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施琅奉命率水師2萬餘人,戰船200餘號,自銅山(今福建東山)出發,進擊台、澎,經過幾天奮戰,大敗澎湖守軍。鄭軍主力悉數被殲,守將劉國軒潛逃台灣。施琅佔據澎湖後,對鄭軍實行招撫。鄭克見大勢已去,遂同意歸附清廷,實行和平統一。
康熙對施琅的以戰逼和給予大力支持,當他接到施琅克澎湖的捷報之後,立即下詔鄭軍:「爾等從前抗違之罪,盡行赦免。仍從優敘錄,加恩安插,務令得所。」對鄭軍是否就撫,康熙也曉以大義:「倘仍懷疑畏,猶豫遷延,大兵一至,難免鋒鏑之危,傾滅身家,噬臍莫及。
爾等其審圖順逆,善計保全,以副朕宥罪施仁至意。」康熙的態度和施琅的以戰帶和策略完全一致,這就順利地使台鄭集團放心歸附。台灣和祖國和平統一在清初是一件大事,施琅為此立了大功。康熙把台灣的歸附看成是施琅為清朝「掃數十年不庭之巨寇,擴數千里未辟之遐封。」
康熙的支持,對於施琅來說有其特殊的意義。這是因為施琅是個降將,一部分大臣對他有偏見,這增加了康熙對施琅的瞭解和任用的困難。不過,由於施琅矢志報國,循正為人,不論在提督任上還是在內大臣任內,都沒有突出劣跡,因而康熙對他並不反感,而且能夠比較客觀地去看待施琅,使施琅有機會為國家建功立業。
任施琅為內大臣貶中有褒
正當施琅雄心勃勃希望以武力征服台灣時,康熙下令召施琅入京任內大臣,並下令撒水師,不再議武力征台。這對施琅來說,地位自不如前重要了。康熙這樣做,主要是迫於形勢,而不是對施琅一意罷貶。這個形勢就是朝臣主撫派佔了上峰,以及朝臣對施琅的不信任。
當時對施琅的不利因素比較多,他不僅是明鄭的降將,而且在1664年和1665年,即康熙三年和四年,前後數次率兵征台未果,損失兵丁。加上後來又出現他有子侄在鄭軍中的事件。當時清統治集團對明鄭降將多不信任,曾下令把這些降清士兵官員遷往內地各省安插。
而對施琅當然也不可能例外。這種不信任當然也包括康熙在內,李光地向他推薦施琅為水師提督時,康熙問李光地:「汝能保其無他乎?」這是一部分朝臣的擔心,康熙當然不能不考慮到,但當李光地詳細和康熙談了施琅的優點時,康熙便決心用施琅去征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