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明清之際的黃宗羲,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文人、學者、思想家。文人學者有很多,但能稱得上“偉大”的,少之又少。由於家世的關係,黃宗羲很早就開始捲入晚明殘酷的政治鬥爭之中,他是在血海深仇中成長起來的。中年時期,他又碰上了歷史上最為動盪的一次改朝換代。種種內憂外患,讓他的一生歷盡劫難,在百折不撓、顛沛坎坷之後,終於成長為一代大師。
為父殺人
黃宗羲是浙江余姚人。他的父親叫黃尊素,是晚明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曾擔任過監察御史,這是一個監督百官、控制輿論的重要官職。在黃尊素為官的時候,朝政被以太監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所控制,黃尊素則屬於與閹黨對立的東林黨。他很有智謀,是東林黨中具備政治智慧的佼佼者,在東林黨和閹黨的鬥爭中,往往出謀劃策,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因此被閹黨記恨在心。1626年年初,黃尊素被誣告貪污,抓捕至京師,隨後被拷打至死,年僅43歲。死後5天,他的屍體才被人從監獄中挪出,當時全身已經腐爛,以至於無法辨認,極其淒慘。
當時,17歲的黃宗羲一直在獄外等候。作為長子,他陪著父親從家鄉一路到京師。父親的被殺,使得少年黃宗羲痛不欲生。他第一次認識到了政治的無恥與黑暗,內心充滿了憤怒,一心想報仇雪恨。兩年後,新登基的崇禎皇帝清除了魏忠賢等閹黨,開始為被害的東林黨平反。黃宗羲聞訊後,立刻進京訟冤。血氣方剛的他在袖子裡藏著一根鐵錐,看見仇人,便撲上去將他刺得遍體流血,以發洩自己的怨恨。報仇之後,又“狂哭”。當時,仇恨使他整個人陷入了一種瘋癲的狀態。崇禎皇帝聽到這件事情之後,感慨地說黃宗羲是“忠臣孤子”,特意下旨追封黃尊素為太僕寺卿。
抗清歲月
在為父親報仇雪恨之後,黃宗羲曾參加過科舉考試,可惜沒考中。不過,作為忠臣之後,他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很多名士也樂意提攜他。黃宗羲先是加入晚明最大的政治社團復社,又遵照父親的遺命,拜大儒劉宗周為師。年輕的黃宗羲在讀書之餘,不斷結交各地讀書人,擴大自己的影響。1636年,黃宗羲參加了復社與閹黨餘孽阮大鋮之間的鬥爭。當然,這時候的黃宗羲資歷比較淺,基本上都是跟在別人後面行動。
1644年,明朝滅亡,清軍入主中原。對於35歲的黃宗羲來說,選擇很簡單——父親黃尊素是大忠臣,作為忠臣之後,他義無反顧地和老師劉宗週一起加入在南京成立的南明朝廷。然而,掌握南明朝廷權力的是阮大鋮,他在殺死了一些忠臣良將之後,又將屠刀伸向了黃宗羲。幸虧得到朋友的幫助,黃宗羲才得以逃離南京。
時局一天比一天動盪,江南的城市隨著清軍的入侵,一個個淪陷。彷徨的黃宗羲去紹興探望被排擠出南明朝廷的老師劉宗周,看到的卻是已經絕食20多天的消瘦老人。原來劉宗周眼見大明江山不保,而自己在朝廷中不能有所作為,最終選擇了絕食殉國。黃宗羲看著老師,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卻不敢放聲大哭驚擾虛弱的老師。劉宗周當時已經不能說話,只對著黃宗羲點了點頭。黃宗羲離開後沒多久,劉宗周就過世了。對於黃宗羲而言,他生命中最為尊敬的父親和老師,為了國家和江山社稷,都心甘情願地付出了生命。他們成了黃宗羲心中的榜樣和力量。
從老師家出來,黃宗羲馬上回到家鄉,和兩個弟弟一起率領數百壯士,組成一支人稱“世忠營”的隊伍。當時明朝宗室魯王在紹興建立了小朝廷,黃宗羲前往投奔,積極抗清。在參加了數次戰役之後,黃宗羲率領3000軍士進行西征,不料清軍開始大規模進攻紹興,魯王出海逃竄。黃宗羲只好且戰且退,率領部隊逃到山中休整。安營紮寨之後,黃宗羲又親自下山尋找魯王的消息,臨行前反覆叮囑手下大將不得騷擾山裡的百姓。沒想到黃宗羲走後,手下人卻大肆搶糧,引起民變。山寨被山民半夜焚燬,導致全軍覆滅。這給黃宗羲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4年後,黃宗羲終於在一個孤島上找到了魯王。大臣們每天生活和辦公,都在小船之上,十分淒涼,據黃宗羲後來回憶,“落日狂濤,君臣相對”,然而為了抗清的理想,他甘之如飴,陪伴魯王流亡在島上。那年冬天,黃宗羲還冒著生命危險,渡海東赴日本長崎,乞求日本方面出兵幫助魯王抗清。這當然是沒有任何結果的。
從日本黯然返回中國之後,黃宗羲剃髮歸順清朝,再也沒有公開參加抗清的戰役。他在日本到底碰上了什麼事情,現在已經無法得知。從此之後,黃宗羲只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悄悄地營救抗清志士,也曾與錢謙益一起暗中策劃軍事活動。1659年,鄭成功率領23萬聯軍、8000艘戰船,沿著長江北上,可惜功虧一簣,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最終仍以失敗告終。這一年,黃宗羲50歲了,他覺得自己老了,再也沒有精力抗清,決心隱居,為明朝痛定思痛,反思為何亡國亡天下等問題。他在著名的《明夷待訪錄》一書中激烈地批評了君主專制制度,反映了他在思想上取得的高度。
反目成仇
然而黃宗羲突然決定當一個遺民,卻引起了很多人的不理解。當時有不少人是因為受到黃宗羲的影響,才參加抗清,不料黃宗羲自己卻率先放棄抗清。由此也造成了兄弟、朋友之間的反目成仇。
好友呂留良也與黃宗羲絕交了。呂留良曾是一位很有前途的年輕人,因為受到黃宗羲的影響而放棄了清廷的科舉。正當呂留良想在反清事業中大展拳腳的時候,黃宗羲卻開始教育子弟參加科舉。他因此大罵黃宗羲,兩人最終分道揚鑣。
在黃宗羲與呂留良產生矛盾的過程中,黃宗炎大肆推崇呂留良的氣節,表達對哥哥的不滿。這些事情,無疑讓黃宗羲非常痛苦。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不但得不到朋友的理解,甚至連手足兄弟也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然而,這是一條自己選擇的道路,儘管這是艱難的選擇,也得繼續走下去。
喪事奇特
黃宗羲死於1695年,但早在1687年,他就開始安排自己的後事。他對後事的安排還引來了一場軒然大波。
黃宗羲一生抗清,晚年從事學術文化活動,不被人理解,所以內心十分痛苦。這種痛苦反覆折磨著他,使得他對自己的葬禮產生了一種新的想法。
人去世之後,一般都會穿上壽衣,放到木製棺材裡下葬。黃宗羲卻希望自己死後將頭髮散開,蓋上一條單被,放在一個石頭棺材裡裸葬。清朝入關後,老百姓都要扎辮子。散發表示不願意再扎辮子,不再當清朝的老百姓。這是當時很多遺民的做法,倒也不稀奇。但屍體不穿壽衣,放在石棺裡很容易因蟲蟻啃噬而迅速腐爛,這種下葬的方法就大大違背了當時的風俗。黃宗羲的兒子黃百家非常為難,於是就請自己的族叔前去和黃宗羲商量,看能不能讓他改變主意。結果黃宗羲非常不高興,特意寫了一篇名為《葬制或問》的文章批評兒子,說對於父親的遺囑,兒子都要遵守,否則,“則平日之為逆子無疑矣”。而且,作為兒子,不能陽奉陰違,一邊答應父親,另一邊卻希望父親去世後仍按照普通的葬法來安葬。這讓黃百家感到非常委屈。
那麼,黃宗羲為什麼如此激烈地堅持自己的想法呢?當時就有很多人猜想,說黃宗羲一定有“心事”,也有人說這是黃宗羲“洒然超俗”的表現。
雍正時期,有個人寫了一篇《黃梨洲先生裸葬說》的文章,說黃宗羲之所以裸葬,是因為他的父親黃尊素被害後全身腐爛,黃宗羲對此耿耿於懷,所以希望自己死後也爛掉,才敢去九泉之下見父親。這當然是胡說八道。
其實,黃宗羲之所以如此,是為了求得死後屍骨速朽。在黃宗羲心中,他的一生是失敗的:在父親被殺害的時候,他沒能陪伴父親一起對抗;在老師劉宗周絕食身亡的時候,他為了抗清匆匆離去;當朋友們在抗清的戰役中殉國時,他依然苟活了下來。他雖然戰鬥過、抗爭過,卻沒有死在沙場,而是活到80多歲的高齡。他晚年的事業也不為世人理解,有何面目到地底下去見父親、老師和朋友?亡國之恨,一直纏繞在他的心頭,所以他要散發,不再綁辮子;所以他要裸葬,而不穿滿族的異族壽衣;所以他要躺在石棺裡,期待迅速腐爛。
在性格上,黃宗羲是一個比較激烈的人。他做事情往往急躁、愛較真兒。他之所以不被好友、親人理解,很多事情不能處理得圓滿,都和他的性格有關。
黃宗羲更是一個立身嚴謹的人,他不像其他的文人學者,有很多風流韻事讓別人評說。他的一生,忙忙碌碌,似乎永遠在和黑暗的現實做不屈不撓的鬥爭。幾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仔細品味黃宗羲的一生時,我們必須要承認,他的思想、情感與痛苦,永遠是我們的文化財富。
【黃宗羲故事兩則】
登天一閣
明朝人范欽晚年用盡心力,建了一座藏書樓,內有書籍7萬餘卷,名之為“天一閣”。
為防止藏書失散,范欽讓整個家族看守,並訂立了嚴格的族規:閣門和書櫥鑰匙由各房分別掌管,聚齊了鑰匙,才能登閣;女子不能登閣;外姓人不能登閣。子孫們世代遵守。
1673年,黃宗羲向范欽的四世孫范光燮提出想拜訪天一閣。范光燮欽佩其才學,挨個說服各房同意黃宗羲的請求。最終,黃宗羲成為登上天一閣的第一個外姓人。
晚年詐死
康熙皇帝素聞黃宗羲之名,多次召他當官,都被回絕。為表心志,黃宗羲乾脆在父親的墓邊自建墓穴,決心以死抗旨。
不久,康熙果然又召黃宗羲主持纂修明史。欽差鳴鑼開道到了黃家,卻只見黃宗羲的兒子黃百家披麻戴孝出來迎接,對欽差道:“家父前日已辭世。”欽差無法,只得回京復旨。
待欽差走後,黃宗羲便從墓穴中出來,專心著書立說,一直活到86歲。
( 按:本文摘自《環球人物》2011年第32期,作者來自社科院文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