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八年的康雍乾三朝,雍正朝雖然只佔了短短的十三年,但是雍正皇帝憑借自己的勤勉敬業和銳意創新,不但保住了康熙打下的基業,而且為即將到來的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沒有雍正的承前啟後,就沒有康乾盛世的繼往開來。雍正之所以如此勤政,之所以敢於創新,除了因為清朝皇帝一以貫之的傳統,還由於他無時無刻不在政敵的包圍中,一個人在戰鬥。而這一切,與他登上皇位的過程有直接關係。雍正是怎麼繼位的?人們眾說紛紜。直到今天,這仍然是個未解的清宮之謎。
一般來說,凡是歷史上的重大懸案,第一手的官方核心資料早已銷毀或塗改,雍正繼位也不例外。像《清聖祖實錄》這樣的史料,雖然「很官方」,雖然「夠權威」,但它成書於雍正年間,難免為尊者諱,留下諸多疑點。要想揭開謎團,還原歷史,或許得求助於那些寫作時受政治因素影響較小,有條件如實反映歷史真相,而且沒有被銷毀或塗改的第一手資料。這樣的資料,主要是當時的私人筆記和外國人記述。它們的可信度比較高。私人筆記和外國人記述,究竟能提供哪些有價值的信息呢?
清代學者蕭奭寫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私人筆記《永憲錄》裡,對雍正繼位的過程記載說,康熙本來是偶感風寒,渾身出汗,傳旨十一月初十日到十五日就在暢春園齋戒靜養,不辦公務了。沒想到十三日就駕崩了。康熙死後,侍衛們把皇帝遺體裝入御用車駕,抬回紫禁城。後面的這句話最關鍵:相傳隆科多先護皇四子雍親王回朝哭迎,身守闕下。諸王非傳令旨不得進。次日至庚子,九門皆未啟。又上大漸,以所帶念珠授雍親王。隆科多先護送胤禛回紫禁城守靈,其他阿哥非經傳旨不得進宮。其後六天,京城九門緊閉。此外,康熙帝臨終前,將所帶念珠交給了胤禛。
《永憲錄》的這段記載和《清聖祖實錄》大體差不多。《清聖祖實錄》裡出場的隆科多兼任步軍統領,掌管京城衛戍,有能力封閉京城九門,護送胤禛回宮。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在《清廷十三年》這本見聞錄中,描述了十一月十三日當晚的見聞:晚飯後,我在皇上叔父的屋子裡正和安吉洛神父聊天,我聽到一種低沉連續的嘈雜聲,彷彿是夾雜著從皇宮中傳出來的一些聲音。由於瞭解這個國家的風俗,我立即把門鎖好,並對我的同事說,不是皇帝死了,就是北京爆發了武裝叛亂。為了證明我自己關於動亂原因的猜測,我爬到寓所牆上。這牆位於一條大路旁邊,我驚訝地見到無數騎兵互相誰也不說話,正向各個方向狂奔。我終於聽到在我腳下有幾個人說,康熙皇帝駕崩了。後來我聽說御醫們斷定皇上患的是不治之症後,他便下旨任命第四子胤禛作皇位繼承人。
馬國賢曾向中國傳授銅版印刷術,印製了精美的避暑山莊圖,受到康熙皇帝青睞,跟許多貴族大臣的關係也不錯,因而瞭解許多宮廷內幕,將其寫成日記和書信,送往羅馬教廷。他的所見所聞,印證了當晚京城戒嚴、軍隊進駐的情況。康熙駕崩後,朝廷依例遣使向朝鮮等藩屬國宣讀訃告。朝鮮派去迎候的使臣金演,從清朝使臣的翻譯那裡,得到了這樣的情報:康熙皇帝在暢春園病劇,知其不能起,召閣老馬齊言曰:「第四子雍親王胤禛最賢,我死後立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仍以為君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訓誡胤禛。解脫其頭項所掛念珠與胤禛曰:「此乃順治皇帝臨終時所贈朕之物,今我贈爾,有意存焉,爾其知之。」又曰:「廢太子、皇長子性行不順,依前拘囚,豐其衣食,以終其身。廢太子第二子朕所鍾愛,其特封為親王。」言迄而終。
康熙帝一死,隆科多立即封閉九門,派兵戒嚴,直至十一月二十日雍正登基。如果沒有當天早上的周密部署,這些事不可能瞬間完成。至於川陝總督年羹堯,坐鎮西北,監視胤禵,使其徹底斷了繼承皇位的念想。所以,隆科多和年羹堯不愧是雍正繼位的功臣。
「篡位」是改朝換代、皇帝換姓,胤禛繼位不是這種情況;「奪嫡」是其他兒子搶奪嫡子的地位,太子胤礽被廢掉後,皇儲之爭就演化為兄弟們與老父親的較勁,以及兄弟們之間的亂戰。所以,「雍正篡位」「九王奪嫡」的說法都欠妥。由於一直到康熙帝病危前,胤禵還保留著繼位的可能性,所以胤禛的取勝與毫無爭議的正常繼位也有區別。這樣說來,將雍正繼位稱為「奪位」或許更中性、更客觀。我傾向於這樣定論。
謎底揭曉了,但有些朋友或許還是不服氣,覺得這樣的解讀有猜測的成分,缺乏更有說服力的證據。事實上,雍正繼位的直接證據恐怕早已蕩然無存。留給我們的歷史,永遠是勝利者書寫的。歷史學家能做的,就是將這些歷史盡可能詳加考證,去偽存真,還原真相,貼近事實。
一百三十八年的康雍乾三朝,雍正朝雖然只佔了短短的十三年,但是雍正皇帝憑借自己的勤勉敬業和銳意創新,不但保住了康熙打下的基業,而且為即將到來的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沒有雍正的承前啟後,就沒有康乾盛世的繼往開來。雍正之所以如此勤政,之所以敢於創新,除了因為清朝皇帝一以貫之的傳統,還由於他無時無刻不在政敵的包圍中,一個人在戰鬥。而這一切,與他登上皇位的過程有直接關係。雍正是怎麼繼位的?人們眾說紛紜。直到今天,這仍然是個未解的清宮之謎。
一般來說,凡是歷史上的重大懸案,第一手的官方核心資料早已銷毀或塗改,雍正繼位也不例外。像《清聖祖實錄》這樣的史料,雖然「很官方」,雖然「夠權威」,但它成書於雍正年間,難免為尊者諱,留下諸多疑點。要想揭開謎團,還原歷史,或許得求助於那些寫作時受政治因素影響較小,有條件如實反映歷史真相,而且沒有被銷毀或塗改的第一手資料。這樣的資料,主要是當時的私人筆記和外國人記述。它們的可信度比較高。私人筆記和外國人記述,究竟能提供哪些有價值的信息呢?
清代學者蕭奭寫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私人筆記《永憲錄》裡,對雍正繼位的過程記載說,康熙本來是偶感風寒,渾身出汗,傳旨十一月初十日到十五日就在暢春園齋戒靜養,不辦公務了。沒想到十三日就駕崩了。康熙死後,侍衛們把皇帝遺體裝入御用車駕,抬回紫禁城。後面的這句話最關鍵:相傳隆科多先護皇四子雍親王回朝哭迎,身守闕下。諸王非傳令旨不得進。次日至庚子,九門皆未啟。又上大漸,以所帶念珠授雍親王。隆科多先護送胤禛回紫禁城守靈,其他阿哥非經傳旨不得進宮。其後六天,京城九門緊閉。此外,康熙帝臨終前,將所帶念珠交給了胤禛。
《永憲錄》的這段記載和《清聖祖實錄》大體差不多。《清聖祖實錄》裡出場的隆科多兼任步軍統領,掌管京城衛戍,有能力封閉京城九門,護送胤禛回宮。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在《清廷十三年》這本見聞錄中,描述了十一月十三日當晚的見聞:晚飯後,我在皇上叔父的屋子裡正和安吉洛神父聊天,我聽到一種低沉連續的嘈雜聲,彷彿是夾雜著從皇宮中傳出來的一些聲音。由於瞭解這個國家的風俗,我立即把門鎖好,並對我的同事說,不是皇帝死了,就是北京爆發了武裝叛亂。為了證明我自己關於動亂原因的猜測,我爬到寓所牆上。這牆位於一條大路旁邊,我驚訝地見到無數騎兵互相誰也不說話,正向各個方向狂奔。我終於聽到在我腳下有幾個人說,康熙皇帝駕崩了。後來我聽說御醫們斷定皇上患的是不治之症後,他便下旨任命第四子胤禛作皇位繼承人。
馬國賢曾向中國傳授銅版印刷術,印製了精美的避暑山莊圖,受到康熙皇帝青睞,跟許多貴族大臣的關係也不錯,因而瞭解許多宮廷內幕,將其寫成日記和書信,送往羅馬教廷。他的所見所聞,印證了當晚京城戒嚴、軍隊進駐的情況。康熙駕崩後,朝廷依例遣使向朝鮮等藩屬國宣讀訃告。朝鮮派去迎候的使臣金演,從清朝使臣的翻譯那裡,得到了這樣的情報:康熙皇帝在暢春園病劇,知其不能起,召閣老馬齊言曰:「第四子雍親王胤禛最賢,我死後立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仍以為君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訓誡胤禛。解脫其頭項所掛念珠與胤禛曰:「此乃順治皇帝臨終時所贈朕之物,今我贈爾,有意存焉,爾其知之。」又曰:「廢太子、皇長子性行不順,依前拘囚,豐其衣食,以終其身。廢太子第二子朕所鍾愛,其特封為親王。」言迄而終。
康熙帝一死,隆科多立即封閉九門,派兵戒嚴,直至十一月二十日雍正登基。如果沒有當天早上的周密部署,這些事不可能瞬間完成。至於川陝總督年羹堯,坐鎮西北,監視胤禵,使其徹底斷了繼承皇位的念想。所以,隆科多和年羹堯不愧是雍正繼位的功臣。
「篡位」是改朝換代、皇帝換姓,胤禛繼位不是這種情況;「奪嫡」是其他兒子搶奪嫡子的地位,太子胤礽被廢掉後,皇儲之爭就演化為兄弟們與老父親的較勁,以及兄弟們之間的亂戰。所以,「雍正篡位」「九王奪嫡」的說法都欠妥。由於一直到康熙帝病危前,胤禵還保留著繼位的可能性,所以胤禛的取勝與毫無爭議的正常繼位也有區別。這樣說來,將雍正繼位稱為「奪位」或許更中性、更客觀。我傾向於這樣定論。
謎底揭曉了,但有些朋友或許還是不服氣,覺得這樣的解讀有猜測的成分,缺乏更有說服力的證據。事實上,雍正繼位的直接證據恐怕早已蕩然無存。留給我們的歷史,永遠是勝利者書寫的。歷史學家能做的,就是將這些歷史盡可能詳加考證,去偽存真,還原真相,貼近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