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被廢黜的皇后數不勝數,善始善終者簡直鳳毛麟角,而慈安卻能一直笑到最後。在人們的印象中,提起慈安,人們很自然地會聯想到慈禧,長期以來,慈安給人一種過於忠厚老實,缺乏政治才幹,事事依賴慈禧的印象。其實,她是個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物,可惜正當盛年就突兀離世,她的死對清王朝的影響是致命的,倘若不是慈安早喪,也許晚清中國的歷史將會是另一副面孔。
孝貞顯皇后(1837年-1881年),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之女。比咸豐帝小6歲,初入宮侍咸豐帝潛邸,咸豐二年(1852年)受封貞嬪,五月晉貞貴妃,十月奉旨立為皇后,時年16歲。16歲入宮即被封為嬪,之後在4個多月的時間內,就以火箭一般的速度,登上皇后的寶座,這在整個清代都是十分罕見的。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慈安無論在姿色、氣質,還是修養、人品上,都是出類拔萃的。
慈安皇太后,俗稱東太后,簡稱慈安,死後謚為孝貞顯皇后。真實的慈安出身於世代官宦之家,從小就受到過良好教育。特別是她成為中宮皇后的五年中間,清王朝遭遇了空前的外患內憂,使她在憂患中成熟,在憂患中增長閱歷。在美女如雲的皇宮,在多情好色的咸豐帝身邊,能保持11年榮寵不衰?
除了憑借她本人的超凡的容貌和人品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就是她有一套十分成功有效的處理和駕馭她與眾妃嬪、與夫君皇帝關係的秘訣。這些都足以表明慈安是一位城府很深的大智若愚的女性。即使把她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來衡量,即使把她與慈禧放在一起做比較,慈安太后也絕不是一無是處。
慈安太后雖然不喜權利,但是在控制局面、掌控權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辦法的。慈安皇太后不僅有德,而且有才,小事不拘,在大事上決不糊塗。慈安的存在對慈禧是有著相當的震懾作用的。在光緒年間任過大清國駐英國大使,回國後先後任過光祿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使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筆記》中記到:誅殺陷城失地、臨陣逃脫的兩江總督何桂清,把驕蹇貪淫的勝保下獄賜死,賞給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
咸豐帝死後不久,慈禧與恭親王奕訢定計,發動祺祥政變(辛酉政變),處死了肅順等輔政八大臣,奪取了清王朝的最高權力。表面上,慈安與慈禧兩宮太后以姐妹相稱,共同垂簾聽政,執掌國家最高權力。可是到了1881年4月8日,年僅四十五歲、比慈禧還小兩歲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斃宮中,清廷的垂簾聽政由兩宮並列一下子變成了慈禧一人獨裁。對慈安太后突然死亡,在當代與以後都有種種懷疑與猜測,成為二百多年清宮史上的又一件疑案。
歷史上被廢黜的皇后數不勝數,善始善終者簡直鳳毛麟角,而慈安卻能一直笑到最後。在人們的印象中,提起慈安,人們很自然地會聯想到慈禧,長期以來,慈安給人一種過於忠厚老實,缺乏政治才幹,事事依賴慈禧的印象。其實,她是個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物,可惜正當盛年就突兀離世,她的死對清王朝的影響是致命的,倘若不是慈安早喪,也許晚清中國的歷史將會是另一副面孔。
孝貞顯皇后(1837年-1881年),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廣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揚阿之女。比咸豐帝小6歲,初入宮侍咸豐帝潛邸,咸豐二年(1852年)受封貞嬪,五月晉貞貴妃,十月奉旨立為皇后,時年16歲。16歲入宮即被封為嬪,之後在4個多月的時間內,就以火箭一般的速度,登上皇后的寶座,這在整個清代都是十分罕見的。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慈安無論在姿色、氣質,還是修養、人品上,都是出類拔萃的。
慈安皇太后,俗稱東太后,簡稱慈安,死後謚為孝貞顯皇后。真實的慈安出身於世代官宦之家,從小就受到過良好教育。特別是她成為中宮皇后的五年中間,清王朝遭遇了空前的外患內憂,使她在憂患中成熟,在憂患中增長閱歷。在美女如雲的皇宮,在多情好色的咸豐帝身邊,能保持11年榮寵不衰?
除了憑借她本人的超凡的容貌和人品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就是她有一套十分成功有效的處理和駕馭她與眾妃嬪、與夫君皇帝關係的秘訣。這些都足以表明慈安是一位城府很深的大智若愚的女性。即使把她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來衡量,即使把她與慈禧放在一起做比較,慈安太后也絕不是一無是處。
慈安太后雖然不喜權利,但是在控制局面、掌控權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辦法的。慈安皇太后不僅有德,而且有才,小事不拘,在大事上決不糊塗。慈安的存在對慈禧是有著相當的震懾作用的。在光緒年間任過大清國駐英國大使,回國後先後任過光祿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使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筆記》中記到:誅殺陷城失地、臨陣逃脫的兩江總督何桂清,把驕蹇貪淫的勝保下獄賜死,賞給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
咸豐帝死後不久,慈禧與恭親王奕訢定計,發動祺祥政變(辛酉政變),處死了肅順等輔政八大臣,奪取了清王朝的最高權力。表面上,慈安與慈禧兩宮太后以姐妹相稱,共同垂簾聽政,執掌國家最高權力。可是到了1881年4月8日,年僅四十五歲、比慈禧還小兩歲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斃宮中,清廷的垂簾聽政由兩宮並列一下子變成了慈禧一人獨裁。對慈安太后突然死亡,在當代與以後都有種種懷疑與猜測,成為二百多年清宮史上的又一件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