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天安門廣場是什麼樣子?

  1949年1月30日,北平和平解放,沈勃被任命為第七區區長。當時的北京城按數字編號被劃分為十五個區,沈勃管轄的第七區面積不大。它的範圍東起東單和崇文門,西至西單和宣武門,南抵正陽門城牆,北達長安街,正中是天安門廣場。這是從1949年飛越開國大典上空的飛機上拍攝的慶典畫面,我們定格了這樣一張照片:發現那時的天安門廣場還保留著皇城特有的凸字型的格局。


 

  
  清朝時期的天安門城樓前東西兩翼各有一道三座門,東為長安左門,是古時“金榜題名”揭榜的地方;西為長安右門,是朝廷集中審判犯人的“秋審”場所;南邊在今天毛主席紀念堂的位置,有一座大清門。在這四座門之間,紅牆連接,圍成一個封閉的廣場,這就是保持了幾百年的舊天安門廣場。1954年,北京市首都規劃委員會提出了天安門廣場改造的初步規劃,這個規劃是在廣場東西兩側各安排三個大型的公共建築。設計師們對廣場佈局和建築形式做了各種探討,先後做出了十多個方案。


 

  
  在此後四年的時間裡,北京的城市規劃方案一直處於調整之中,天安門廣場陸續拆除了部分紅牆和宮門,並在金水河畔建起了觀禮台,但是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1958年的夏天,涼爽的北戴河也多了許多避暑的人,中共中央按慣例在這裡召開了北戴河會議。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一個將徹底改變北京城舊貌的重大決定產生了。1958年9月8日,在中央電影院,北京市副市長萬里向人們傳達了中央的決定: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十週年,將在北京興建一批包括民族文化宮、北京火車站、軍事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萬人大會堂在內的標誌性新建築,統稱為國慶工程,同時改建天安門廣場。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