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雲山是戰死於蓑衣渡嗎?


  1984年夏天,廣西全州縣郊蓑衣渡豎立了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紀念碑。碑的上部雕塑著一代英傑馮雲山的頭像,正面刻有“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殉難處”12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馮雲山是參與太平天國永安建制後,北上途中殞命的。對於他的死事、過程和地點,一百多年來就有不同說法。
  
  當時隸屬於前軍蕭朝貴部的聖兵李秀成,後來追憶說:“攻破全州之後,南王在全州陣亡,計議即下道州。”(《李秀成自述》)
  
  起義7年後來到天京,擔任“總理朝政”任務的洪仁玕也說:“攻荃(全)州之下,南王馮雲山中炮升天“(《洪仁玕自述》),出自太平天國後期領導人文獻,雖頗簡潔,但確證南王死在全州境內無疑。即在攻打全州或攻佔後犧牲的。
  
  在此期間的清方記載,亦有稱馮雲山是在進攻全州城時戰死的。張德堅據採訪整理的《賊情匯纂》記:“壬子四月,攻撲全州,都司武朝顯以勁兵四百,與賊大小十數戰,更率百姓登啤,以熱桐油稀飯澆之,十日之內,斃賊無算,雲山亦死亂軍中。”蘇鳳文《平桂紀略》記太平軍攻打全州,“十六日火發,崩塌城垣二丈餘,賊蟻附登,憤城中固守,賊黨馮雲山斃於炮,屠殺甚慘。”以上所說均認為在攻克全州城前夕,馮雲山已戰死了,所以後人多有以此為據,如民國《桂平縣志》:“陷全州時,雲山中炮死”。戴逸《中國近代史稿》(第一卷)亦有“南王馮雲山中炮犧牲”之說。這樣的提法在60年代頗為通行。
  
  另一種說法是馮雲山在蓑衣渡戰死。解放前出版的許多史書均採納此說。著名者如範文瀾《中國近代史》(上編第一分冊)、華岡《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史》等。此說最初見於郭嵩燾、左宗棠所撰的《江忠源行狀》:“公令所部於全州下遊蓑衣渡伐木作堰,連營西岸力扼之;賊黨來鬥,以悍賊護船,更番迭進,鏖戰兩晝夜,賊渠馮雲山中炮死。”清人筆記野史和民初所
  
  撰《清史列傳》、《清史稿》亦從其說。1879年(清光緒五年)日人曾根俊虎《粵軍志》即據此改寫:全州“城遂陷,城中伏屍成岡,流血染地,逃走者皆順流而趨長沙;南王馮雲山追之。時浙江知縣江忠源督兵堵蓑衣渡,苦戰兩晝夜,遂擊殺雲山等。”劉成禹《太平天國戰史》即從此說。無可置疑,蓑衣渡之戰,使太平軍造成重大損失,但江忠源本人實不知此情,他後來說,“鏖戰兩晝夜,奪獲賊船三百餘隻,賊之精悍若無幾矣”(《江忠烈公遺集。答劉霞仙》)。所以《清文宗實錄》、《咸豐東華實錄》等官書亦未見有蓑衣渡馮雲山戰死記載。民國《全縣志》也沒有把馮雲山死事寫進蓑衣渡戰役。
  
  此說在解放後多為“全州戰死”論所代替。近年又有根據李秀成、洪仁玕所稱,認為馮雲山繫在全州佔領後中炮犧牲。他們說馮雲山不是在攻打全州時中炮的,“南王犧牲於克城之後的戰事,而且戰場在全州境內,這只能在蓑衣渡會戰”,“可見,南王在蓑衣渡中炮殞命”(崔之清《太平軍全州戰役新證》,載《南京大學學報》1985年第2期)。
  
  馮雲山究竟是否在蓑衣渡戰死?1942年,史學家簡又文曾到全州城內外及蓑衣渡採訪,認為馮雲山先在全州城外受傷:“然據吾人採訪所得,則地方人士交口傳言,金謂當時致禍之由,實因城上守軍先開炮轟中南王馮雲山,於是惹起大禍”,在全州攻佔後,南王實已負傷,而後行至蓑衣渡,與清軍鏖戰,“在危急中,南王亦被舁上岸,”“舁至東岸,竟一瞑不起,先作國殤矣”(《太平天國廣西首義史》)。簡又文稱其說采自故老目睹,“故全州幾位深識掌故者(如新《全縣志》主編王竹齋先生等)均相信南王先在全州城外受炮傷而後在蓑衣渡去世。”並稱當時所謂在蓑衣渡犧牲事,因全州官員均“殉節,無一人留下報功”,“在當時戎馬倉皇真相不明之際,也許就連江忠源本人亦未知道南王先在全州城中炮受傷,而確信是在蓑衣渡被已之伏軍所轟斃。”簡又文認為經過就地調查,致使90年沉積的模糊史案,足可真相大白了。羅爾綱亦表示贊同他的看法。建國後,廣西史學界對蓑衣渡戰事作了調查,提出當時發生戰爭的地點,不是在水波平靜的蓑衣渡,而是在江狹地險的水塘灣,此地在蓑衣渡北面三里許,江忠源團練就埋伏在附近獅子山一帶。廣西師院歷史系的《金田起義》說馮雲山率後軍,在全州城北“經過柳山尾時,盤踞在城內西北角鳳凰山上的清軍,突然向太平軍打炮,馮雲山中彈負傷”。太平軍在水塘灣中伏後,“南王馮雲山帶傷協同天王指揮戰鬥,在蓑衣渡北邊的瀉母嶺上架炮轟擊敵人”,“南王馮雲山傷勢惡化,不幸壯烈犧牲。”據調查,當地群眾傳述了馮雲山犧牲詳情:“太平軍破全州城後,向湖南進軍是走水路的。當時水塘灣西岸駐有清兵,清兵用大木樁欄河。太平軍的東西多是用船來運,共有幾百隻船,都是裝得滿滿的。到蓑衣渡時,被官兵放炮把船打破了,走不過去,便丟了船。南王上岸帶隊與清兵打仗,打了半天,在水塘灣受傷死了。”(《太平天國在廣西調查資料彙編》)近年出版的《中國近代史知識手冊》(中華書局版),《中國近代史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版)和田原的《洪秀全傳》均從此說。
  
  馮雲山死事,距今不過130餘年,卻有各種說法,最後的定論,還有待繼續深入的考察和確證。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