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是個英雄,連曹操都非常讚歎:「生子當如孫仲謀」。既然如此,為何要把自己心愛的妹妹嫁給劉備。一個是青春年少如花似玉,一個是入土半截漂泊半生,兩人怎樣相遇都是一段錯誤。雄才大略的江東碧眼兒為何要如此打掉牙齒自己吞。
孫權當時很厲害,不應該懼怕劉備:
其一,手下文武人才濟濟,堪稱一時多少豪傑。文有張昭張紘諸葛瑾等人,武將有甘寧程普...
剛出道的劉備做得第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是什麼
劉備這個人以仁慈著稱,為人溫柔謙恭、彬彬有禮,尤其是經過三國演義的渲染,劉備的柔弱的一面更是不脛而走。老百姓對他的眼淚是記憶猶新的,其實作為一方霸主,作為不斷開拓的蜀漢君主,作為從無到有的地方軍閥,劉備其實是個很強硬的人物。 劉備自從在家鄉招募到兵馬之後,就追隨劉焉參加了鎮壓黃巾軍的起義。後來,起義被鎮壓下去,劉備也因為有點功勞,被封為安喜縣尉。官不大,可是這是劉備生...
賄選總統曹錕軼事:曾因為聽說劉備故事當街賣布
曹錕(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出生於天津大沽口(今天津市塘沽),是中華民國初年直系軍閥的首領,也是保定王。曾靠賄選而被選舉為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
1890年,曹錕畢業於天津武備學堂,任毅軍哨官。在1919年的時候,就被擁為直系軍閥首領。1923年6月,曹錕將黎元洪逐走天津。10月5日重金收買議員,賄選為大總統,留下了其人生最大的污點。但是在1927...
[圖文]曹軍進軍神速險將劉備一網打盡
公元208年的一個冬夜,烏林鎮的一場大火改寫了歷史。1800年的歷史滄桑之後,我們只能在面目全非的現實地理路線上,憑借歷史記載和想像還原前人那一場影響深遠的大戰。
電影《赤壁劇照》
從襄樊南下,就進入廣袤的江漢平原。沿焦柳線繼續南行150公里,即到當陽。當陽,在焦柳線上不過是一個三等小站,如果是特快列車,不及30秒就可呼嘯而過。從當陽轉汽車,南行70公里,沿途經過一些丘陵地帶,兩小時後...
古人秀身材:司馬懿能看自己後背 劉備能見雙耳
移動互聯網時代,隔三差五就有人跑出來顯擺。譬如近段時間,從「反手摸肚臍」、「酒窩夾筆套」到「反手摸臉」等,引起了網絡一股「炫腹」、「炫臉」熱,有人認為是一種病,有人覺得是「炫技」,有人視為秀身材、顏值。翻了古代傳奇志怪筆記小說《獨異志》後,頓覺現代人借助手機、網絡顯擺出來的玩意兒,在古人眼裡簡直就是小兒科。 不信?就看看古代那些有特殊技能的人有多神奇。《獨異志》捲上載:...
劉備如何面試諸葛亮?三顧茅廬的用意何在
劉備三顧茅廬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它比喻誠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 才,流傳至今,成為世間美談。故事發生 在公元207年,劉備生於公元161年,所 以他是60後,當時47歲,而諸葛亮生於 181年,是80後,當時27歲,兩人相差 20歲。那麼,作為60後的劉備,是如何 招聘到80後的諸葛亮的呢?這段人間佳 話,又帶給我們今天的企業招聘管理怎樣 的啟示呢?
劉備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與曹操相比,...
揭秘:青梅煮酒時曹操到底有沒有把劉備當英雄?
《三國演義》中,青梅煮酒論英雄是個非常有名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曹操坦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自己也好,關張也好,無數三國的讀者也好,就此認為劉備真的是和曹操並列的英雄。當然,多年之後,劉備果然成功,成為天下三分蜀漢國主。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劉備後來的成功就把當初曹操的評價當真。要想知道當時曹操的心意,還必須立足當時曹操的言行來進行分析。 我們首先看看劉備投靠曹操之...
三國歷史懸疑:諸葛亮為何違背劉備遺囑重用馬謖
說起三國故事,最糾結最悲情的恐怕是「揮淚斬馬謖」這一出。馬謖不可重用,劉備早就看出來了,諸葛亮眼光不在劉備之下,為什麼還是違背了蜀漢公司前任老總的遺囑,將馬謖推上了業務第一線,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
如果簡單地歸咎於諸葛亮用人不明,無論是從史學研究,還是從人力資源研究來說,都不免簡單粗暴。一個經理人用人,不光是受自己眼光的局限,同時也會受到...
劉備托孤時對諸葛亮說「君可自取」並非是陰謀
關於劉備白帝城托孤一事,《三國誌·諸葛亮傳》這樣記載: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劉備這簡簡單單的幾句遺言,算是成就了一段千古公案。有人以為這是劉備果真有心讓賢...
煮酒論英雄:揭秘三國史上曹操為什麼稱讚劉備?
導讀:劉備「投奔」曹操後,曹操曹操表劉備「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見《三國誌·先主傳》),禮遇夠隆重的了。一次曹操請劉備喝酒,乘酒興橫發議論,指著自己和劉備說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本初(袁紹表字)之徒,不足數也。」平平淡淡的一句「讚揚」,竟驚得劉備連湯匙、筷子都掉在地上,留下迅雷不及掩耳的成語典故。(見《三國誌·先主傳》)劉備無愧是韜晦高手,鎮定後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