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太子李建成 在玄武門之變中被殺。 太宗李世民 在玄武門事變中誅殺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後李淵讓位於他,遂登基即位,開創「貞觀之治」。 衛王李玄霸 李元霸就是李玄霸,清朝整理唐書,避諱康熙玄燁的玄字,改為元,所以在很多書中看到稱李元霸是李淵第三子。 巢王李元吉 在玄武門之變中被殺。 楚王李智雲 在老爹造反的時候被建成丟下落單,被陰世師砍了頭。 荊王李元景 因...
唐高祖第三女平陽公主:唐高祖李淵最出色的女兒
南北朝統一,但是亂世還沒有結束,不久中國又一次陷入了大分裂的狀態。這次分裂的時間很短,隋文帝的外甥李淵只用了7年時間就擊敗群雄,再一次統一了天下。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一統天下,歷史上只有漢高祖劉邦勝過李淵。但是漢高祖擊敗項羽,當上皇帝後,全國仍然動盪不休。漢高祖直到死前不久還在親自鎮壓叛亂。而唐朝卻不存在這個問題。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因為唐高祖李淵有一群傑出的兒女。這群兒女...
李淵有幾個兒子 唐高祖李淵二十二個兒子的結局
導讀:唐朝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有22個兒子,幾個病死,被賜死者多人,大多死於非命善終者無幾。 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門之變中被殺。 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事變中誅殺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後李淵讓位於他,遂登基即位,開創「貞觀之治」。 衛王李玄霸李元霸就是李玄霸,清朝整理唐書,避諱康熙玄燁的玄字,改為元,所以在很多書中看到稱李元霸是李淵第三子。 巢王李元吉在玄武門之變中被殺。...
唐朝國號的由來:不只因為李淵的爵位是唐國公
一國創製首先是要立國號,而立國號是件嚴肅的大事,必須有講究。 唐朝國號的來歷一般認為是得於爵位名。唐朝開國之君李淵是西漢大將軍李廣的二十三世孫、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也作李皓)的六世孫。李淵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府兵八位柱國大將軍之一,地位很高。北周建立時,李虎雖然已死,但仍被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為唐國公。李虎的兒子李昺,就是李淵的父親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李昺死後,...
千古玩笑:李淵從皇帝到太上皇都是被迫的?
公元618年6月18日,李淵在長安稱帝,改國號大唐。中國歷史上一個氣象豪邁的王朝就此誕生。在怎樣的契機下李淵建立了唐朝?沒有李淵還會有歷史上的「大唐盛世」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風波迭起的歷史。
作為大唐王朝的開創者,唐高祖李淵身上的光輝卻黯淡了許多。在一代明君李世民的映襯下,身為老爸的李淵,其所作所為似乎都在為兒子後來的「貞觀之治」做鋪墊。
實實在在地講,李淵開創大唐王朝的功...
唐高祖李淵是怎麼攀上高枝娶到竇皇后的?
唐高祖李淵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在當皇帝之前。李淵本是北周時的一位大將軍,隋煬帝即位後,李淵先後擔任太守等職位。竇皇后是李淵的結髮妻子,據說竇皇后家世顯赫,那麼李淵是怎麼攀上高枝娶到竇皇后的呢? 唐高李淵祖是依靠比武招親娶到了好媳婦竇氏的。據說李淵的皇后竇氏家族顯赫,父親竇毅乃是北周的八大元帥之一,母親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由於竇家系軍人世家,竇氏自幼個性很強,隋文帝...
李淵的妃子 揭秘唐高祖李淵的後宮皇后妃子介紹
李淵的妃子:唐高祖李淵,唐朝的建立者,對於這位傳位與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帝後唯一的愛好就是喜歡美人,那麼他的後宮嬪妃又有那些呢?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為大伙介紹一下李淵的妃子們。 皇后 太穆皇后,竇氏,北周上柱國竇毅與襄陽長公主之女(宇文泰外孫女)。聰慧剛毅,頗有才華。嫁李淵,生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一女平陽公主。 竇氏年幼時被舅舅周武帝宇文邕撫養於宮中,很受寵...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如何用美人計逼父親李淵造反
導讀:李淵雖不是很好聲色,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他決定起兵反隋卻是中了美人計。當初隋煬帝在江都沉湎於聲色,天下風煙四起,隋朝的江山已經搖搖欲墜了。李淵官任太原留守,兒子李世民心懷大志,他傾身下士,結識許多英雄密圖舉事。晉陽令劉文靜與宮監裴寂和李世民經常往來。劉文靜十分器重李世民,勸他趁天下大亂的時候乘虛入關以成就帝業。李世民早有此意,只是怕李淵不從,劉文靜便與李世民商量了...
唐高祖李淵女兒淮南公主李澄霞簡介
唐高祖李淵女兒淮南公主李澄霞簡介 李澄霞(621年-690年1月4日),中國唐朝唐高祖李淵第十二女,生母不明,生卒年不詳。李淵封她為淮南公主。她嫁給了駙馬封言道(《公主傳》作封道言,誤),封言道是唐朝開國宰相封德彝的兒子。 人物生平 唐武德四年(621),唐高祖李淵第十二女李澄霞出生。 武德六年(623),3歲的李澄霞被李淵封為淮南郡主公主,食邑三千戶。 貞...
裴寂簡介 唐初大臣李淵太原起兵策劃者裴寂生平
裴寂,字玄真,唐初大臣。蒲州桑泉(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南、運城縣西北)人。隋末任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宮副監。與李淵交誼深厚,為李淵太原起兵策劃者之一。並以晉陽宮米九百萬斛、雜彩五萬段、鎧四十萬枚支援出兵。後李淵進兵至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他又支持李淵稱帝,唐建國後,他任尚書僕射,最為李淵所寵信。629年(貞觀三年)因罪放歸原籍,曾參預制定《唐律》。後流放靜州(今廣西柳州市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