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出生在南北朝時期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在歷史的長河上,雖然名聲不是很大,不過也受到很多人由衷的敬佩。這個人可稱之為大英雄,完全擁有一名統治者應該有的品質,除了出身之外。 應該沒有一位皇帝的出身比他要差了吧。他出生的時候家裡簡直是貧窮至極,母親因為分娩後身患疾病而去世了。根據《宋書·劉懷肅傳》記載:「初,高祖產而皇妣殂,孝皇帝貧薄,無由得乳人,議欲舉高...
宋武帝劉裕簡介 宋武帝劉裕被譽為"南朝第一帝」
宋武帝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小名寄奴,漢族,祖籍彭城縣綏輿裡(今江蘇銅山),生於京口(今鎮江),曾兩度北伐,收復洛陽、長安等地,功勳卓著。卓越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劉宋開國之君。於隆安三年,參軍起義,對內平定戰亂,先後消滅劉毅、盧循、司馬休之等分裂割據勢力,使南方出現了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對外致力於北伐,消滅桓楚、西蜀、南燕、後秦等國。執政期間,吸...
劉裕北伐簡介:劉裕差點讓南北朝提前200年結束
東晉自偏安以來,時時面臨著北方的威脅。祖逖、庾亮、殷浩、桓溫都曾先後北伐,但無一成功。為了國家的強大,劉裕決定興師北上。
義熙五年(409),南燕主慕容德死,其侄慕容超襲位,縱兵肆虐淮北,擄去晉兩郡太守,驅掠百姓千餘家。劉裕因此上表北伐。三月,他統領晉軍向北挺進。
南燕大將公孫五樓見晉師威猛,向慕容超建議扼據大峴(今山東沂縣),堅壁清野,但被拒絕。劉裕看準時機,冒...
劉裕的卻月陣為何曇花一現?卻月陣簡介及其局限
一、「卻月陣」形成的時間 「卻月陣」戰術出現在東晉十六國的末期,為南北朝南朝宋朝的開創者、宋武帝劉裕所獨創。「卻月陣」戰術的出現有其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特殊性。在現有的史料中,並沒有明確記載劉裕是何時發明的「卻月陣」。但「卻月陣」本身是由水軍和步兵共同組成的,其中步兵又以戰車為主,所以通過對水軍和戰車進行分析,可得出一些端倪。 劉裕簡介:劉裕(363.4.16—422.6.26),字德輿,...
開國皇帝劉裕的「謙遜」:反覆推辭中登上皇位
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是苦出身,但從小有大志,並且趕上了建功立業的動亂年代,在鎮壓造反義軍的過程中壯大了自己的勢力。他又團結一幫盟友,消滅了篡位的楚王桓玄。晉安帝要給劉裕陞官,他卻謙遜推讓,表示要回老家去過低調的生活。安帝動員諸多大臣敦勸,又親自跑到劉宅慰問,劉裕這才接受任命。等劉裕北伐成功、滅掉南燕慕容氏,晉帝再升他的官銜,他更加謙遜不受,「百僚敦勸」由此成了保留節目,時不時...
劉裕大戰慕容垂:究竟誰的「武功」更厲害些?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宋武帝劉裕從一個曾以賣鞋為生,喜好樗蒲(賭博遊戲),傾盡家財的無賴子弟,成為南朝劉宋王朝的開國皇帝。對內他平定桓玄之亂,先後消滅劉毅、盧循、司馬休之等分裂割據勢力,對外他致力於北伐,消滅西蜀、南燕、後秦等國,使南朝的實力超過北朝,一度有統一天下的希望。 慕容垂,前燕皇帝慕容皝的第五子。早年間他跟隨四哥慕容恪消滅冉閔,其軍事才能深得慕容恪的欣賞,...
劉裕北伐後秦:東晉歷史上一次曇花一現的統一
公元402年,荊州刺史的東晉將領桓玄發動政變,企圖奪取劉牢之的北府兵兵權。在劉牢之自殺後,野心勃勃的桓玄逼晉安帝退位,自己當了皇帝。劉裕想推翻桓玄,但實力不足。於是,他假意投到桓玄麾下,暗中卻在京口聯絡了許多北府兵中下級軍官。兩年後,劉裕率兵向都城建康進攻,桓玄急忙派兵阻擊,結果卻被劉裕打得大敗,便挾持晉安帝逃到益州。劉裕進入建康後,指揮各路人馬追擊桓玄,下令誅殺桓玄一族。桓玄...
劉裕北伐:七千步兵擺卻月陣擊殺數萬北魏騎兵
拓跋嗣繼位前後,北方劉屈孑(赫連勃勃)、南方劉裕同時崛起,這兩個人及其後人將來都給北魏帶來大麻煩。 姚興極力扶植劉屈孑,令其收集舊部,為後秦北面屏障。但劉屈孑是個白眼狼,殺死岳父沒弈干,吞併多蘭部,背叛後秦,改名赫連勃勃,自稱大單于,大夏王,姚興從此陷入與赫連勃勃的苦戰之中,因此主動向拓跋嗣拋去了紅線,要結婚姻之好。真是此一時彼一時,當年,拓跋珪低三下四前來求親,姚興留...
劉裕北伐為何會失敗:皇帝夢凌駕於統一大業
東晉100多年裡進行過多次北伐,均以失敗告終。離勝利距離最近的一次,當屬東晉末年劉裕領導的義熙北伐(公元416~418年)。宋辛棄疾的名句「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讚美的就是這次北伐。然而,和歷次北伐一樣,義熙北伐最終也草草收場,功敗垂成。對此,歷來人們都覺得非常遺憾和惋惜,不過當時的「國際輿論」卻對這一結果早有預測,看得相當冷靜和清晰。
...
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叱吒風雲的南朝第一雄主
1205年南宋權臣韓侂胄為提高自身威望,開始籌備北伐事宜。他一面重用主張抗金的辛棄疾、陸遊等人,同時派人刺探金國情報,準備隨時出兵。對此辛棄疾認為準備尚不充分,時機尚不成熟,寫下了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中引用典故,希望北伐要像劉裕那樣「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而不要輕率而為,「贏得倉皇北顧」。 事實最終證明辛棄疾的判斷是準確的,1206年宋軍北伐失敗,之後被迫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