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當年甲午戰爭中國半點兒贏的機會都沒有?

中日甲午戰爭,想必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道說道。

一直以來,後人始終認為,當時的中國海軍與日本海軍的實力不相上下,而導致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的原因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例如慈禧挪用海軍軍費、慈禧奢侈無度大辦生日,才使得日本後來居上,造成甲午戰爭的悲劇。

但今天小編想說的是,別再找什麼借口,甲午戰爭對於當時清朝來說根本就是一場玩笑,因為當時的中國連半點兒贏的機會都沒有!

先說海軍的意識方面:

清政府:

從自幕府時代,日本便開始致力於購置和仿造軍艦,足足比中國早了近二十年。按道理來講,中國在之前經歷了鴉片戰爭的失敗之後,本應該痛定思痛,意識到軍事的重要性,但是當時除了林則徐等人曾向法美等國購得三四艘洋船外,此後三十年,清政府完全就沒想過要建立海軍。一直到1874年的日軍侵犯台灣之後,朝野上下受到日本刺激,建立海軍才真正被提上議程。

然而,自鴉片戰爭後至日本侵台這30年多年時間裡,清政府雖有向國外購買戰艦的意向,但都未成功,最終只購進了十三四艘用於聽差、軍報、巡海、捕盜的非戰鬥性木質汽輪,皆非戰船。

揭秘:當年甲午戰爭中國半點兒贏的機會都沒有?

日本:

而日本則不然,從1853年美國派裴理率艦打開日本門戶之日起,幕府便立即命令模仿西洋炮術鑄造鐵炮,1853年又解除大船禁造令,設置浦賀造船所,仿造西洋輪船。

在仿造洋船的同時,幕府及諸藩也積極地向西方國家購買了多艘新艦。計至幕末時期,幕府已擁有美英等國所制之戰船9艘,其他類船隻25艘、諸藩向英法等國所購船隻77艘,合起來計有百餘艘之多,此外還有國內仿製的25艘。

也就是說,明治維新還沒開始,中國的海軍發展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之後中國在海軍發展上便是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

再說海軍的製造方面:

日本:

在造船方面,日本的第一座近代造船所早在1853年11月就於浦賀設立了,該所製造了日本第一艘西洋式艦船,並於1854年下水。1854年日本人從俄國人那裡學到了歐洲造船技術。1863年幕府又向荷蘭採購造船機器,建設長崎軍艦所,專造小型汽船。1865年慕府又與法國合作,在橫濱設一制鐵所,使橫濱日後成為日本海軍著名的軍港。

清政府:

相比之下,中國真是相差甚遠,直到1862年,清政府才由曾國藩在安慶設立了軍械所,1865年9月方於上海設立江南製造局,1866年10月在福州設立馬尾造船廠,中國自行生產的第一艘大型機器輪船「恬吉」號直至1868年始由江南製造局建成。也就是說,中國建第一個造船廠比日本晚了9年,而自己造出第一艘機器輪船更是比日本晚了14年之久,當時的北洋海軍還使用的是落後的黑火藥,與日本的下瀨炸藥相比,完全是劃時代的差距。

最後再說說剩下的半點兒贏的機會:

海軍建設除了軍艦和彈藥外,還必須有齊備的配套設施,特別是修理廠。1855年10月,日本幕府為了修理洋船,在長崎設立一座修船所,全部計畫及建造皆出於荷蘭人之手,機器也由荷蘭所購買,該廠於1861年竣工。而中國同樣的修船所直到30年後的1890年11月才在旅順建成。

最要命的是,由於當時沒有一個瞭解海軍艦艇的發展情況,以致於清政府在向國外購買軍艦時,屢屢被忽悠,花了大價錢,但買回的卻是大堆大堆的垃圾。

揭秘:當年甲午戰爭中國半點兒贏的機會都沒有?

這樣也就罷了,也算是有了設備,但是後勤保障又出現了問題。當時的北洋海軍後勤保障實在很差,維修不及時、缺少彈藥、彈藥質量低等都是致命的問題。

那人咱清政府總歸是人多吧?甲午海戰中,許多中方將領、士兵戰死,後世多慷慨賦予其「民族英雄」的璀璨光環。但其實在,這些戰死的士兵們大部分都不是合格的海軍,可以說算是白白犧牲。當時海軍中的許多士兵都是好食鴉片的癮君子,這也使得整個北洋海軍都成為了吞雲吐霧的吸毒場所。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李鴻章不得不提拔對海軍完全不瞭解的丁汝昌為北洋海軍統領。據說,丁汝昌在戰敗之後自殺,就是吞了隨身攜帶的鴉片而死的。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