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專家解讀甲午戰爭失敗:源於重陸輕海意識

  回望120年前的甲午戰爭,不是要沉湎於歷史苦難,而是要汲取歷史智慧,解決新的歷史課題。今天,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眾多挑戰,中國該如何化解難題?如何防止中國現代化進程再次被打斷?在7月24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辦的「殤思·鏡鑒——甲午戰爭120週年研討會」上,中國近代海軍史研究學者姜鳴、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雷頤、中國海軍史學會會長陳悅等海內外專家學者,對甲午戰爭進行分析解讀,為今日之中國提供借鑒。

  甲午戰爭前的清日力量轉變

  甲午戰爭120週年,總結歷史經驗,可以說的很多。19世紀,西方列強東來,中日兩國都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也都高度關注這種危機的挑戰,兩國對於西方的回應幾乎是同時開始的。

  歷史機遇

  日本經歷明治維新,中國經歷洋務運動,但一個處於上升,一個處於下降在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上,日本把傚法西方、脫亞入歐、政治改革作為國策,通過明治維新,消除藩封割據,完成中央集權和君主立憲政體。又把海外擴張,以朝鮮為跳板踏上中國大陸,進而走向世界作為發展步驟。

軍事專家解讀甲午戰爭失敗:源於重陸輕海意識

  幕末時期,日本思想家吉田松陰提出「得失互償」的攘夷保國之策,主張在與歐美和好的同時,將失之於歐美者,取之於鄰國。吉田的這種主張,通過他主辦的「松下村塾」影響了他的弟子。

  中國方面是否意識到不日本的挑戰?中國政治家其實很早就看出了日本對中國的威脅,1874年李鴻章就提出,「泰西雖強,尚在七萬里以外,倭國則近在戶闥,視我虛實,誠為中國永久大患」。為防禦日本侵略,李鴻章疾呼重視海防,組建北洋海軍,並稱「今日所以謀創水師不遺餘力者,大半為制馭日本起見」。

  從地緣政治來說,日本要向外謀發展,就要解決朝鮮問題、琉球問題和台灣問題,當時中日之間的交涉也都是圍繞這3個方面展開的。為了應對日本在戰略上的步步緊逼,清政府做了大量準備,洋務運動、建設海軍都是這種應對的具體行動。從1874年到1894年,中日兩國的軍事對峙和衝突共有4次。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船民被台灣土著居民殺害而出兵台灣,清政府以支付50萬兩白銀換取日本退兵;1879年日本廢琉球改設沖繩縣,清政府經多次交涉,最終不了了之。這兩次事件促使清政府重視海防,建設海軍,並使中國在中日海軍發展競賽中超出日本。此後,在1882年朝鮮「壬午事變」中,中國海軍迅速運兵入朝,把朝鮮攝政王大院君抓到保定,遏止了日本介入的企圖;1884年朝鮮「甲申事變」,清軍再次入朝,使日本趁機侵略朝鮮和中國的企圖無法實現。

  同時,北洋海軍主力在1886年、1891年、1892年三次訪問日本,展示了中國軍隊的威力。但清政府當時剛剛經歷了鎮壓國內太平天國起義的十幾年內戰,還有平定西北回民起義和驅逐阿古柏勢力入侵新疆的戰爭,總體上國力衰落,缺乏戰爭的精力和實力。當日本併吞琉球時,琉球國王派使節向中國求救,李鴻章表示同情,但私下表示不可能為琉球的幾個島嶼和日本開戰。這時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中國經歷了洋務運動,但是一個處於上升,一個處於下降。中國沒有真正抓住歷史機遇,在二十幾年裡,逐漸拉開了差距,最後兩國的態勢發生了變化。

  日本

  「外交上居於被動地位」和「軍事上先發制人」的謀劃,反映出當年日本政客的不擇手段最近,我重讀了日本外交大臣陸奧宗光在1895年戰勝中國後撰寫的回憶錄《蹇蹇錄》。陸奧是甲午戰爭的策動者,他在書中談到了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日本確立的策略是:

  政府經過慎重審議後,確定如下方針:即中日兩國既已各自派出軍隊,何時發生衝突雖然未可逆料,如果發生戰爭,我們當然要傾注全力貫徹最初的目的。……我國盡可能居於被動的地位,事事使中國成為主動者。

  我國政府的政策,在外交上雖然居於被動地位,但在軍事上卻要先發制人。因此,在刻不容緩的時刻,為了在外交和軍事問題上取得協同一致,各當局莫不潛心策劃,煞費苦心,至今思之,我不禁悚然。

  陸奧講的是朝鮮東學黨起義發生後,日本誘使中國出兵的那段歷史。他所說的「外交上居於被動地位」和「軍事上先發制人」的謀劃,反映出當年日本政客的不擇手段。從甲午戰爭起,「在軍事上先發制人」即不宣而戰的突然襲擊,一直成為日本軍隊的傳統。我們反思歷史,要清楚地看到日本的這些特徵,才能更好地與之相處。

軍事專家解讀甲午戰爭失敗:源於重陸輕海意識

  清政府

  在發展北洋海軍過程中,面臨嚴重的腐敗

  清政府在發展北洋海軍的過程中,面臨非常嚴重的腐敗。

  第一個層面的腐敗是統治階層的腐敗。說得比較多的例子是,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修建頤和園。同時,清政府在1891年開始停止進口外國的艦船和裝備。中國同西方國家、同日本之間,在自己曾有的軍事領先地位發生了轉折。

  1891年5月到6月,李鴻章第二次校閱北洋海軍。他提出,渤海門戶已有深固不搖之勢,又說煙台和青島兩地要進一步修築炮台。清政府一方面同意這個請求,另一方面又在6月1日批准戶部提出的籌餉辦法,停止購買外洋槍炮船隻兩年,省下來的錢全部上繳戶部財政。

  我們不太瞭解的是,當年6月到8月,北洋海軍訪問日本,在他們的訪問日記裡多次提到日本軍港的情況。北洋海軍軍官感慨,日本海軍之勃興他日不難與歐洲諸國並駕齊驅。所以在7月30日北洋海軍尚未回國之前,丁汝昌就已發回電報,說我們戰鬥力已遠不如日本。但這封電報沒起到什麼作用。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前,李鴻章第三次檢閱海軍,他說「西洋各國船式日新月異,即日本蕞爾小邦,猶能節省經費,歲添巨艦。中國自1888年海軍開辦以來,迄今未添一船,恐後難為繼」。這是國家在財政安排,以及清政府在考慮國家戰略、考慮慈禧太后60壽辰、考慮國家軍備安排的過程中犯下的戰略性錯誤。

  第二個層面的腐敗是北洋海軍的內部腐敗。關於北洋海軍的腐敗,我補充兩個新材料。第一個材料是,北洋海軍訪日時,一方面看到日本海軍的興盛,一方面官兵卻一起出去找妓女。第二個材料是,北洋海軍研究者在威海發現了一個房契。1895年7月20日,北洋海軍劉公島投降幾個月後,也是《馬關條約》簽訂3個月後,方伯謙的弟弟悄悄將方伯謙在劉公島上的房產和土地賣掉。同時還發現,有人向北洋海軍官員起訴方伯謙的弟弟,稱方伯謙曾向其借英銀6000元,年利8%,買了60間房產,方的弟弟出面進行出租和收租金。現在方伯謙被殺頭,「我找誰去?」這兩個材料講的是一件事,這些材料證實了北洋海軍內部的腐敗。

  歷史總有許多令人感慨之處,審視歷史必須看到,我們要從自身做起,要制定正確的國家戰略。只有正視歷史,才能真正實現民族的崛起。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