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即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1861年),清朝第8位皇帝,公元1850年-1861年在位。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183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圓明園。他是道光帝的第四子,母親是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從一個帝王的角度來說,咸豐帝繼位以後,重用漢族大臣,嚴懲貪污腐敗,改革力度超過了嘉慶、道光兩代君主,這一點還是值得褒獎的。但是最終還是沒能挽救清朝的衰落,30歲便及早地一命嗚呼了,可謂英年早逝。
從咸豐個人際遇來說,在歷代帝王之中,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讓他趕上了;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讓他攤上了;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沒落也讓他碰上了,他駕馭的又是一條已經航行了二百年的千瘡百孔的破船。他無處迴避,責無旁貸又無力回天,為此痛心疾首,抱終身之恨。咸豐帝在位期間,清朝積累了二百多年的矛盾來了個總爆發,咸豐帝一個人把大清朝列祖列宗的苦難都承受了,一生短暫,備嘗艱辛,自打繼位開始,太平天國運動就深深地困擾著他,傾全國之力,依然未見勝利的曙光,又遭遇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打擊,咸豐帝終於崩潰了,以三十歲的年齡命喪熱河。但是,當清王朝終於挺過這一系列的打擊之後,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中國逐漸融入到世界的洪流中去,跟過去的閉關鎖國時代相比,天地寬了,機遇多了,大清朝終於度過了乾隆晚年以來的統治危機,迎來了一場枯木逢春的“同光中興”,這真是中國王朝沒落史上的一個奇跡。然而,咸豐帝卻沒有等到這一天,可見咸豐帝真是像人們普遍認為的那樣,是一位“苦命”的皇帝,看來他的命運實在太不幸了。
從政治角度來看,他雖說是嘔心瀝血,用力改革,可還是沒有挽回敗局;再加上他下了很多錯誤的抉擇,所以清朝還是那樣千瘡百孔。他的大變革沒有取太大的作用。政治腐敗,國庫空虧,民生凋敝,兵將腐朽一個也沒解決。他的疏忽太多了,他的最大的疏忽竟然可以滅亡一個國家——他沒有阻止慈禧篡政,還加速了慈禧的篡政。他也要為清朝的滅亡負責。
總之,當時朝庭諸多的內憂外患都被咸豐帝趕上了,他一心試圖大力改革,想改變大清沒落的局面,加之他心理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心靈上備受煎熬,心力更加憔悴,後來命喪熱河。而他的理想最終也未能實現,便英年早逝,永遠地離開了人世,他真可謂是清朝中命運最為不幸的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