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中科院「新樓蘭計畫」擬在羅布泊旁形成新淡水湖 | 陽光歷史

 

A-A+

[圖文]中科院「新樓蘭計畫」擬在羅布泊旁形成新淡水湖

2015年04月26日 考古發現-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210 次


 


  昨天,地理學家夏訓誠在「金沙講壇」上介紹了我國學者最新一次對羅布泊地區科考研究得到的7大新發現。在這次科考中,學者們對羅布泊「大耳朵圖像」有了新認識,找到並確認了羅布泊東湖的北湖岸線存在,得出古湖泊的面積超過5.5萬平方公里。


  夏訓誠表示,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所正在起草「新樓蘭計畫」,將羅布泊納入其中,從上遊引水,在羅布泊旁形成一個新的淡水湖,進行樓蘭的生態重建。


  「羅布泊地區乾涸的形狀,衛星照片上看起來就像一個大耳朵。」夏訓誠說,通過幾次考察以後發現,耳環是在湖水退縮的過程中形成的,就是每年、每個季度、每個月、每天湖泊在乾涸過程中留下來的痕跡。這張大耳朵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具體時間就在20世紀60年代初4—5年的時間。」夏訓誠說,現在對「大耳朵」的研究,仍在繼續深入。此次,中央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在哈密至羅布泊鎮,安裝了3個自動氣象站,發現羅布泊年降水量不足10毫米,蒸發能力則超過4800毫米以上,曾幾次用儀器測到空氣相對濕度為零的記錄。因此,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內陸區域乾旱中心。


  「關於樓蘭古城的消亡,一個是絲綢之路後來走海上,不走陸路了,路斷城空是一種說法。」夏訓誠說,第二種原因是水斷城空,水流到哪裡,哪裡就變成綠洲,水離開哪裡,哪裡就是沙漠。因為它處於塔里木湖下遊,支流變動很大,水系斷了,城裡的人就跑掉了。從羅布泊湖心剖面的磁化率、粒度和微量元素及微體古生物化石的分析,可將近萬年羅布泊環境變化劃分出8個階段。其中,在3400—2200年,為羅布泊演化過程中一次重要乾涸事件,當時東西湖全部乾涸,形成了小河墓地與樓蘭古城之間人類活動的缺失。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