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歷史上的日本皇宮為何都沒有太監? | 陽光歷史

 

A-A+

揭秘:古代歷史上的日本皇宮為何都沒有太監?

2016年03月14日 史海秘辛, 揭秘太監 暫無評論 閱讀 789 次

  導讀:揭開日本「大化革新」序幕的,正是一批目睹中國繁榮盛世的遣唐使及學問僧。在這批知識分子的推動下,日本大量甚至全盤的吸收中國文化。然而,日本所接受的唐風文化中,卻沒有科舉制及宦官制度?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公元五九二年推古天皇即位,次年聖德太子執政,制訂《冠位十二階制》、《憲法十七條》,這是日本大化革新的先聲。六○七年遣使朝隋,次年再派遣隋使,高向玄理(?~六五四,六四○年回國)、旻(?~六五三,六三二年回國)、南淵請安(六四○年回國)等留學生、學問僧一行八人同行,這些人在隋、唐生活二、三十年,目睹中國國力的強盛、文化的興隆,學成回國後受執政當局的重用。大化二年(六四六年)孝德天皇在中大兄皇太子主政及諸位留學生協助下,頒《改新之詔》,開始著名的「大化革新」。

  大化革新時,日本毫無保留而且快速地全盤學習大唐文化,但沒採用大唐的宦官制度及科舉制度。為什麼?這有時被認為是日本史上之謎。沒採用,可能是「不願」採用,也有可能是「不需要」採用。若說是不願採用,則當時日本必已有更高的價值判斷,才能認為中華文化在那兩點上「不好」,所以不願採用。以當時大唐帝國初期的國勢,及大化革新的熱切來看,如說日本當時已有更高的價值判斷,似乎不太合理。而且當時日本雖已統一,但尚未有文字,才由部落蛻變不久,其統治制度可能不甚健全,不像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自秦統一中國也有八百多年,制度完備。日本人當時應該不是「不願」採行才對。

  首先必須瞭解的是,宦官制度是男女不平等的產物。除了少數例外,男人天性不只以一妻為滿足,做國王或皇帝的掌握全國絕對權力之後,勢必想要「擁有」且「獨佔」多位妻妾。為了獨佔,不使其它血統混入龍種中,最好不要讓她們有機會接觸到別的男子,以免妄生男女之情,惹是生非,所以這些妻妾都必須被監禁起來。妻妾一多,就有管理及基本生活必需的問題,如果讓別的女僕來管理這些妻妾,便有不易分清妻妾與女僕的困擾,而且女性體力較弱,難做粗重工作。最好是由其它男性來管理,這才有去勢的男性為宦官的制度產生。

  瞭解宦官制度產生的男性至上之社會與生物背景,再加上一些基本史料,就可恍然大悟。原來日本自第三十三任推古天皇於公元五九二年登基開始,到四十八任稱德天皇公元七七○年死亡為止的十六任天皇一七八年中,恰有一半八任達八十五年是女天皇在位。大化革新時之三十六任孝德天皇雖為男性,然其前任皇極和後任齊明為同一人重祚的女天皇,為大化革新時的孝德天皇之姊。當時女天皇勢力那麼強盛,男天皇也就不能多妻,宦官制度自然「不需要」採行。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