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陝西省考古首次發現2400餘年前的骨頭湯
2400餘年前的骨頭湯竟然保存至今。昨日,當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將咸陽機場考古工地出土的銅鼎和銅鐘打開時驚奇發現,鼎內有保存完好的骨頭湯,鍾內有酒,其中骨頭湯為我國首次發現。
骨頭湯為我國首次發現,為鼎的用途提供了佐證。
2400年前的骨頭湯
我省近日在戰國秦墓的銅鼎中首次發現浸有骨頭的湯 還有一種神秘液體同時出土,有可能是戰國美酒
為何沒揮發?
存放湯和神秘液體的銅鼎、銅鐘密封十分嚴密
骨頭湯能保存多久?答:2400多年!近日,考古部門在戰國秦墓中出土了「骨頭湯」,這個發現在我國考古界尚屬首次,考古專家稱之為「奇跡」!
與「骨頭湯」一起出土的是,另一銅器裡保存了2400多年的疑似「陳年佳釀」的神秘液體,雖然早已氣味全無,卻珍貴異常。
驚喜
戰國秦墓出土「神秘液體」
11月份,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專家在咸陽機場二期考古工地上清理一座戰國秦墓時,有了重大發現。
這座戰國秦墓的規模不太大。據咸陽機場考古隊隊長、副研究員劉呆運介紹,在這座豎穴土坑墓的小龕裡,他們清理發現了3件陪葬器物,一件為銅鐘,高35.2厘米、腹徑22.5厘米、底徑14.2厘米;一件為銅鼎,高20厘米、腹徑24.5厘米。還有一件是漆器,由於是木頭做的,早已腐朽化為灰燼,只剩下漆器的銅底座和漆器上面的小蓋子。銅鐘和銅鼎沒有十分獨特的地方,但令考古人員驚喜的是,他們在搬運器物時感覺裡面有東西,推測裝的是液體。
考古人員將器物運到省考古研究院涇渭基地,打開一看,發現銅鐘內有一半的液體,而銅鼎內的骨頭湯是以前考古界從未見過的。
此前幾日,考古人員在這座墓旁邊的另一座戰國秦墓裡發現了相同大小的銅鐘、銅鼎、漆器,還有一頭牛的左半邊骨頭。遺憾的是,銅鐘的蓋子有破損,裡面僅殘留少量液體,而銅鼎殘破嚴重,還未進行清理。
現場
銅鐘內液體至少二三斤
昨日,記者在涇渭基地庫房看到了距今2400多年的神秘液體。考古人員小心翼翼揭開銅鐘的頂蓋,記者看到鍾內有二分之一容積的液體,液體微濁、半透明,隱約能看到器底,聞之無味,鍾底有一個殘碎的小陶器。考古專家說,鍾是古代的一種酒器,用來盛酒用的。他們推測,這些液體可能是當時的「陳年佳釀」,而裡面的小陶器可能是打碎的小碗,推測是故意打碎放進去的,目的是方便墓主人「飲酒」。初步估計,銅鐘內的液體至少有二三斤。
再揭開銅鼎蓋,則更為驚奇:銅鼎內竟然還有半鼎骨頭湯!劉呆運說,以前只知道鼎是古代禮器中的食器,用來煮肉盛肉的,這次通過考古發現證實了這一點。骨頭湯的發現在我國考古界尚屬首次。
熱點答疑
墓葬主人什麼身份
考古專家表示,按照墓葬形制、出土器物,他們判斷該墓葬為戰國晚期秦人墓葬。戰國時期的秦人墓多為豎穴土坑墓,而器物的腿多為渾圓型。
考古專家推測,該墓葬周圍有多座類似墓葬,而它們距離附近一座秦王陵僅300米左右,應該屬於戰國時期秦王的陪葬墓,墓主為當時的「士族」。
為何液體沒有揮發
根據古人「事死如事生」的殯葬制度,用「骨頭湯」「酒」陪葬應是當時的一種墓葬風俗,此前也出土過裝有骨頭的青銅器,但帶湯的骨頭還是第一次發現。
為什麼沒有揮發?劉呆運說,這是因為墓葬良好的密閉條件,且沒有被盜擾。其墓道全部用夯土夯實,而且銅鼎、銅鐘被放置在墓內的壁龕裡,乾燥情況遠勝坑底,也沒有被破壞。另外,銅鐘、銅鼎密封十分嚴密,「當時發現有密封的痕跡,但古人用什麼來密封的,還不清楚。」
另一個墓葬中,因為沒有龕室,銅鼎、銅鐘都在槨內存放,由於棺槨坍塌,致使銅鐘內液體揮發,只殘留少量。
神秘液體到底何物
幾年前,考古人員曾在西漢墓的銅鐘內發現26公斤的神秘液體,經鑒定是西漢美酒,翠綠清澈。去年,考古人員在眉縣發現一個秦代酒壺,裡面裝有秦代的美酒。這次發現的神秘液體到底是不是當時的酒,如果是,是用什麼糧食釀造的?而骨頭湯內放的是什麼調料?骨頭到底是什麼動物的?
劉呆運說,這只能等到專家們做進一步鑒定後,才能得出結論。本報記者 周艷濤
放了2400年骨頭湯變成啥模樣
銅鼎內有半鼎湯,湯內浸有數根骨頭,湯色渾濁,湯表漂浮著銅鼎脫落的綠斑銹;由於綠銹浸漬,部分骨頭已變為綠色。
據初步判斷,由於骨頭都比較小,可能為雞骨頭或者其他什麼小動物的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