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古代的黃金儲備曾經很驚人
很多年以前,顧炎武在閱讀史書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漢武帝賞賜大將軍衛青,一次賞給黃金二十萬斤;王莽晚年娶皇后,用了黃金三萬斤;唐高祖李淵犒賞兒子李世民的戰功,用了黃金六千斤。可是到了北宋以後,無論宮廷開銷,還是功臣受賞,所用的黃金數量都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從幾萬斤、幾千斤減少到幾十兩甚至幾兩。這是為什麼呢?
有的朋友會說:原因很簡單,過去史書上說的黃金都不是黃金,而是黃銅,後來史書上說的黃金才是真正的黃金,一次開銷幾萬斤黃銅很正常,開銷幾萬斤黃金就不可能了。
這個解釋很主流,包括河南大學的教授王立群在百家講壇上講《史記》,都持這個觀點,結果誤導了很多人。事實上,過去史書上的黃金和黃銅是很容易區分的,如果單寫「金」或者「黃金」,則可能指黃金,也可能指黃銅;如果寫成「赤金」「兼金」,或者後面加上「鎰」這種特定的度量單位,則一定指黃金,而且還是純度很高的黃金。
那麼漢武帝賞給衛青、唐高祖賞給李世民的那些黃金,究竟是黃金還是黃銅呢?毫無疑問就是黃金。關於這一點,國內經濟史界已有共識,西方漢學家也有力證。
現在我們回到顧炎武的那個問題:為什麼越到後來,帝王們開銷的黃金越少?
正確的解釋是:黃金越來越值錢。
中國古代的黃金儲備曾經很驚人(如王莽時代,僅宮廷貯藏的黃金就在140噸以上),那時候黃金的購買力卻非常低(在漢朝,黃金一鎰,折合今天300克,才只夠買10袋小米),所以君王們才捨得拿出那麼多黃金來賞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商品交易越來越發達,作為財富象徵和支付手段的黃金顯得越來越稀缺。比如說在西漢,一斤黃金只能換三斤白銀;在魏晉,一斤黃金已能換十斤白銀;到了北宋,一斤黃金可以換十三斤白銀;而在鴉片戰爭前夕,一斤黃金已經能換三十斤白銀了(以上金銀比價均見於歷代正史的食貨志)。
為什麼黃金會越來越值錢呢?一是因為黃金的開採速度遠遠比不上白銀,二是因為國際上的金銀比價一直超過中國,所以至少從明朝開始,就有大批的洋人把白銀運到中國,再換成黃金運出去,使中國的銀價越來越低,金價越來越高。
您知道,從明朝中葉到民國前期,中國一直是一個「銀本位」的國家,白銀價格不斷走低,等於是中國的貨幣不斷貶值,所以晚清以來湧到上海、天津等通商口岸投資做生意的外國人必須想辦法讓手裡持有的中國貨幣保值。怎樣才能保值呢?最安全的辦法當然就是買成地皮或者買成房子。中國的有錢人見狀,也跟著模仿,於是上海和天津的房地產市場率先火爆起來。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在天津營業的外國銀行一般都設有信託部,該機構的主要任務就是囤地和購進房產(參見房師文《天津市地價之研究》,1934年5月油印本)。不光天津,當時整個中國銀行投資的渠道「主要就是公債與房地產」(吳承禧《中國的銀行》,商務印書館1934年版)。
既然銀價走低能帶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那麼銀價走高也能讓房地產市場冷卻下來。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靠生產與出口白銀謀利的北美白銀集團說服羅斯福政府拋售黃金、收購白銀,使國際銀價迅速上揚,中國商人以及當時統治中國部分地區的日本殖民者眼見有利可圖,就把國內的白銀賣到國外,兩年不到,銀行的白銀庫存銳減,市面上流通的白銀也減少了一大半。前面說過,當時中國是個銀本位的國家,白銀減少等於銀根緊縮,房地產商從銀行和錢莊那裡貸不出錢來,在建項目紛紛停工,爛尾樓不斷湧現。
受影響最大的是上海的房地產市場。因為上海的房價遠遠超過其他城市,絕大多數購房者都不可能做到一次付款,所以早早就流行了按揭購房。可是銀價上漲以後,銀根緊縮,銀行和錢莊成批地停業整頓,不再經營按揭業務,想買房的人只能望房興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