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 陽光歷史

 



[多圖]盤點全球最奇特車庫:「旋轉木馬」解決停車難

 [多圖]盤點全球最奇特車庫:「旋轉木馬」解決停車難
  大眾汽車城 7月下旬,北京市交管局發佈本市停車泊位數字,全市共有路側停車位63948個,比去年8月僅增加85個,約為上一年增長數字的1%。 在北京的城區內「摳」一個車位都非常不容易,尤其是中心城區。停車難不僅困擾著北京城,也困擾著世界許多城市,對於這樣一個全球性難題,國外是如何解決的呢? 隨著城市規模不斷變大和運輸技術不斷進步,車庫的角色和功能都需要重新定義。國外這些有趣、奇特、...



10大王牌軍證明中國也是戰鬥民族:古代最強軍隊

 10大王牌軍證明中國也是戰鬥民族:古代最強軍隊
  孔子的「溫良恭謙讓」當然說的是中國人,「戰鬥民族」則是當代中國社會網上一個充滿敬意的詞彙,讀過幾天書的可能認為主要指斯拉夫人,沒怎麼讀過的就只認識硬漢普帝代表的俄羅斯漢子了。  一直以來,大多人都喜歡說美國,德國,俄羅斯是戰鬥民族,而我們本來好像就是文弱書生之國。然後細看中國歷史,不難發現中國也是一個戰鬥名族。秦,蒙恬蒙毅大將軍抗擊匈奴,大破之,使匈奴在大澤鄉起義之前不...



古代擊鼓最初不是為鳴冤:原意提醒縣太爺下班了

 古代擊鼓最初不是為鳴冤:原意提醒縣太爺下班了
    近日,西南檢察系統首個檢察簡史展覽館在長壽區人民檢察院開館,對中國以及世界檢察制度進行系統展示,也介紹了中國古代獨特的法律監督體系。   在我國,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對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檢察權;對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犯罪案件進行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等偵查機關偵查的案件進行審查、監督等職權。那麼,在沒有檢察制度的古代,官員如何審案?老百姓又是如何打...



中國歷史上唯有一夫一妻的皇帝:哪位皇帝妃子最少

 中國歷史上唯有一夫一妻的皇帝:哪位皇帝妃子最少
  中國皇帝的一大特點就是老婆多,故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之說。其中佼佼者像唐玄宗和晉武帝之流,其後宮佳麗多於行雲流水,其數量足可以組建一個整編師。連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也有2300多女人侍奉左右,即使差到像清朝光緒皇帝一樣慘,也有「一後二妃」共三人為他服務。  所謂「一夫一妻」,似乎永遠跟這些皇帝們無關。其實不然,中國的幾百位皇帝中,還真有一位特殊人物,也可以說是唯一的人...
 


孔祥熙貪了這麼多!讓蔣介石失眠的民國最大貪官

 孔祥熙貪了這麼多!讓蔣介石失眠的民國最大貪官
  蔣介石身為國民黨的元首,雖說萬貫家財、權柄在握,可是他面對一個人卻吃不好,睡不下,常常失眠。哪個人會令蔣介石如此這般呢?他就民國四大家族之一的孔氏家族中的孔祥熙。  孔祥熙無疑是中國最後一位有影響的晉商。他歷任工商部長、實業部長、中央銀行總裁、行政院副院長和財政部長等職,把民國經濟系統的部長級職務坐了個遍兒,達到了晉商紅頂商人中的頂峰。不過與那些靠辛勤經商的前輩相比,孔祥...



中國最早的航海家是誰?他都去了哪些地方

 中國最早的航海家是誰?他都去了哪些地方
  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原名馬三寶。永樂二年(1404)明成祖朱棣御書「鄭」字賜馬三保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宣德六年(1431)欽封鄭和為三保太監0  鄭和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明永樂三年(1405)7月11日,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240多艘海船、2.74萬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船上帶著大量的黃金、白銀、絲織品、瓷器等,從廣州劉家港出發,沿海南下,經過...



傳奇和尚姚廣孝:朱棣登上帝位背後最關鍵的人

 傳奇和尚姚廣孝:朱棣登上帝位背後最關鍵的人
     1402年6月,歷經三年多的「靖難」戰爭,燕王朱棣終於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進入南京,不久朱棣正式即位稱帝,是為明成祖。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朱棣自然要對這些跟隨自己出生入死將士們的進行封賞。9月朱棣論功行賞,以「奉天靖難」的名義,封兩公、十三侯、十一伯,賜予鐵券,但朱棣認定的靖難第一功臣,卻不再其中,因為他拒絕了朱棣的封賞,他就是歷史上頗為傳奇的僧人姚廣孝...



史上最無辜的君王 因一碗羊湯丟了一個國家

 史上最無辜的君王 因一碗羊湯丟了一個國家
  導讀:最近流行這樣一句話,叫做細節決定成敗,意思是說某件事情無論你規劃得多麼十拿九穩,多麼鐵板釘釘,只要犄角旮旯裡一個小小的細節問題考慮不到,那就有可能陰溝裡翻船,一敗塗地。那麼什麼算得上是細節呢?我想,和事件有所關聯的小人物肯定是其中之一。小人物不同於小人,他們或許不像小人那樣奸同鬼蜮、行若狐鼠,只是看起來人微言輕,無足輕重,但是手握乾坤的大人物們一旦忽視了他們的利益或...



誰是兩漢歷史上最懂得「炒作」自己的假皇帝?

 誰是兩漢歷史上最懂得「炒作」自己的假皇帝?
  導讀:公元5年,年僅14歲的漢平帝去世。沒多久,長安附近一個井裡就發現一塊白石,上面刻有紅色文字:「告安漢公莽為皇帝」。當時的太后王政君即刻下詔讓王莽攝政,朝臣稱之為攝皇帝,又有人稱他為「假皇帝」。公元6年,王政君宣佈,立漢宣帝玄孫、兩歲的劉嬰為皇太子。此後,王莽為了摘掉頭上這頂「假皇帝」的帽子,隨即開始了他嫻熟的作秀之旅。  王莽出身名門,是漢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雖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