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傳教士湯若望被順治帝稱其為爺爺?

  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是個什麼樣的人?何以被擁有皇權的順治帝叫爺爺?他身上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事情呢?他又為清朝做出了哪些貢獻?以至於讓順治帝心甘情願的尊稱為爺爺呢?為你解析德國傳教士湯若望被順治帝稱其為爺爺的歷史記載。

  湯若望,字“道未”(出典於《孟子》的“望道而未見之”),生於 1592年(壬辰年)5月1日——1666年8月15日逝世,德國人,羅馬帝國的耶穌會傳教士,天主教耶穌會修士、神父、學者。在中國生活47年,歷經明、清兩個朝代。逝世後安葬於北京利馬竇墓左側,康熙朝封為“光祿大夫,官至一品(一級正品)。在科隆有他的故居,塑有雕像。

  湯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基督教史和中國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視的人物。他以虔誠的信仰,淵博的知識,出眾的才能,奠定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德國傳教士湯若望被順治帝稱其為爺爺?.jpg

  他繼承了利馬竇通過科學傳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曆法修訂以及火炮製造等方面多有貢獻,中國今天的農曆是湯若望在明朝前沿用的農曆基礎上加以修改而成的"現代農曆"。他還著有《主制群徵》、《主教緣起》等宗教著述。他以孜孜不倦的努力,在西學東漸之中成就了一番不可磨滅的成績。

  對於清政府來說,老湯背景特別複雜,首先他是個異教徒,清廷對基督教並不感冒,態度上敬而遠之。其次,他有嚴重的歷史問題。1630(崇禎三年),由禮部尚書徐光啟疏薦,回京供職於欽天監,譯著歷書,推步天文,製作儀器。1634(崇禎七年),協助徐光啟、李天經編成《崇禎歷書》一百三十七卷。又受明廷之命以西法督造戰炮,並口述有關大炮冶鑄、製造、保管、運輸、演放以及火藥配製、炮彈製造等原理和技術,由焦勗整理成《火攻挈要》二卷和《火攻秘要》一卷,為當時介紹西洋火槍技術的權威著作。1636(崇禎九年),湯奉旨設廠鑄炮,兩年中鑄造大炮20門。這第二點問題嚴重,曾經事敵,並且鑄大炮20門,打誰呢?當然是要用來打清人的。

  然而,當湯若望踏著明朝廢墟走進清朝大殿的時候,他卻受到了非凡的禮遇,順治帝居然放下九五之尊,稱他為老師,甚至稱他為“瑪法”滿語“祖父”之意,並且授他二品高官,並請他參政議政,甚至可以批評教育自己,逝世後追贈一品。這難道還不厲害嗎?

  一篇文章這樣說——

  年輕的順治皇帝勤奮好學,也是造就湯若望特殊地位的原因之一。順治14歲親政,在他看來,湯若望無疑是一位值得格外敬重的老人,不但“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精通歷算,身懷絕技”,而且身為一名外國傳教士卻能熟諳中國文化。對於湯若望介紹給他的西方科學和文化,順治感到非常新奇,就連湯若望的生活方式也使他好奇,為此他曾派人暗查湯若望的生活起居。

  順治尊稱湯若望為“瑪法”,即滿語中“爺爺”之意。事實上,順治和湯若望的關係,不僅是一定意義上的“祖孫”關係,更像師生關係。順治免除了湯若望進宮的所有繁縟禮節,湯若望就座時,他把自己的貂皮褥子給湯若望當坐墊,並多次將湯若望接到宮中暢談,甚至晚上入睡前也要讓湯若望陪他談話。一年之中,順治竟有24次到訪湯若望的教堂。

  順治帝對湯若望的信任、尊重和寵愛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這突出表現在對湯若望的官爵加封上。順治八年(1652),順治在一天之內加封湯若望能議大夫、太僕寺卿、太常寺卿三個官銜,使他從原來的四品晉陞為三品。順治十年(1654)三月,因湯若望完成了《大清時憲歷》,順治特賜湯若望“通玄教師”。次年三月,湯若望希望將利瑪竇墓旁的地賞予他作為將來的墓地,順治同意。順治十四年(1658)二月,順治在城中巡視路經宣武門湯若望的天主堂時,賞賜親筆所寫“通玄佳境”堂額一方和御制《天主堂碑記》一篇。次年,湯若望任職到時,吏部認為他是二品官,可考慮誥贈其兩代,湯若望認為自己已經是“二品頂帶加一級”,希望能按一品的待遇對待,贈及三代。他的這一要求獲順治恩准,但這個誥命到康熙元年(1662)才正式頒賜。“湯若望在此一誥命中獲授光祿大夫階,其曾祖篤瑑、祖父玉函以及父親利因亦因此被贈為光祿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用二品頂帶加一級,曾祖母趙氏、祖母郎氏以及母親謝氏則均獲贈為一品夫人。”這樣,湯若望成為在中國歷史上擔任官銜最高的歐洲人之一。

  湯若望和順治帝有如此密切的關係,又被加封如此高的官爵,他對順治的影響到何種程度呢?這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問題。

  由於順治帝對湯若望的信任,當時吏部等部門對於湯若望的建議一般都會採納。據《湯若望傳》的作者德國人魏特(Alfons Vath SJ)研究,湯若望曾多次寫奏疏希望給欽天監的監生們增加薪俸。1652年,湯若望奏請將監生們的薪俸從二百零八兩八錢增加到四百一十七兩六錢,提高一倍,吏部照準。1655年,他又上奏吏部,認為觀象台上只有4名觀察人員,編製太少,他希望加到16名,經過多次協商,吏部也同意了這個意見。後來他又要求給在觀象台工作的觀察人員每人加件羊皮大衣,以便晚上御寒,也得到了批准。從這些材料中,不僅能看出湯若望對下屬的體貼,也可以看出他在朝中的影響。

  湯若望和順治帝的關係十分特殊。順治結婚以前,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湯若望得知後當面批評了他。順治惱怒起來,但片刻之後,就向湯若望道歉,並希望湯若望繼續對他進諫。1655年,因京城鬧瘟疫,順治較長時間住在城外,他半夜派騎兵將湯若望從教堂接到他的住處,讓湯如實向他反映城中的各種情況,由此可見順治對湯若望的信任。

  正是由於順治的信任,湯若望敢於在順治面前直言進諫,當時在朝中敢這親說真話和對順治有如此影響力的也只有湯若望。

  1652年,一位親王戰死疆場,但他的部下卻打了勝仗,按清入關前定下的規矩,二百多名部下都將被處死。湯若望大膽上疏,希望皇帝寬恕他們。順治對這種舊規也不太滿意,有了湯若望的奏疏,他便可以放心施恩,免除這些人的死罪了。1654年,順治想歸省祭祖謁陵。當時清剛入關,全國局勢不穩,又逢災荒,顯然此時歸省不是時機。但年輕氣盛的順治執意要去,此時,又是湯若望出面加以勸阻,最終順治聽從了“湯瑪法”的意見,放棄了原定的東北之行。

  順治任性鬧得最厲害的一次是在1659年。當時鄭成功(1624—1662)反清大獲全勝,幾十尤人馬北伐,順治坐不住了,他要親自率兵往前線征討鄭成功。從大局來看,這顯然是盲動的行為,但順治性格倔強,一旦發起脾氣無人可擋。當眾臣勸他冷靜從事,萬不可冒險時,他竟拔出寶劍,劈下御座一角,聲稱如果誰再阻攔,他就將誰刺死。大臣們找來孝莊皇太后,仍然沒有效果。在這種局面下,大家想起了湯若望,認為只有他可以勸服順治。湯若望趕到宮中,苦心勸說,並說自己寧可粉身碎骨,也不願放棄職守,有所見而不言,使國家陷於危險。湯若望的赤誠打動了順治,他終於冷靜下來,宣佈不再率兵親往前線。

  湯若望對清朝的忠心,對順治的關懷,使順治深為感動。他把湯若望的奏疏編輯成冊,帶在身邊,經常閱讀。他甚至說,讀了湯若望的奏疏稟貼,自己會被感動得幾乎要流淚。

  歷史學家陳垣(1880—1971)認為,湯若望和順治帝的關係,猶如唐朝(618—907)勇於直諫的名牙魏征(580—642)和善於納諫的唐太宗(627—649在位)。湯若望對順治朝的貢獻,正如湯七十大壽時,文人龔鼎孽在賀文中所說,“睹時政之得失,必手疏以秘陳。於凡修身事天,展親篤舊,恤兵勤民,用賢納諫。下寬大之令,慎刑獄之威。磐固人心,鏃厲士氣,隨時匡建,知無不言。”

  應該說,無論是順治從統治的角度,還是湯若望從傳教的角度,他們所遵守的這種君臣關係原則,給雙方都帶來了好處。湯若望以老臣的身份參與順治朝的政治事務,對於幫助順治治理國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時,順治對湯若望的褒獎,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天主教在華的影響。

  湯若望與順治帝

  一個外國人,既是異教徒又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敵人,然而,順治如此重用他,並與他建立了最親密的君臣關係。至少能說明兩個問題,一是順治和清廷對西方文化的歡迎態度,二是湯若望對順治的選擇和負責。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