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北洋水師經費被裁撤:罪魁禍首竟是翁同龢?

  晚晴名臣翁同龢是光緒皇帝的老師,一度遊走於最高決策圈,康有為被重任,便是他推薦的結果,因此在相當一段時期內,翁同龢被人們誤認為是「維新派」,而他後來被罷黜,亦被誤讀成「後黨」迫害的結果。

  但事實上,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頗為複雜,他能總攬大權,並非因政績過人,而是靠其帝王師的身份,光緒皇帝的信任是他唯一的資源,因此翁同龢有極強的爭寵意識,在具體問題上,經常窺伺上意,見風使舵,立場極為飄忽。

  在戊戌變法前,翁同龢的地位已經不穩,因他在甲午戰爭中是堅決的「主戰派」,結果清軍慘敗,「洋務運動」多年成果虛擲,清帝國陷入空前的危機中。翁同龢主戰,並不建立在對事實瞭解的基礎上,而是他看出光緒想借此戰擴張自己的權力,故主動奉迎君意。此外,翁同龢別有私心,刻意借此營造自己忠君、堅韌、不妥協的歷史形象。

  甲午敗後,翁同龢千方百計逃避責任,將失敗的原因推到李鴻章的頭上,認為李接戰不力,甚至提議將其斬首,此外還稱慈禧太后修頤和園挪用了海軍軍費,其實北洋水師多年未添寸艦,完全是翁同龢等人裁撤相關經費的結果,卻把污水潑到慈禧的頭上,因此為「後黨」深恨。

解密北洋水師經費被裁撤:罪魁禍首竟是翁同龢?

  但罷免翁同龢,最終還是光緒的決定,一是此時光緒與康有為接觸甚密,翁同龢為了爭寵,向光緒進讒言,作為康有為的推薦者,此舉實不高明,給光緒留下出爾反爾的印象;二是翁同龢以帝師自居,對光緒言語失禮,據時人記載稱,一次與光緒爭執,翁同龢竟持硯投光緒,雖未擊中,但墨汁濺在光緒衣服上,此說雖屬孤證,但翁的跋扈應屬公開的秘密。

  那麼,翁同龢為何脾氣這麼大?以往多從其性格方面加以解讀,但從其日記看,可能也有疾病原因。

  翁同龢一生多病,18歲便患嚴重足疾,「肝疾」更是折磨了他大半生,甚至徹夜刺痛,寢食難安,雖經多方治療,卻未有明顯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父親翁心存也患「肝疾」,表現為耳鳴頭眩,而翁同龢晚年也曾嚴重耳鳴。可見,翁家父子都有嚴重的高血壓病,且翁同龢出生時,翁心存已40多歲,且翁同龢幼年時母乳不足,代以米湯,原本就有高血壓家族病史,再加上先天不足,翁同龢的健康狀況可想而知。

  官場壓力比較大,翁同龢又有高血壓,加上醫治無方,常服用人參等補藥,且翁同龢應酬多,曾因吃得過飽與過量飲酒而加重病情,這些因素疊加起來,所以翁同龢特別愛生氣,在他的日記中,有不少和侍妾、僕人發火的記載。

  翁同龢對自己的問題看得也很清楚,所以經常去寺廟散心,總提醒自己要「靜坐」,可到了關鍵時,還是克制不住情緒,最終不得不出局

  晚晴名臣翁同龢是光緒皇帝的老師,一度遊走於最高決策圈,康有為被重任,便是他推薦的結果,因此在相當一段時期內,翁同龢被人們誤認為是「維新派」,而他後來被罷黜,亦被誤讀成「後黨」迫害的結果。

  但事實上,翁同龢的政治面相頗為複雜,他能總攬大權,並非因政績過人,而是靠其帝王師的身份,光緒皇帝的信任是他唯一的資源,因此翁同龢有極強的爭寵意識,在具體問題上,經常窺伺上意,見風使舵,立場極為飄忽。

  在戊戌變法前,翁同龢的地位已經不穩,因他在甲午戰爭中是堅決的「主戰派」,結果清軍慘敗,「洋務運動」多年成果虛擲,清帝國陷入空前的危機中。翁同龢主戰,並不建立在對事實瞭解的基礎上,而是他看出光緒想借此戰擴張自己的權力,故主動奉迎君意。此外,翁同龢別有私心,刻意借此營造自己忠君、堅韌、不妥協的歷史形象。

  甲午敗後,翁同龢千方百計逃避責任,將失敗的原因推到李鴻章的頭上,認為李接戰不力,甚至提議將其斬首,此外還稱慈禧太后修頤和園挪用了海軍軍費,其實北洋水師多年未添寸艦,完全是翁同龢等人裁撤相關經費的結果,卻把污水潑到慈禧的頭上,因此為「後黨」深恨。

解密北洋水師經費被裁撤:罪魁禍首竟是翁同龢?

  但罷免翁同龢,最終還是光緒的決定,一是此時光緒與康有為接觸甚密,翁同龢為了爭寵,向光緒進讒言,作為康有為的推薦者,此舉實不高明,給光緒留下出爾反爾的印象;二是翁同龢以帝師自居,對光緒言語失禮,據時人記載稱,一次與光緒爭執,翁同龢竟持硯投光緒,雖未擊中,但墨汁濺在光緒衣服上,此說雖屬孤證,但翁的跋扈應屬公開的秘密。

  那麼,翁同龢為何脾氣這麼大?以往多從其性格方面加以解讀,但從其日記看,可能也有疾病原因。

  翁同龢一生多病,18歲便患嚴重足疾,「肝疾」更是折磨了他大半生,甚至徹夜刺痛,寢食難安,雖經多方治療,卻未有明顯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父親翁心存也患「肝疾」,表現為耳鳴頭眩,而翁同龢晚年也曾嚴重耳鳴。可見,翁家父子都有嚴重的高血壓病,且翁同龢出生時,翁心存已40多歲,且翁同龢幼年時母乳不足,代以米湯,原本就有高血壓家族病史,再加上先天不足,翁同龢的健康狀況可想而知。

  官場壓力比較大,翁同龢又有高血壓,加上醫治無方,常服用人參等補藥,且翁同龢應酬多,曾因吃得過飽與過量飲酒而加重病情,這些因素疊加起來,所以翁同龢特別愛生氣,在他的日記中,有不少和侍妾、僕人發火的記載。

  翁同龢對自己的問題看得也很清楚,所以經常去寺廟散心,總提醒自己要「靜坐」,可到了關鍵時,還是克制不住情緒,最終不得不出局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