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南京最大史前文化遺址:5500年後古人牙白
南京古人生活令人稱奇 5500年後她牙還很白
南京古人生活令人稱奇 5500年後她牙還很白
原始社會情景模擬
5500~6300多年前,南京高淳有一個神秘的部落,他們靠捕魚謀生,母系掌權;死後,男人們和女人們分散而葬,頭都朝著東北方向……
昨天,金陵第一村——薛城遺址出土文物暨南京市文物局高淳考古站揭牌儀式在高淳縣薛城遺址舉行,這是1997年薛城遺址被發現後11年來遺址文物對外首次展出,記者也隨著專家們一起探訪了南京地區目前面積最大、時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
叫賣文物追出史前遺址
雖然11年過去了,但當年的考古場地還是原樣保存著;聽說薛城遺址文物要對外展出,周邊的居民也圍了過來,看個好奇。在一大群人中,一位高淳的老文物工作者站了出來,他叫濮陽康京,當年就是他發現了這個神秘的古遺址。
「1997年8月3日下午,當時我還在高淳文管所工作,那天特別熱,我趕到單位的時候,一個鄰居和我說『剛有4個年輕人找你,他們說有文物要賣給你,可能剛離開』。我當時就問年輕人往哪個方向走了,那個人手一指。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一路追趕,當時的街上幾乎沒什麼人,我看到前面恰好有4個年輕人,就問『是你們要賣東西給我嗎?』年輕人從一個袋子裡掏出幾件磨製過的石器,我就追問這些文物是怎麼來的,是不是哪個地方剛出土的?那4個年輕人開始還支支吾吾的,後來經過我做工作,他們說,薛城衛生院要蓋新大樓,這些文物就是挖地基的時候發現的。我就急急忙忙趕到現場,一看,不得了,挖出來的地基上碎陶片一地都是,地基上已經開始要澆水泥了。我趕緊給醫院院長打電話,要求立即停止施工,說這地下肯定有文物。當時的一個民工說『要是你晚來一點,就看不到了。因為天熱,我們都是夜間開工,白天休息』。」
在濮陽康京的干預下,醫院的大樓終於沒有蓋成,過了10多天,南京市博物館的考古專家就來了,他們布下了井字形探方,經過勘探發現,這個遺址面積非常大,有6萬平方米,在6000多年前這裡是湖邊上的一個小島,當時還是母系社會,這裡的人都靠捕魚為生。
遺址分上下兩層
11年前考古專家們的考古現場,如今已經蓋成了大棚,被保護起來。伴隨著鐵門敞開,一個神秘的考古現場就展現在記者面前。當年的考古現場,100平方米左右,呈長方體,距離地面1米多深。地下能夠看到的是旁邊標著房址、窖穴、柱洞、灶之類的小牌子,但在記者眼裡,那就是深深淺淺的坑,有的深一點,有的淺一點,有的坑呈圓形,有的像腳的形狀。
「居址就是人類生活居住形成的一類址。薛城遺址下層居址由眾多遺跡構成,主要包括地穴式房址、房址周邊的灶坑可能暫時放養魚蚌的窖穴和各種廢棄物坑等。」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副主任王志高參與了當年的薛城遺址考古。「當時挖了3個月,整理了4個月,前後花費了7個月。由於這個遺址實在太重要了,當時沒敢多挖。這個遺址是南京新石器最重要的遺址、最大的遺址。」
王志高介紹說,「從發掘區的堆積情況看,主要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一距今約5500~6000年的氏族墓地,一百多座墓葬密集分佈,並有複雜的疊壓打破關係。下層是一處距今約6000~6300年的先民居址,發現有各類組成片分佈的遺跡,如房址、灶坑、灰坑等。下層居址之下就是未見人類活動的生土了。因為上層墓葬疊壓於下層居址之上,所以墓葬的形成時間應晚於居址。我們今天看到的大棚的遺存就是發掘區的下層居址。」專家們認為這種上下層墓葬和居址的模式,是一種新型文化類型,和良渚文化、馬家濱文化都不一樣,上層墓葬時代大致和北陰陽營遺址的二期相當;下層居址的時代相當於太湖流域馬家濱文化的中晚期,這種獨特的形制填補了長江下遊一帶史前文化的空白。
待解之謎
5500年過去
她的牙還很白
一般的古墓葬,只要時代稍微久遠一點,屍骸大多都會腐爛,包括骨架。記者在一些六朝墓葬發現,雖然才1500年左右,但古墓葬內已經沒有屍骸了,就連骨架都找不到。那麼這些骨架是如何得以保存的呢?王志高說,這也是困擾他多年的一個謎。「可能和飲食結構有關,那時候的先民吃的從湖裡捕撈上來的魚,也許這些魚讓他們的骨骼非常好;另外,可能和鹼性土壤有關。」王志高表示,他曾經想做一個早期中國人基因的課題,可惜,至今這個課題還沒有經費來開展。
那麼先民的居住區和墓葬區究竟怎麼分佈?
「我們在上面一層發現了墓葬區,發現的基本上是成年人的骨架,沒有發現兒童的。那麼兒童是不是另外葬的?那時候醫學就如此發達,沒有一個兒童夭折嗎?還有,既然有墓葬區,就應該有生活區域,但我們沒有發現。」王志高說,由於當年只發掘了100多平方米,還留下了很多疑點;和上層墓葬區相對應的是,下層的居址,他們也沒有發現墓葬區。而上層和下層年代是有差別的,上面一層一般是5500多年前的,而下面一層是6000多年以前的。
在遙遠的古代,先民們究竟是怎麼生活,然後又如何安排墓葬區的?這一點很讓人想不透。
他們一般身高多少?在其中的一個展廳內,記者看到了一具非常完好的女性骨架,她的牙齒非常完整,5500多年了,牙齒還很白。濮陽康京介紹說,這個女性從臉部來看,應該是個美人,還是瓜子臉。她的身高應該在1.7米左右。更為驚奇的是,這位女主人的腳是併攏的,「也許是死後兩隻腳被捆綁在一塊的。」
薛城遺址的這些先民們當時身高究竟是怎麼樣的?濮陽康京認為,如果是東北遷徙而來,個子應該都不矮。
他們的生活
住 水邊搭間房子
在大棚裡,有兩個較大一點的坑,一個呈圓形,一個呈方形,這兩個坑都在地底下。王志高介紹說:「當時,下層居址發現有兩座房址,一座房址局部被晚期遺跡破壞,但其面貌大體清晰,為近方形半地穴淺坑式建築,室內面積約12平方米。居住面光滑平整,西南角有一土台,可能用於擺放物品,房址周圍發現有圓形或方形的柱洞11個,其中東側有兩排8個柱洞,應該是門道位置所在。」
記者從現場專家製作的示意圖來看,6000多年前,南京的先民已經不是住在山洞裡,雖然還處於母系氏族時期,但也已經不是群居了。那半地穴式的房子,應該是先在地下挖好圓形或者方形的坑,然後在地上打好柱洞,在柱洞內插上木柱,以支撐房頂。這也許是南京先民最早的蓋房技術了。據濮陽康京介紹,在房址的周邊,他們發現柱洞分佈均勻,柱洞向坑內傾斜,洞底墊有紅燒土塊或陶片作為柱礎,可以想見當時是斜立三根木柱以支撐房頂。由於年代久遠,木柱已腐朽,難見痕跡。
吃 有魚也有米
在房址的邊上,有大量的灰坑,這些灰坑按用途可分為窖穴和廢棄物坑兩大類,一類是堆放垃圾的,另外一類就是窖穴。「窖穴發現較多,呈環形有規律地分佈於房址周圍,多為規整的深坑,典型者有長方形和長方形一側帶有台階兩種,在這些深坑的周圍往往配置有1~2個小方形淺坑,別具特色。其中不少坑底發現有魚蚌類遺骸,推測它們原來可能用於暫時放養魚類或螺蚌,以便於捕撈食用,反映了薛城遺址先民依湖而居、以漁為主的經濟生活形態。」王志高說,當年他們發現了很多魚骨架,這些魚骨架非常大,可以想見6000多年前的魚都非常龐大。
除了魚之外,6000多年前的先民們已經吃上了稻米。「考古專家們從遺址探方以西貝殼層中採集到了貝殼、螺殼樣品,經南京大學生物與科學技術系鑒定分別為淡水蜆科蜆殼與田螺科環稜螺屬鋼銹環稜螺。從遺址居住層取樣對植物硅酸體鑒定,黃色生土層有指示暖濕環境的水稻,蘆葦等植硅石,說明生土層堆積過程中有短期波動變暖或黃土堆積之後為一較長時期的暖濕環境,從遺址下層壁面採集的地層樣品分析,尤其較多水稻植物硅石的發現,說明早在6000年左右的先民們已在進行水稻種植。」
那麼先民是如何來燒食物的呢?王志高說,和現代人不同的是,6000多年前的灶都是在房子外面的。專家們在房址之外西側發現了兩個近方形小坑,其內壁及底壁均有長期火燒形成的火紅色硬面,一座小坑的四角還帶有煙道。專家們推測它們可能是灶坑,遺址下層出土的大量鼎、平底釜等炊器原來有可能就是放置於灶坑上燒煮食物的。
葬 頭朝東北 男女分葬
11年前,專家們在現場出土了400多件文物,分別是磨製的石器和玉器,還有野豬的骨架,除了這些就是115具骨架了。「我們在100平方米的地方發現了115具骨架,這些骨架都保存得非常完好。通過骨架分析,死者以女性居多,平均年齡在35~55歲之間。」濮陽康京說,當時沒有發現夫妻合葬墓,應該是男女分開葬的,男的葬在東面,女的葬在西面,隨葬品中石器、玉器形制,近似距今6000多年的南京北陰陽營文化。
「我們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所有的骨架都是頭朝東北,腳朝西南。骨架大多都是仰面朝天的,少數趴著和側身的。墓葬方式以就地掘土掩埋,並有疊壓關係。當時每一鍬下去都有骨架。」濮陽康京表示,為什麼他們都朝東北呢?也許他們是東北遷徙過來的居民,所以,死了也要朝向家鄉。考古專家通過骨架研究表明,當時先民們的壽命超過50多歲已經算長的了,那時候也許還有拔齒習俗及齲齒、佝僂病等病理現象,以及隨葬豬的獠牙或下頜骨的特殊葬俗。至於是什麼要了他們的命,「也許是自然死亡,也許是生病,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