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道衍和尚的確是一個不同凡響的人物。他不是別人,他正是後來跟劉伯溫齊名、被傳說得神乎其神的明初兩大謀士之一的姚廣孝。就是他幫助朱棣奪取了皇位,成為朱棣奪位的第一功臣。 朱棣不甘心在北平做燕王,和幾個兄弟覬覦著皇儲的位置。正在這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讓他遇上一個人,更激發了他奪嫡之心。那麼究竟是什麼大事呢?又是哪位貴人助他一臂之力呢? 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82年,農...
什麼是丹書鐵券?揭開古代「丹書鐵券」的真相
丹書鐵券和免死金牌指的是同一樣東西,也被稱為丹書鐵契或金書鐵券等。最早的時候,牌文是用紅色筆墨寫在鐵製的牌子上,因此得名丹書鐵券。唐朝時改為在鐵製的牌子上鑿刻字跡,然後嵌入黃金,所以也被稱為金書鐵券。免死金牌則是民間的叫法。丹書鐵券的功用極大,它由皇帝頒發給親信大臣,通常情況下都是頒給一些開國元勳,或是一些開創盛世的能臣,意思就是說如果此人或他的子孫犯了罪,可以免死甚至...
軍統特務戴笠的神秘養女從何而來? 戴笠養女是誰
陰險殘暴的國民黨軍統特務頭子戴笠,卻有一個令他疼愛有加的女兒淑子。但淑子並非他的親生骨肉,可她為什麼能夠得到戴笠的寵愛呢?以貪淫好色出名的戴笠,與多名日本女間諜有曖昧關係,其中之一即為工籐由紀子。戴笠對她情迷意亂,孰料紀子卻神秘地死去,留下一女,就是淑子。戴笠視淑子為己出,是否因為心中難忘異國女諜?戴笠死後,淑子的下落鮮為人知…… 近年來,台灣和香港的報刊上幾次出現戴笠摟著被稱作他...
宋朝時期上青樓吃花酒得花多少錢?宋朝的娛樂業
關於吃花酒的開銷,明清文獻與小說中頗多記載,而宋代卻鮮有文字實錄,但事實上,宋代城市的繁華並不在明清之下,宋代吃花酒的排場與開銷絲毫不遜色於明清的青樓楚館,這一點可以從宋人周密《武林舊事》中的記載獲得佐證。自然,美酒佳人從來是一對孿生姊妹,缺一不可。一個生活放縱的人,他的生活中離不開醇酒與美女,宋代發達的城市經濟,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就在於歌樓酒肆茶坊林立,它們代表著12-13...
揭秘:誰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敢奴役皇帝的美艷少婦
「六朝金粉」、「金陵粉黛」,可見當年的金陵古城的聲色犬馬、紙醉金迷。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歷史上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連續定都於此,統稱六朝。於是,六朝金粉名揚天下,而潘玉兒無疑是六朝金粉中最為出色的一個。 潘玉兒,原來姓俞,父親俞寶慶是一個小商販,因識字不多,便給女兒起了一個非常俗氣的名字,叫做妮子。然而,這俞妮子名字雖俗,但長相卻不俗。十四五歲的時候,便...
唐王朝的奇跡上位:根源在於隋朝自己編造的謠言
對於初唐的分界,其實是有很多爭論的。好在我這不是在編如司馬光般的編年史,而是手法鬆散的野史亂彈,專找正史沒有大張旗鼓記載的趣事來開刀,也就是俗話所說的「專找軟柿子來捏」,武術都是專找軟肋來攻擊的,天機不可洩露。
最記得的是小時候讀過的一首十分有趣的小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此詩通俗易懂,明白如話,卻又引起共鳴,據說這就是詩歌的最高境界,一如李...
張學良憶年少荒唐事:曾與溥儀的弟妹偷過情!
她是滿人。她父親當過清朝駐西藏大臣。她幾乎成了溥儀的人,可是景妃說這個人不能當妃子,因為她的性情很淫蕩,最後就沒有選上……第二天到他們家裡去時,一下子把我驚呆了。這位溥二奶奶拿出這麼厚的一本粘好了的新聞剪報,都是近幾年來報紙上有關我的消息的剪貼,這就證明她早就對我有心嘛,就這麼著,我就跟她偷了,以後差一點娶了她。 張學良:我年輕時非常荒唐 一次,記者讓張學良回憶一下他...
揭秘:「孟姜女哭長城」是世人栽贓秦始皇?
由於兩漢對秦已下惡評,隨著時代的發展,秦的罵名便滾滾而來。發展至唐宋,就有了孟姜女對始皇暴政的血淚控訴。這個故事說始皇時,有一個叫范杞梁(或寫作范喜良)的人,結婚剛三天就被征發到北方去修長城。他的妻子孟姜女因對他思念不已,遂跋山涉水,前往修長城的地方尋找他。然而當她歷盡艱辛終於來到長城時,卻得知范杞梁早已去世。悲痛之下,一連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感天動地,以至於長城為之崩塌...
古代歷史上各朝的國書中的元首都是如何稱呼?
南北朝時,中國處於兩大政權分裂對峙的狀態,雙方私下雖然相互以索虜和島夷譏稱對方,或貶斥對方是偽政權;然而,當南北通和,遣使交聘往來時,彼此的國交關係卻是對等的。南朝與北朝在外交上相互承認為匹敵之國,在接待交聘使節的規格上,比其它的藩國使者來得高,國書的稱謂上也是遵循敵國之禮,兩國國君是處於對等的地位。傳世的北魏太武帝《與宋主書》因頗有刪節,已看不到書首的稱謂語及書末的署名...
揭秘:劉邦曾用四萬斤黃金成功離間項羽范增
1999年,陝西省西安市北郊譚家鄉出土了219枚金光燦燦的金餅。每枚重量227.6克~254.4克,約相當於漢代的一斤,總重54116.1克,是迄今為止漢代金餅數量最大的一次發現。它們的出現,印證了史書上西漢「多金」的記載。 金餅,又稱餅金,為漢代貨幣之一。黃金在春秋戰國時期便有作為貨幣和饋贈的記錄,至戰國時廣為流通,主要用於賞賜、饋贈、酌金、罰金、贖罪、買爵以及大宗交易和軍事支持等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