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尋找「南唐第三陵」李煜夫人所葬懿陵待破解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尋找「南唐第三陵」李煜夫人所葬懿陵待破解

2014年12月24日 古墓探秘,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288 次


 


南唐中主李璟及皇后鍾氏所葬的順陵


 



 


南唐二陵出土的人首魚身俑(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今年是南唐二陵考古發掘60週年。從10月開始,由市文物局、南京博物院和江寧區政府主辦的「紀念南唐二陵發掘60週年系列活動」,將通過詩詞筆會、學術論壇、考古勘探等活動,重溫1000多年前的南唐歷史。記者昨日獲悉,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隊將從本月中旬開始,在祖堂山的南唐二陵區域內展開考古勘探。60年後首次啟動的南唐帝陵考古,有望在欽順二陵附近尋找到南唐後主李煜夫人大周後下葬的懿陵。

    大周後曾求

    燒槽琵琶同葬懿陵


    據史料記載,周氏為南唐開國功臣、大司徒周宗的長女,小字娥皇,她和李煜一樣兼通文史音律,「歌舞棋藝,莫不妙絕」。954年,18歲的李煜與年長其一歲的娥皇成婚,兩人感情甚篤。一次,周氏彈琵琶為中主李璟祝壽,優美的曲調讓李璟歎服不已,遂將自己珍愛的燒槽琵琶贈與周氏。盛唐名曲《霓裳羽衣》經唐末戰亂失傳,大周後偶得殘譜,按律尋音,重新補綴成《霓裳羽衣》曲,使開元、天寶遺音重現於世。大周後體弱多病,在李煜次子夭折後,她悲傷過度一病不起,於乾德二年病卒,享年29歲。

    唐太宗李世民臨終前,將王羲之的《蘭亭序》作為陪葬品,與其一同埋入昭陵。而精通音律的大周後要求的陪葬品則是一件樂器,她在彌留之際,請求李煜將中主李璟所賜的燒槽琵琶陪葬,並寫下遺書希望薄葬。她去世後,李煜曾賦詞「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悼念愛妻。周氏病重期間,其妹常出入宮闈,與李煜漸生情愫。開寶元年(968年),李煜與其妹成婚,俗稱「小周後」。

    鏈接

    南唐二陵位於南京南郊祖堂山南麓,距離中華門約25公里,1950年10月—1951年1月由南京博物院組織發掘,發現南唐開國皇帝李忭及皇后宋氏的欽陵,及中主李璟及皇后鍾氏的順陵,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欽順二陵繼承了隋唐以來陵墓建築的基本特點,佈局規矩,結構嚴謹,並保存有精細的石雕和彩畫,對研究唐宋時期的建築、帝王陵寢制度、藝術都有重要價值。 

    時隔60年,南唐帝陵考古重新啟動

     1950年10月,由南京博物院組織發掘的南唐二陵,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內發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寢,無論是發掘成果還是考古水平,在國內考古界都具有開創意義。但因條件所限,60年前的那次考古工作只對兩座帝陵的墓葬核心區進行了發掘清理,並未在陵墓周邊區域范展開全面的調查勘探,這也給南唐帝陵考古留下了許多待解之謎。

    曾參與發掘南唐二陵的南京文博泰斗蔣贊初先生告訴記者,按照帝王陵寢的規制,陵園區應該存在圍牆、神道、石刻及其他附屬建築,「當年,我們在順陵西南方找到了享殿遺址,並發現了三個石柱礎及部分磚瓦、瓷片,但由於時間有限,沒有展開進一步發掘。」在蔣先生的建議下,市文物部門決定在南唐二陵發掘六十週年之際,從本月中旬起展開新一輪考古勘探,摸清陵園區的四至範圍和建築佈局,以及可能存在的皇族宗室墓和其他高等級陪葬墓。

    探尋懿陵,祖堂山應有「南唐三陵」

    新一輪南唐帝陵考古最引人關注之處,無疑是探究南唐後主李煜夫人、昭惠後周氏(俗稱「大周後」)入葬的懿陵。而種種跡象顯示,懿陵應該就在祖堂山南唐二陵附近。

    南唐二陵埋葬了南唐兩代皇帝及皇后:先主李忭及皇后宋氏葬於欽陵,中主李璟及皇后鍾氏葬於順陵。據史料記載:「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大周後卒,次年正月遷靈柩於園寢,陵號曰懿陵,謚昭惠。同年九月,鍾太后卒,葬於順陵」。這段記載說明,在李璟皇后鍾氏下葬順陵時,後主李煜的懿陵已經修建完成,只是因大周後先於李煜離世,故先行入葬懿陵,而李煜國破降宋後被宋太宗毒死,被葬於洛陽邙山。因此,原本應為兩人合葬的懿陵,最後只入葬了大周後一人。

    蔣贊初先生認為,南唐欽順二陵為相鄰而建,根據帝王陵寢的規制,懿陵也應修建在南唐二陵附近。從空間位置來看,欽順二陵相距50米,由於李忭與李璟是父子關係,因此順陵的位置在欽陵西側偏北50米處,在空間格局上分出了主次。依照欽順二陵的佈局方位分析,懿陵的位置應在順陵西側偏北50米外的範圍內。因此,考古隊將在這一區域進行重點勘探,如果真的發現懿陵的話,南唐二陵或許要改稱作「南唐三陵」了。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