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是因為清軍的火炮命中率低

  梁章鉅作為抗英戰爭的親自指揮者,對武器論不以為然,他認為那些恐英論是沒有理由的,沒有講到根子上,「此非探本之言也」,當然,梁章鉅這樣說也不是出於盲目自大,也是從技術角度出發進行反駁的,他認為英國炮艦之所以得逞,在於其火炮先聲奪人。

  在「炮說」一文中,梁章鉅列舉了實例,認為英國炮艦上的火炮最嚇人的是桅桿頂端的飛炮,這種火炮發射的時候「火光迸射,縱橫一二丈」,樣子挺嚇人的,廈門和寶山的失陷,就是飛炮導致的,其實,這種火炮唬人有餘,摧毀力不足,「攻敵則不足,用以驚敵則有餘」,但兩江總督牛鑒就被英軍的火炮嚇跑了,指揮官一聽到飛炮聲,一看到飛炮的氣勢,就把持不住,嚇得先跑,自然連累全軍,導致戰敗,梁章鉅認為戰敗原因,很大部分就在於指揮官被飛炮嚇壞了。

  那麼,為何清軍這邊的火炮敵不過英軍的火炮呢?梁章鉅先列舉了戰爭中火炮的損失情況,他做了一個統計,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各省的火炮約有兩千多座,不算少了,然而,在虎門、廈門、定海、鎮海、寶山、鎮江失陷後,以上各處所屬的每個省份損失火炮四百多座,其中被英國戰艦奪走一千五六百座,八成是被掠走了,其實,英國人願意擄走火炮,說明這些火炮還是管用的,那為什麼失敗呢?

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是因為清軍的火炮命中率低

  梁章鉅作了冷靜的分析:不是威力不足,而是命中率太低,他舉例說,在廈門一戰中,清軍開炮二百餘發,只有一發擊中英國軍艦,正好打在火藥艙上,「大艘轟裂沉海」,一艘大軍艦爆炸起火,接而裂開、沉沒,英軍撤退,僅僅打中一炮就能擊退敵軍,如果命中率再高一點,則戰果更為樂觀。

  他又舉例定海之戰,1841年9月26日,英軍進攻舟山群島,當時的總兵葛雲飛等主持防禦,清軍開炮數百發,只有一發命中敵艦,擊中的是火輪頭桅,導致英軍艦隻傾斜,一時撤退。一炮之威居然如此,可惜沒能連續發威,梁章鉅感歎:「數百炮僅得一炮之力。」

  因此,梁章鉅說,「但使炮發能中,則我炮亦足破夷」,他又列舉了英軍的裝備情況:「夷艘及火輪船,多不過數十,大小杉板船,亦不過數十」,艦隻不多,如果在數百炮之內,有十發命中,就可以摧毀其數十艘船隻,每條船殲敵數十人,綜合起來對於敵軍造成的損傷就很可觀了,甚至可以扭轉戰局,擊退侵略者,可惜沒有假設,梁章鉅透露說:虎門的火炮都是從國外買進來的,二百多座,規格大的達到九千斛,居然沒有擊傷敵人的一艘船隻,「何以一船未傷?」令人歎息。當然,守虎門的將士作戰都奮不顧身,不少英勇犧牲,具體戰敗因素還可以研究。

  也有人反駁梁章鉅,火炮命中率不高不是技術不行,而是陸地上的炮位比較固定,而敵人的艦隻是遊走的,很難瞄準,「以呆炮擊活船,何能必中」?

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是因為清軍的火炮命中率低

    梁章鉅也否定了這種說法,並親自考察了寶山炮台的位置,發現這裡的炮台並沒有突出水面成為敵人的活靶子,也不會陷入敵人的包圍,適合防守,而難以攻克。他和抗英將領陳化成還感歎這座炮台設計合理,「克成天險之形」,結果在寶山一戰中,英軍飛炮一響,清軍指揮官嚇破了膽子,全軍潰散,設計良好的炮台形同虛設。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清朝和英國的火炮,到底有沒有技術上的差距?這是個嚴肅的科學問題,本文不下結論,但梁章鉅作為親歷人,其經驗之言應該還是值得借鑒的。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