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清努爾哈赤第六子墓地被發現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清努爾哈赤第六子墓地被發現

2014年10月20日 古墓探秘, 清朝皇帝,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266 次

努爾哈赤第六子墓地被發現 其10世孫居瀋陽


 


塔拜曾孫裕德瑞的墓地


 


努爾哈赤第六子墓地被發現 其10世孫居瀋陽


 


塔拜墓遺址


引言:2009年7月的一天,在距離瀋陽世博園西口不遠的滿堂村,村裡往日的沉靜突然被打破了。一位村民在施工中布設電纜時意外地挖出了一方飾有雙龍圖案的碑座,雖然上面的碑文已模糊不清,但那位村民憑直覺認為這一定是件有價值的文物。


而此時,正逢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這一意外發現引起了瀋陽市文物部門的關注,文物普查工作人員來到現場進行了勘察。


經調查考證後得出結論,此為努爾哈赤第六子塔拜之墓。塔拜為努爾哈赤的庶妃鈕鈷祿氏所生,早期有些戰功,51歲卒於盛京,後追封輔國公,葬在距離福陵3里遠的東陵區滿堂村北山。可惜的是,這座墓在「文革」期間遭到了毀壞。


記者近日採訪瞭解到,發現塔拜墓的滿堂村現有1200多口人,滿族人口佔到了全村人口的30%還多。這其中,許多村民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後裔,確切地說,這些滿族村民是努爾哈赤第六子塔拜的後人。


隨後,記者採訪了幾位清史專家,並尋找線索訪問了塔拜的後裔,從而還原了一段久遠而鮮為人知的歷史,連綴起一段較為完整的努爾哈赤第六子及其滿堂村後裔的故事。


布設電纜時挖出塔拜墓碑座


滿堂後山曾經有個大園寢


滿堂村距離瀋陽世博園西口不遠,是個有著1200多人口的村莊。來到村裡尋問塔拜墓,村民指著後山說,「就在那座山腳下。 」


後山當地人也稱其為 「九鳳山」,3月初記者前往採訪時,此山又有了一個名字——寶頂山,山腳下已有文字標明。


在蒼松翠柏環繞的山腳下,有一排平房,是駐沈某部建設的。在平房的西面,可以見到幾塊斷碑散落在地面,碑石之上雙龍圖案清晰可見,但碑文卻已模糊不清了。


滿堂村村委會主任肇鐵錚以這排平房的西山作為坐標,邁步丈量,走了大概4米遠便停了下來。他表情肅穆地對記者說:「這就是先祖塔拜的墓地了。 」


肇鐵錚今年61歲,土生土長在滿堂村,是位滿族人。「我們這裡的許多居民都是塔拜的後裔。 」他說。


這處現在看起來有些荒涼的地方,卻引起了肇鐵錚許多童年的回憶:「小時候我們總到這裡玩,那時這裡可好了,有青磚砌的圍牆,裡面有桃樹、李子、櫻桃、桑葚兒……我們小孩子總來這裡摘果子吃。 」


他指著不遠處的一塊空地說,「那裡是塔拜兒子的墳,當時墳很大,墳後面有個大窟窿,是盜墓賊留下的。我們五六個小孩一起鑽到裡面玩,看到有兩個四方形的像棺材似的木箱,上面還有油漆的圖案。 」


然而,這座滿堂村滿族居民的祖墳,在「文革」時期卻遭到了嚴重的毀壞。


直到2009年7月的一天,部隊院內進行施工,「我在布設電纜時突然挖出了一個碑座,上面的字兒看不清了,但我憑感覺就可以認定這是一件有價值的文物! 」62歲的村民肇玉文回憶起他當時挖出碑座的情景還很激動。


那時,施工人員用抓鉤機去鉤這個碑座,但是沒有鉤動。「因為工期比較緊,我們就暫時把挖的坑用土填上了。 」肇玉文指著一處被樹葉遮蓋的地面說,「就是在這裡挖到了石碑。 」


結果正趕上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村民的這一意外發現引起了瀋陽市文物部門的關注,文物普查工作人員來到現場進行了勘察,並記錄下了這處文物古跡。


著有勳勞但官職不顯


清太祖六子被追封為輔國公


在滿堂村村民章世增的家裡,現今還珍藏著一份塔拜墓的碑文,「有上百字,是我父親在上個世紀40年代親手從碑上拓下來的。 」


章世增今年57歲,他的父親章耀假如還健在,今年正好整100歲。


章耀去世後,章世增精心地留存著碑文。記者在他家裡,見到了這樣的碑文:


「御賜追封輔國公謚愨厚塔拜碑文


古之帝王篤念宗親表德旌庸彰之榮譽意至渥也爾追封輔國公謚愨厚塔拜為我太祖高皇帝第六子隨從征伐著有勳勞……」


「塔拜是努爾哈赤第六子,其母為庶妃鈕鈷祿氏,與同葬在盛京的努爾哈赤第四子湯古代是同母兄弟。在努爾哈赤的16個兒子中,塔拜官職不顯,史料關於他的記載也不多。」瀋陽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悅向記者介紹說。


在塔拜的其他兄弟中,皇太極為太宗皇帝,而代善、阿巴泰、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等為親王,褚英、莽古爾泰、德格類等為貝勒。塔拜死後追加的封號是輔國公。


塔拜也曾有些戰功,在《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中,有一段關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賜建塔拜碑的記載:


「先是,正白旗漢軍副都統楚宗奏:伊曾祖塔拜,於高皇帝時建立功績,懇請撰文立碑。奉有該衙門議奏之旨。至是宗人府覆奏:臣等查明:實錄內太祖高皇帝時令塔拜率兵一千,剿東海呼爾亥部落,克之,降其眾一千五百人。塔拜系輔國將軍,歿後追贈為輔國公,應如楚宗所奏,准賜撰文立碑。從之。 」


楚宗是塔拜的曾孫,康熙皇帝依楚宗之請賜予塔拜碑文。


塔拜生於萬曆十七年(1589年)二月二十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與其異母兄長阿拜等從征東海呼爾亥部,論功被授予三等甲喇章京,天聰八年(1634年)升為一等甲喇章京,不久,封爵號三等輔國將軍。塔拜死於崇德四年(1639年)八月九日,時年51歲。順治十年(1653年)追封輔國公,謚號「愨厚」。


各類史料記載甚少


塔拜父子同葬於此


在章耀生前拓下的「碑文冊」的前面,還有一些文字描繪出了塔拜墓的大概原貌:墓直徑有8米以上,前面是石供桌,供桌前有高達4米多的九眼透龍青石碑,四周有青磚圍牆,總面積約有200平方米。院門至墓之間是用青磚鋪的甬道,墓後有棵大桑葚兒樹,果實纍纍。


「瀋陽各種史料對塔拜墳的記載很少。 」清史學者李鳳民對記者說。


李鳳民退休前是瀋陽故宮博物院歷史組組長,他對盛京一宮三陵都有深入的研究。上世紀80年代,他曾經多次考察過瀋陽的一些墓葬地。


他介紹說,塔拜墓俗稱塔王墳,墓地上原修「大跨欄一所」、「小跨欄一所」。大跨欄葬者為塔拜,小跨欄葬者即為其子額克親。附近還有其後人富遵、伊勒圖等人的墓葬。墓上有順治十五年五月立御制的「九眼透龍」碑一甬,碑高一丈五尺。


按八旗方位,塔拜墓在正白旗界。


塔拜不是旗主,歸附旗主,最初他與其同父同母兄長湯古代都隸屬於正紅旗,在大貝勒代善管轄之下。後來因之間關係不睦而從正紅旗轉入鑲白旗,歸睿親王多爾袞管轄,塔拜死後又歸到其父努爾哈赤的正白旗界。


塔拜園寢是太祖陵的陪葬墓


幾代清帝都曾派勳臣祭掃


塔拜墓地在福陵北約1.5公里處。李鳳民說,「簇擁著太祖之陵的,有努爾哈赤的股肱之臣額亦都、費英東等功臣墓,也有家族陪葬墓等,塔拜墓是福陵周圍多座陪葬墓之一。 」


與塔拜同父同母的鎮國公湯古代死後也葬在盛京,其墓在福陵之北3里長嶺子(今東陵區英達鎮公家村),「文革」期間墓地也被毀壞了。弘毅公額亦都陪葬墓在福陵西北約5里的山裡紅屯 (今東陵區英達鎮山梨村),墓今已不存。直義公費英東墓又名「駙馬墳」,位於福陵以西 「二檯子東土崗上」(今屬東陵區前進鄉),也已被毀。


李鳳民說,「按照清代典制規定:皇帝之墓稱『陵』,諸王貝勒等有爵位之墓稱『園寢』,因此輔國公塔拜之墓應稱『園寢』。 」


盛京是清朝開國的「龍興之地」,有宗廟、陵寢、開國宮殿等,受到清朝各代皇帝的特殊重視,尊稱其為 「陪都重鎮」。從康熙十年(1671年)至道光九年(1829年)的150餘年間,先後有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位皇帝11次來到福陵祭祖。除太祖受到祭祀外,對其他陪園,皇帝也都要派阿哥親王或身旁的勳臣前往祭拜恭禮。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月,康熙帝二次「東巡」。 《大清聖祖實錄》對祭功臣墓的記載頗詳,如:「遣領侍衛內大臣舅舅佟國維祭功臣穎親王薩哈連墓……侍郎額星格祭輔國公塔拜……」


塔拜曾孫奏請守陵


滿堂村由此而來


在滿堂村採訪,記者聽到了有關該村名字來歷的多個版本傳說。


清史學者李鳳民認為,滿堂應該是因為塔拜的曾孫裕德瑞遷居至此而得名。


裕德瑞生於康熙七年(1668年),他生性好動,喜好遊山玩水,朝廷對皇家子弟行動的嚴格約束令他感到很不自由。於是,他通過兄長——御前侍衛增盛奏呈康熙皇帝,請求到盛京看守祖墓。皇帝聽後,認為「此乃孝思」,遂准其所請。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裕德瑞率全家老小以及4滿4漢8個家丁來到盛京,在塔拜園寢附近建造房舍居住。從此,滿堂這個荒溝便成了宗室皇族聚居之地,隨著人口繁衍,滿族人逐年增多,人們便將這裡稱為「滿塘」,即滿人集居地溝塘,又為取意「吉祥」,將「滿塘」稱為「滿堂」。


如今在滿堂村的西山,還有裕德瑞的墳墓,其碑文2001年經後人修復,上面鐫寫道:


「生於康熙七年於康熙四十四年獲取皇帝恩准由北京來這裡定居守曾祖塔拜墓從此滿堂村逐步形成。乾隆十四年卒享年八十二歲。 」


塔拜10世孫現居瀋陽


努爾哈赤後裔仍按家譜相續


滿堂村村委會主任肇鐵錚告訴記者,現在滿堂村有1200多口人,滿族人口佔全村人口的30%還多。


上世紀50年代末,有關方面曾經作過一次《瀋陽市滿堂鄉滿族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當時全鄉有246戶滿族,皇室貴族的後裔(黃帶子、紅帶子)、「三戶趙」共有145戶,佔半數以上。這三部分人又各自聚居在不同的自然村,黃帶子主要集中在上滿堂和小東溝;紅帶子主要集中在二道溝;「三戶趙」主要集中於中水泉。


3月6日,在瀋陽市滿族聯誼會秘書長洪海波的幫助下,記者採訪了87歲的塔拜後裔——毓保。毓保是塔拜第10世孫,他的祖輩曾在滿堂村生活。


採訪時,毓保一口氣從他這輩數出了上10代的名字:文啟、瑞齡、德蒙額、敏奎、奇成額、世耀、裕德瑞、巴爾善、巴特瑪費揚武、塔拜。


他說,塔拜有8個兒子,巴特瑪費揚武是其八子,死時只有24歲。


毓保說:「原來家裡有個家譜,可厚了,可惜在『文革』中被燒燬了。」毓保當時冒險把其中自己家的一部分寫到紙條上,藏到了筆管裡,才得以保存下來。


為了區別輩分,使支輩分明,清朝從康熙開始,仿漢族以字排輩之法,選取「胤」字、「弘」字為其下輩排字;繼而乾隆皇帝又欽定「永、綿、奕、載」四字為續;至道光皇帝又選取「溥、毓、恆、啟」四字為續;咸豐皇帝選取「燾、浴⒃觥八鰲彼淖旨絛;後來溥儀又續排12字: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如今,毓保還在嚴格按照這個「家譜」來給自己的子孫起名字。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