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考古專家揭秘3500年前珠三角人如何生存 | 陽光歷史

 

A-A+

[圖文]考古專家揭秘3500年前珠三角人如何生存

2015年10月09日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50 次


3500年前珠三角的人們在這裡是怎樣生存的



本月,一大批商時期石器遺物在順德龍江一個不起眼的麻祖崗被發現,考古學家判斷這些古物應屬於佛山的河宕文化,足以將順德當地的歷史往前推了整整1000年。記者昨日獲悉,麻祖崗的文物考察目前暫告一段落,挖掘出來的文物已送往省考古研究所,下一步的深度挖掘工作還得等待相關考古資金的下批。



考古學家告訴記者,除了順德麻祖崗新發現的貝丘遺址外,省內還發現過佛山河宕貝丘遺址、東莞村頭貝丘遺址以及肇慶茅崗貝丘遺址,這幾個遺址都屬於河宕文化一類,時間上都是在3500~4000年前,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古代珠三角人的生活、生產以及喪葬習俗。



究竟3500年前珠三角有著怎樣的地貌,當時的人們在這裡如何生存,是否意味著珠三角的文明起點就在3500~4000年前?對此,本報記者深入三個已挖掘成熟的貝丘遺址,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並且對話考古專家,瞭解環珠江口的古代文明是如何孕育的。



專家答疑:



1.3500年前上述各地的古人是不是同一族群?



答:珠三角3500年前古人可能是同一族群。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邱立誠表示,近年來珠三角各地陸續挖掘出3500~4000年前的一批古物,「從考古學文化範疇來看,均屬佛山河宕貝丘文化的一部分,而珠三角當時的居民很有可能來自同一個大族群。」



可惜,考古學家目前手頭上掌握的資料仍未充足,只待進一步的挖掘探測。不過,考古學家表示,從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對還原珠三角古人的生活,還是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



2.對比中原商代文明,3500年前南粵文化是否先進?



答:3500年前珠三角古人開始邁入文明門檻。



邱立誠認為,3500年~4000年前,當時中原地區已進入商時期,文明的種子漸漸播到遙遠的南粵。「當時的珠三角古人正接受著前所未有的文明洗禮,可以說他們剛剛將腳步邁入文明的門檻。」



不過,邱立誠表示,3500年前,珠三角古人雖然已經會使用如戈類這種兵器,表示已經進入文明狀態,但同時卻也保留了原始部落的生活習性。「從佛山、東莞、肇慶等地的遺址資料顯示,人們生活的居民區和墓區兩者沒有分開。此時,中原地區已步入青銅時代,居民區和墓地是嚴格分開,這一點上,珠三角古人仍未開始全盤接受。」



3.古代的珠三角是個什麼樣的地形?古人為什麼都吃貝類?



答:佛山、東莞、肇慶都是濱海區。



從三所遺址的發現中,考古學家認為,珠三角古人採食以貝類動物為主,加以部分豬、牛為輔。這與其生存環境有關。當時,珠三角面積沒有像現在那麼大,佛山、東莞、肇慶等地已屬濱海地區,人們在靠近水的地方採集食物。



其中,蠔是一種生活在鹹淡水交界的動物,大量發現耗殼的遺址,很有可能靠近出海口,這也包括新發現的順德龍江麻祖崗遺址。



4.在居住形式上,為何3500年前的珠三角古人要離地而住?



答:躲避潮濕環境,阻止瘴氣橫掠。



因為廣東天氣潮濕,而且臨近水面,瘴氣橫掠,所以珠三角古人在居住形式上也考慮到躲避潮濕環境,像肇慶茅崗古人那樣,把房子建在水面上,離開地面,既保持涼快,又阻止瘴氣,十分有效。



除了離地居住阻止瘴氣外,古人還有將地面燒乾,然後在上面居住的做法。不少遺跡都發現了地表有火燒過的痕跡。


古石器遺物殘片



記者直擊珠三角三大商時期遺址——



佛山河宕遺址:



讓佛山制陶業歷史前推了2000年



挖掘時間:1977年開始,廣東省博物館和佛山市博物館聯合對這裡進行了挖掘。



面積:776平方米。



地點:位於佛山市瀾石河宕鄉河南村舊墟,北江支流東平水道從遺址西南流入潭州水道,距離佛山市政府約6公里。



類型:該遺址是一個土墩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距今約4000年。



出土文物:



大量生活居住遺跡和文化遺物:獲得各種石錛、斧穿孔鏟形器、鑿、矛、鏃、礪石及石環、石環芯等600多件;骨矛、鏃、針、錐和象牙筒形器、環、頭飾60多件;有刻畫花紋和素面的陶紡輪123個;可復原陶器近20件,各種夾砂陶、印紋陶和素面磨光陶、白陶、彩陶殘片4萬片和陶器刻畫符號計63個約44種。



骸骨:此外,還出土了豬、牛、鹿、象、獼猴、鳥類和水生動物馬來鱷、魚類、鱉等骨骸3500多塊。另外,蘭蜆、麗蚌、螺、貝類、牡蠣等介殼不計其數。



墓葬:還發現了新石器時期的墓葬77座,經科學鑒定其性別、年齡和體質特徵達57座,發現其中19個男女為人工拔牙個體,是我省目前發現的拔牙個體數量最多的一處,在華南地區也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學術意義。



禪城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物圖書科科長任智斌說:「河宕文化的出土還原了4000年前佛山人在這裡生存和繁衍的風貌,證明了『千年陶都』的文化源遠流長。以往說佛山的制陶業或者制陶史,都是始於唐代或者唐宋的,而河宕遺址中制陶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200年~3500年前,也就是說,佛山制陶業的歷史往前推進了至少2000年。」



東莞村頭遺址:



出土文物數量為三大遺址之最



挖掘時間:村頭村遺址是1987年冬天廣深高速公路文物調查時被發現的。1989年至1993年間,廣東省博物館和東莞市博物館,廣東省考古研究所和東莞市博物館分別兩次對這個遺址進行了搶救式發掘。



面積:發掘面積達到3375平方米,發現商代和明代兩個時期的遺址,其中商代遺址最為重要,有房址19座,灰坑220個,墓葬7座,壕溝9條。



地點:在珠江虎門入海口東岸,虎門鎮村頭村西大山園。



類型:3500年前的貝丘文明。



出土文物:據瞭解,當時出土了陶質小口折肩罐、釜、豆、器座等生活用品和石鏟、石斧等遺物,出土的陶片之豐富,為當時廣東省考古發現之最。



據東莞市博物館館長婁欣利介紹,村頭遺址出土的文物中,可修復的大件就有200餘件,而小件更是數目過萬,出土文物數量為最多的。



據廣東省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透露,東莞村頭遺址是目前為止同時期同類型遺址中被發掘面積最大的,遺存最豐富的一個遺址。由於現今的考古技術和手段都不是特別成熟,村頭村遺址並沒有完全開採完畢。還沒有被發掘的遺址中心區已經被保護起來,留待日後技術成熟再進行進一步的考古研究。



據瞭解,自從1993年之後,村頭遺址就沒有繼續發掘,留存的地區已經得到妥善的保護。而據東莞市文廣新局文物科提供的村頭村遺址保護規劃,村頭遺址上將來會建造一個休閒公園,並在邊緣建造展示區,以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景觀區域。遺址上未來還將修建一個博物館。



肇慶高要茅崗遺址:



我省近江河最大先秦水上木結構建築遺址



挖掘時間:於1978年10月被發掘。



面積:遺址面積近5萬平方米。



地點:高要茅崗遺址位於金利鎮茅崗村茅崗山南北面的山腳下的魚塘中。



類型:遺址年代為青銅時代早期,經專家考證,是廣東近江河最大的一處先秦時期水上木結構建築遺址。現在遺址已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出土文物:



骸骨:該文化層厚約1米,堆積中含大量貝殼及動物遺骸,包括有蠔、蛤、螺和豬、牛、鹿、羊、象、刺蝟、青魚、龜、鱷等,其中以豬類最多。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已經不完全依靠打獵來獲得食物,豬、羊、牛等動物種類已屬家養,此外還有兩具人類遺骸。



建築遺址:茅崗遺址最大的特色就是發現水上建築的遺址,考古人員一共發現了三組干欄式水上木結構建築遺址,呈長方形。其中甲組建築殘存木柱14根,左排6柱,右排8柱,柱距0.7米~1.4米不等,兩排木柱相距1.64米~1.7米。木柱多有鑿榫,榫眼中穿套圓木條,構成梁架和居住面,用樹皮板、茅草鋪墊居住面或鋪蓋房頂。水上房屋一面靠山,一面靠水。



器皿:另外,出土的陶器以泥質陶為主,器類有釜、豆、盤、缽、罐、器座、紡輪等,紋飾有繩紋、方格紋、復線方格紋、葉脈紋、水波紋、乳丁(鱉甲)紋、曲折紋雷紋等。石器有斧、錛、鑿、鏃、球、璜、環、芯、戈等,骨器有錐、梭、鏃、環、玦等。還有草編織品殘片和山棗、白果、欖的核等。碳十四測定炭化木頭的年齡為距今4070年至4290年,似偏早一些,從文化遺物的特徵分析,大致在距今3500年前後,中原地區的商代時期。



高要市博物館館長梁思聰介紹說,遺址發掘以前當地村民歷來都有冬季干魚塘,擔塘泥曬乾,粉碎後做水田肥料的習慣,曾挖出大量木樁、木柱、圓木條等物,回家建房或製作傢俱,也沒有人深究這其中的奧秘,因此長期以來先後損失木質文物有千餘件。



梁館長認為,從出土文物上可以判斷,生活在茅崗遺址的古人類可以肯定屬於南越人,從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生活習慣上來看,與浙江省余姚的河姆渡文化比較接近。他還清楚地記得,當時挖掘遺址的時候,連泥帶文物一共裝了滿滿3大卡車。



從遺址處發掘的漁獵工具和一條長45.6米,寬2~3米,厚2米多的貝、蚌、蠔殼堆積帶來看,當時的居民以捕撈為主要生活來源,輔以狩獵、採集並飼養豬、羊、牛等家畜。從陶紡輪和篾編製殘片等判斷,他們也是善於編織的。


古石器遺物殘片



還原3500年前居民生活:



場景一:



珠三角西岸——佛山人的「鑿牙」儀式



4000年的一天,生活在珠江口西岸的河宕古人阿奴吃完昨天採集上來的生蠔早餐後,坐在織布機前為家人縫補準備過冬的衣服。丈夫拿著矛往叢林走去,希望能打上一頭野豬。阿奴一邊回憶起前幾天丈夫參加的部落成人禮。她站在人群中,看著部落長拿起手中的石器,狠狠往丈夫口中鑿去,一顆大牙應聲而下。按部落的習俗,丈夫算正式參加完「鑿牙民」的禮儀,正式長大成人,可以娶妻生子,阿奴的身份也從此改變。



場景二:



珠三角東岸——東莞人開始養殖豬牛



當年東莞虎門村頭村是一片海邊的廣袤森林,氣候濕熱,水草豐茂。在森林中間,分佈著一片低矮的方形「泥屋」,這些用木頭當作骨架,覆蓋上草和泥巴的低矮的建築裡,聚居著村頭古人。



每天日出之時,村民們必然要圍著樹皮或獸皮做的「衣服」出外覓食。由於靠近海邊,一部分人依然會去採集貝類。



在獲取食物的途徑上,村民們最大的突破,就是開始飼養家畜——豬。如果不缺吃的,村民們就會把獵來的野豬飼養起來。可以說,這裡是整個華南地區養殖業的萌芽之地。



場景三:



西江之畔——肇慶古越人房子建在水上



3500多年前,在古西江之畔的肇慶茅崗。清早,朝陽斜照寬闊的江面以及江岸一排搭建在江面上的木屋之上。一男子拿出吊網,在裡面放上些魚餌後,放入水中,十多分鐘後提網收魚,如此反覆,收穫頗豐。而他的妻子則負責照顧兒女、老人,飼養豬羊等家畜,抽空再做了些編製活,然後帶著兒子女兒一起到附近的山坡上挖了些野菜,摘了幾把山棗。



茅崗古人的水面房屋是「聯排」建造,每排的長度達1000多米,靠山的一端用作居住和打獵,而靠水的一面用於捕撈水中各種魚蝦和動物,十分便利。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