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六年六月至八月,我任國民黨軍統局熱察站上校副站長,駐在北平。四八年八月二日軍統局將該站撤消後,調我任軍統局保定站的編審,因我當時不願去保定,遂就在北平賦閒,一直到北平解放。在此期間,我與軍統局北平站(以下簡稱北平站)的特務頭子來往較多,因此,對北平和平解放前夕軍統特務的活動有些知曉。
當解放大軍包圍天津的時候,北平方面已經人心慌慌,群眾街談巷議,相傳:「北平要死...
田榮簡介 秦末陳涉起義後自立為齊王的田榮生平
田榮(?~前205年),秦末齊國狄縣(今山東高青縣東南)人,故齊王田氏宗族。秦末陳涉起義後,與其兄田儋在齊地響應,恢復齊國,田榮為相國。公元前206年7月,田榮自立為齊王,起兵反抗項羽。不久,項羽率大軍討伐齊國。公元前205年正月,田榮兵敗,潰退至平原縣,為平原縣民所殺。 田榮(前?年--前205年):秦末齊國狄縣(今山東高青縣東南)人,故齊王田氏宗族。公元前221年,秦國滅齊國後,田榮與兄...
清咸豐時兩廣總督葉名琛 曾在珠光路殘害起義軍
導讀:珠光路位於北京路和德政南路之間,中間有文德路攔腰穿過。珠光路建馬路於上世紀20年代,「珠光」二字得名於路旁的珠光殿。舊時,珠光路一帶雖靠近珠江,但卻居於中心城市之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鮮有故事見諸歷史。 珠光路舊事要從清末說起,雖只有百餘年,卻演盡興衰成敗,歷盡世事無常。 珠光路位於北京路和德政南路之間,中間有文德路攔腰穿過。珠光路建馬路於上世紀20年代,「珠光」...
農民起義的秘密:每次起義農民都是最大受害者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雖然歷史上無明確記載,處於同時代的其他武裝組織也有相似的大規模屠殺行為,但也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他們取得經濟給養是遵循經濟交換原則而非暴力手段。劣因換不來良果,社會動盪引發了經濟衰退,人們為爭奪有限的經濟資源而拔刀相向,在當時確是不爭的事實。 人類的需求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使得人類的物質文明漸次進步,伴隨著物質文明的進步,精神文明也不甘落後...
揭秘:古代歷史上農民起義的領袖都是農民嗎?
國人對「農民起義」這個詞都不會陌生,尤其是國家對於農民起義的正面評價,導致大家對於農民起義有著天然的好感,對陳勝、劉邦、朱元璋、李自成的故事也耳熟能詳。史學界也曾一度熱衷於研究「農民起義」。 考察究竟是是不是「農民起義」,首要之務,是考察其領導層的基本構成。才能決定其是否是農民起義,當然所有的起義都會有農民參加,而且是絕大多數,但並不是說農民佔絕大多數就是農民起義,要...
東漢最後的名將皇甫嵩:平定黃巾起義的三大戰役
光和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皇甫嵩與呂強上疏請求解除黨禁,任左中郎將,與朱俊率軍鎮壓黃巾軍,戰後以功拜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裡侯。皇甫嵩到任後,上奏請求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稅。後因得罪趙忠、張讓而被罷免,改封都鄉侯。一起分享一下皇甫嵩平定黃巾軍的三大戰役—— 長社之戰 東漢光和七年(184年)四月,在黃巾農民起義中,穎川(郡治陽翟,今河南禹縣)黃巾軍圍攻漢中郎將皇甫嵩部...
陳勝吳廣起義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真是假
《史記 陳涉世家》的章節,裡面有一句話:「且壯士不死則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堪稱是大澤鄉的起義口號。小編曾也被這樣的口號感動了一番,認為這是被壓迫階級對封建統治階級發動的一次農民起義(小編的課本裡該就是這麼定義的吧)。然而,時至今日,小編對這篇《陳涉世家》開始有些懷疑,因為它與秦出土文物中所記錄文字似乎相差太遠。 現在就來回顧下《史記 陳涉世家》,其中第一段...
黃巢起義爆發的背景 唐末轟轟烈烈的大起義
黃巢起義爆發的背景:唐末人民生活的困苦。唐代後期,江南的社會經濟雖有某些發展,但從皇帝到各級官吏,對人民的壓搾「惟思竭澤,不慮無魚」。僖宗時翰林學士劉允章指出當時國有「九破」,民有「八苦」,人民無法生活,只有起來反抗地主階級及其政府。 859年(大中十三年)十二月,裘甫領導浙東農民起義;868年十月,龐勳領導桂林戍卒起義;揭開了唐末農民起義的序幕。 大起義的爆發與流動作戰。874...
起義軍首領孫恩:一個張角式的人物 海盜之祖
孫恩(?-公元402年),字靈秀,琅琊郡(今屬山東)人,東晉五斗米道道士和起義軍首領。家族世奉五斗米道 ,是永嘉南渡世族。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起兵反晉,餘眾由孫恩妹夫盧循領導,世稱「孫恩盧循之亂」。元興元年(402年)三月,孫恩進攻臨海失敗,跳海自殺。孫恩海上反亂被稱為「中原海寇之始」,為後世海盜活動提供了經驗。後人常稱海盜為孫恩,孫恩成了海盜的代名詞。 待報叔仇 孫...
赤眉起義為什麼會失敗?赤眉軍是被誰打敗的?
赤眉起義為什麼失敗?綠林赤眉起義是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時發生的農民起義,後來與劉演劉秀起義軍會合,成為光武中興的源頭。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荊州牧發兵2萬人進攻綠林軍,綠林軍擊敗莽軍,部眾增至數萬人。次年,綠林山一帶發生疫病,起義軍分兵轉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領,西入南郡,稱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鳳、馬武率領,北上南陽,稱新市兵。 新莽天風五年(18年)至東漢建武三年(27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