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虞姬真實身份:是美人但非項羽之妻 | 陽光歷史

 

A-A+

歷史上的虞姬真實身份:是美人但非項羽之妻

2016年05月10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777 次

  導讀:近日熱播的古裝大劇《王的女人》毀譽參半,成為近期觀眾和網友討論的熱門話題。其中備受爭議的是將項羽、劉邦、虞姬、呂雉4人的故事進行重新編寫。對於觀眾的質疑,編劇於正頗為不滿,稱虞姬這個人物《漢書》裡面根本就沒有,是京劇裡虛構出來的,既然是虛構的,為什麼不可以改編,為什麼她就一定要和楚霸王在一起?難道史書裡真的沒有虞姬這樣一個真實人物嗎?虞姬和項羽的關係究竟怎樣呢?

  歷史上的虞姬確有其人

  北國網、遼沈晚報記者採訪了百家講壇主講王立群,王立群告訴記者:「在文學史上虞姬這個人物是真實存在的,並且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裡曾經記載:『有美人名虞。』由於『姬』是對古代婦女的美稱,所以後人冠以『虞姬』之名。」

  史書中對虞姬的記載只有寥寥數筆,但是作為藝術形象,對虞姬的刻畫是非常豐滿的,王立群說:「虞姬作為藝術形象最早出現在元代戲曲裡,在元明雜劇和傳奇中,虞姬一直是作為道德符號出現,但缺乏完整的藝術形象,直到京劇《霸王別姬》,虞姬徹底轉變為情感實體,成為舞台上的美麗女性形象之一。」

  項羽妻子另有其人

  曾有傳說:虞姬是吳中虞氏美女。項羽初隨伯父項梁起事,轉戰到吳中。那一年項羽24歲,正值青春年少,血氣方剛。虞姬是項羽軍中一員戰將虞子期的妹妹,美麗而好武,虞姬十分愛慕年輕勇猛的項羽,自願嫁給他為妾。

  王立群稱,《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由此可判斷虞姬是伴隨項羽左右的。但從其他史料中可判斷項羽的妻子另有其人,可並無記載其妻的真實姓名。由於項羽生性多疑,手下團隊多任用項姓將領和其妻子的娘家人,所以推斷虞姬並非項羽的妻子,她並沒有任何封號,只能稱其為「王的女人」。


  後虞姬死於四面楚歌聲中,張愛玲曾感歎:「假如他成功了的話,她將得到些什麼呢?她將得到一個『貴人』的封號,她將得到一個終身監禁的處分……他們會送給她一個『端莊貴妃』或『賢穆貴妃』的謚號……」的確,就算楚霸王當了皇帝,虞姬也不過是成千上萬的貴妃中的一個而已。

  虞姬血染處長出「虞美人」草

  一把劍,兩刎頸。成就了英雄項羽和愛妾虞姬千古愛情的淒婉美談。王立群介紹,對於霸王別姬這段,《史記·項羽本紀》中有簡略的交代。「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闕,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楚漢相爭,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盡,被漢王軍隊重重包圍。漢王聽從張良的計策,命漢軍高唱楚歌,以動搖楚軍軍心。項羽聽見四面楚歌大驚,「難道漢王已經得到楚地?怎麼他軍中楚人這麼多?」於是起床,在帳中飲酒。霸王有寵姬虞姬和烏騅駿馬,乃慷慨悲歌,他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歌而舞,霸王見此情況,自知將敗,泣淚數行。

  在文學作品中,描寫虞姬為了不拖項羽後腿,便對項羽說:「賤妾生隨大王,死亦隨大王,願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轉身,突然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就這樣香消玉殞。項羽撫屍大哭一聲,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戰馬,殺出重圍。但終究沒有逃出漢兵的追擊,到了烏江邊無處可逃,自刎於江邊,這年項羽才31歲,當年的虞姬大約20多歲。傳說在虞姬血染的地方長出了一種罕見的艷美花草,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多情又柔骨俠腸的虞姬,就把這種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這名稱就一直流傳到今天。

  延伸閱讀

  虞姬真的自刎了嗎?

  在京劇裡,虞姬自刎而死,讓人不勝浩歎,那麼,歷史上的虞姬真的自殺了嗎?應該是沒有。歷史上最早記載「霸王別姬」這段故事的,應該是陸賈的《楚漢春秋》,但這本書在南宋之後就失傳了。現在能看到的對霸王別姬故事記述最早的史書就是《史記》了。

  《史記》中虞姬或引自《楚漢春秋》

  《史記》中有關虞姬的文字,很可能是司馬遷從陸賈的《楚漢春秋》中轉述過來的,因為《漢書》的作者班固曾在《司馬遷傳》中說:「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國學大師王利器先生也曾說:「蓋司馬遷撰《史記》據《楚漢春秋》,故其言秦、漢事尤詳。」也就是說,司馬遷寫《史記》時,參考過《楚漢春秋》。

  司馬遷為何沒寫虞姬自刎

  需要注意的是,《史記》中司馬遷並沒有寫虞姬自殺身亡。司馬遷為什麼沒有寫?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陸賈在《楚漢春秋》中也沒有寫虞姬自刎一事;二是《楚漢春秋》中記述了虞姬自殺身亡的事,但司馬遷認為有違歷史的真實,所以沒有採用。前一種可能性大,也就是說,陸賈在作《楚漢春秋》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寫虞姬自殺身亡的事。陸賈約生於公元前240年,約卒於公元前170年,他生活的年代離那段歷史比司馬遷更近。所以,如果他沒有這麼寫,那麼只能有一個推斷,即虞姬並沒有自殺。

  《垓下歌》「和歌」存爭議

  在《史記》中,司馬遷只記載了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唱完之後,虞姬也和了一首,內容是什麼?司馬遷沒記,但唐朝有個叫張守節的人記了,他在《史記正義》一書中從《楚漢春秋》中引錄了這首和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這首「和歌」的真偽,也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和歌」是後人的偽作,一是不符合秦漢時期詩歌的風格,二是如果《楚漢春秋》中真有這首「和歌」的話,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為什麼沒引用呢?

  另一說法

  項氏譜牒驚世發現項羽虞姬後代在紹興

  霸王別姬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和一位曠世英雄,一位絕代美人留給世人無限感歎,也留下遺憾:他們沒有留下子嗣。

  然而,日前筆者從全國項羽研究會專家處獲悉一個驚世消息:西楚霸王和愛姬虞美人有後,並且代代相傳。項氏後人向全國項羽研究會展示了《汝南項氏宗譜》(1948年)版,所列幾十世系表,表明項羽不僅有後,還「子子孫孫無窮匱」。

  安徽項氏宗親聯誼會秘書長項永亮介紹說,譜文關於項羽生平簡介,與《項羽本紀》全合。所稱「夫人虞氏」,辭與班固《漢書·項籍傳》一致,義同《項羽本紀》相諧,跟寧業高教授《項羽虞姬配偶關係考辨》的考論結果「項羽虞姬是結髮正配夫妻」完全吻合。由此可見,世系表應該是可信的。

  筆者還注意到,此譜文說,項羽虞姬所生一子名「隆」,因「漢興避居禹穴之山陰」。「禹穴」在紹興市東南6公里的會稽山麓,據《墨子》、《史記》等記載,該處是古代治水英雄——禹的墓穴所在,附近有項裡村和項王祠。

  「項羽有後,南宋著名理學家、儒學大師朱熹亦有同論。朱熹以經筵講官提舉浙東時,應好友項平甫之邀為撰《項氏重修宗譜》序,序中詳細傳述自周初而降項氏世系源流。

  相關鏈接

  和項羽有關的成語

  先發制人:當時,出身貴族的項羽豈肯委身於人下,按照計畫,項羽殺死了聲稱「先發制人」的殷通,收編了他的部下,公開樹起了起義大旗。

  破釜沉舟:砸了鍋沉了船,不留後路,與秦軍做殊死一戰。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莊在鴻門宴上借舞劍助興之名想藉機殺死劉邦。

  四面楚歌:項羽被包圍於垓下,張良授計讓兵士唱楚歌以瓦解敵人軍心。古裝大劇《王的女人》中的虞姬。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