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史風雲 | 陽光歷史

 



張自忠:二戰時期反法西斯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

 張自忠:二戰時期反法西斯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
  導讀:張自忠(1891.8.11-1940.5.16),字藎忱,漢族,山東臨清唐園村人。中華民國陸軍中將加上將軍銜,犧牲後追授為陸軍二級上將軍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  1912年張自忠考入天津政法學堂。1914投軍奉天新民屯車震團。1917年入馮玉祥西北軍,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兼西北軍官學校校長等職。1930年中原大戰後,西北軍宋哲元部被...



國際社會支持中國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管轄權立場

 國際社會支持中國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管轄權立場
  導讀:新華網北京12月7日電 中國政府7日發表關於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重申中國不接受、不參與該仲裁的嚴正立場,並從法律角度全面闡述中國關於仲裁庭沒有管轄權的立場和理據。國際社會對此予以高度關注,支持中國主張通過磋商和談判解決南海爭端的立場。  高棉國會外事委員會主席強馮表示,他堅定支持中國政府以雙邊與和平的原則處理海上爭端問題。中國和菲律賓通過直接對話協...



東莞抗戰老兵袁方:東江縱隊機槍手 手握最好機槍

 東莞抗戰老兵袁方:東江縱隊機槍手 手握最好機槍
  年近九旬的老人袁方,雖然聽力嚴重下降,記憶力也被疾病奪去一大半,但是他仍然記得自己曾參軍抗日,還做過讓人羨慕的東江縱隊機槍手。   現在,袁方已經很難回憶出一場完整的戰鬥,但他還是找到了自己寄托青春的方式——作畫。無論是畫布,印章,還是瓷片,袁方都能拿來作畫,在勾勒曾經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面孔時,他就能想起自己是一名老兵。   東江縱隊機槍手   「參軍那天,是大年初三。」...



1860年被攻陷後的大沽炮台:清軍官兵屍橫滿地

 1860年被攻陷後的大沽炮台:清軍官兵屍橫滿地
  靜默的壕溝、殘缺的炮台、死亡清軍士兵的屍體……在今人看來,這些照片似乎並沒有反映戰爭的「現場實況」,而是記錄了戰鬥後戰場的慘狀。對此,王溪解釋說:「當時濕板法拍攝技術拍攝時感光度低,需要火棉膠、浸銀、暗房和帳篷,拍攝顯影定影,曝光時間都有限制,不太可能拍攝戰鬥中的場景。」即便沒有留住硝煙四起、喊殺聲震天的戰鬥場景,作為記錄鴉片戰爭的重要視覺資料,這些照片彷彿被賦予讓時間停...



聯合國軍將軍們的震撼語錄:除了投降我別無選擇

 聯合國軍將軍們的震撼語錄:除了投降我別無選擇
  「聯合國軍」第一任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壓撒元帥:  他們是很危險的敵人。  沃克曾報告,中國軍隊常常避開大路,利用山嶺、丘陵作為接近路。他們總是插入我縱深發起攻擊。其步兵手中的武器運用得比我們充分。敵軍慣於在夜間運動和作戰。  「聯合國軍」第二任總司令馬修·邦克·李奇微將軍:  中國人是堅強而凶狠的鬥士:他們常常不顧傷亡地發起攻擊。他們又是文明的敵人:「有一次,中國人甚至將...



抗戰軼事:侵華日軍小軍官如何成為朝鮮將軍?

 抗戰軼事:侵華日軍小軍官如何成為朝鮮將軍?
  1944年11月,山東抗日根據地八路軍濱海軍區發動了莒城戰鬥,獲得重大勝利,不僅繳獲了武器彈藥,還抓獲了日軍俘虜,其中一名個子不高,白白淨淨的17歲的日本小軍官特別引人注意。被俘時,這名日本小軍官用手緊緊護著一架照相機。大家都非常好奇,納悶這個日本小軍官槍都丟了,還拿著照相機幹什麼呢?   在審訊中才知道,這名被俘的日軍小軍官並不是日本人,而是朝鮮人。他幼年時被送到日本去學習,...



甲午平壤之戰:左寶貴血染疆場 葉志超貪生怕死

 甲午平壤之戰:左寶貴血染疆場 葉志超貪生怕死
  1894年的9月15日,這天凌晨日軍大舉進攻平壤,為打開平壤城的缺口日軍集中兵力攻向城北的制高點,負責守衛城北的清軍將領左寶貴深知北城制高點一旦失陷整個平壤城就將暴露在日軍的炮火之下,再無險可守。為激勵將士,他穿上自己之前因為戰功被朝廷賞賜的黃馬褂,登上城北城樓親自點燃大炮,和守城將士一起奮力抵抗日軍。  只可惜身穿黃馬褂站在城樓上的左寶貴太過顯眼,很快就成了日軍炮火攻擊的目標...



抗戰的另一面:從日方史料中其在中國陣亡人數

 抗戰的另一面:從日方史料中其在中國陣亡人數
  在各種資料中,中國抗日戰爭,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一直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團。   按照美國學者根據日本戰中統計計算,在大陸被擊斃的日軍,共計四十四萬餘。一位研究抗戰歷史的專家張忠義先生,旁徵博引日軍史料,也得出一個接近的數字 – 四十五萬五千人。國民黨軍參謀總長何應欽在《八年抗戰》中公佈的數字則為四十八萬,而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則採用建國後綜合統計後的數字 – 五十五萬。當然...



福建抗倭的經典一戰:松溪一個挑夫救了整個城市

 福建抗倭的經典一戰:松溪一個挑夫救了整個城市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冬,一股上千人的倭寇自閩東殺向閩北,一路洗劫了壽寧、政和兩縣,於十二月初逼臨松溪縣。  見倭寇勢大,縣令王賓首先寫信求和,稱願意納糧米銀兩,請求退兵——這是地方官的無奈,沒有官軍保護,只有幾十個衙役的小小縣令有什麼辦法保境安民?很快倭寇的回信來了:限令在一周內,獻白銀萬兩、駿馬兩百匹,如有延誤破城屠民!  這下王縣令傻眼了:松溪縣是個全縣人口不超過3萬...



三國孫劉聯合抗曹大敗曹軍會引發什麼樣的問題?

 三國孫劉聯合抗曹大敗曹軍會引發什麼樣的問題?
  說曹操命不該絕,完全站在無形無跡的立場來看。若是採取有形有跡的觀點,那就是這個時候,還不能讓曹操死掉。因為在這種曹軍慘敗,孫吳得意洋洋的關鍵時刻,讓曹操就這樣死在關羽手中。曹操的部屬一定把矛頭對準劉備,說不定和孫權聯合起來,劉備就完了。 站在劉備的立場,絕對不能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殺死曹操。孔明故意不派趙雲或張飛去守華容道,便是落在這兩位大將手中,曹操非死不可,那就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