克說:「慢性病之所以是慢性的,是因為它們找到了規避免疫系統的方法,或者具備了積極改變或壓制或避開免疫系統的機制。」導致艾滋病的HIV病毒一旦進入人體就會立刻發生改變,所以免疫系統最初瞄準攻擊的病毒在數天或數周後已經改頭換面。
博克說,疫苗對那些猛烈攻擊人體然後離開的疾病具有很好的防治功效,像流感或麻疹,研究人員竭盡全力想要研製出一種艾滋病疫苗的苦苦努力與他們在診斷和治療這種疾病方面取得的進展形成了鮮明對比。在工業化國家,醫生現在可以知道病人感染了多少病毒,這些病毒屬於哪個亞種,然後給病人開藥,這些藥物如果不能讓病人完全康復,至少可以讓他們活下去。西方國家沒有因為缺乏艾滋病疫苗而全力研發的原因之一是,今天這種疾病的患者群主要集中在其他國家,尤其是亞洲和非洲。
博克說,因為接受了藥物治療,人們會錯誤地認為傳染病得到了控制,但是「我們已經把問題解決」的想法其實一種再糟糕不過的對所發生事情的錯誤認識。現在,在全世界每年有數百萬新增感染者,即使在美國,每年新增患者也高達4、5萬人。他說,你很難知道疾病何時在動物或人體內發生變異,以達到快速蔓延的目的。「西尼羅病毒在非洲存在了60年,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這種病毒突然席捲了美國。」
他說,絕大多數傳染病為細菌所致,當人們與動物體液有所接觸時,這種細菌會從動物身上轉移到人體。利用一台超級電腦,博克和他的同事模擬出了如果一種鳥類流感在人口密集的泰國爆發究竟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景。通過模擬這個地區共8500萬人如何交互影響,電腦程序估計,通過30萬療程的抗病毒藥物,可以阻止95%的病毒傳播。
根據這一計算結果,瑞士羅氏公司(Roche)向世界衛生組織捐獻了500萬療程的藥物達菲(Tamiflu)以幫助應對這種突發事件。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研究生院目前從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獲得1000萬美元資助用於改進傳染病的計算機建模。博克說:「如果我們能夠對類似恐怖活動的病毒活動進行監控,當你監測到無線電波時,你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可以將病毒看做一個躍變物種,那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在它們開始發動襲擊前就應該準備好對它們進行鎮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