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上大學的花銷:北大新生報名費三塊大洋 | 陽光歷史

 

A-A+

民國上大學的花銷:北大新生報名費三塊大洋

2015年01月18日 史海秘辛 暫無評論 閱讀 84 次

  在民國上大學得花多少錢?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大學跟大學不一樣,有的大學收費高,有的大學收費低;學生跟學生也不一樣,有的學生比較浪費,有的學生比較節儉。

  咱們先來算算那些最基本的開銷。

  ■1930年北大招收一年級新生,報名費三塊大洋

  首先,在民國上大學得交報名費。大家都知道,民國沒有高考,你高中畢業了想讀大學,直接去你想要就讀的那所大學報名就行了。報名的時候,你要拿著中學的畢業證書、四寸的半身近照三四張。如果想讀的是師範大學或者教育學院,還得拿著你籍貫所在地教育局開具的介紹信。你把畢業證、照片和介紹信遞過去,人家一看手續完備而且沒有造假,就會讓你繳納報名費。要繳多少錢的報名費呢?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一般就是三五塊大洋。例如1930年北大招收一年級新生,報名費就是三塊大洋,同一年中山大學招收新生,報名費也是三塊大洋。

  交上了報名費,你會領到一張志願表,你需要填上姓名、年齡、籍貫、學歷、通訊地址和你想要報考的院系與專業。填完以後,拿到登記處登記,又可以領到一張體檢表,上面印著考生體檢的時間、地點和注意事項。過了幾天,你去體檢,通過以後,又能領到一張准考證,背面印著該所大學招考新生的日程安排、考試科目和考生須知。到了規定的入學考試時間,你來到考場,把各科試卷上的題目做完,考出好成績,再通過一場很簡短的口試,就取得了入學資格。

  也就是說,在民國考大學,是先填志願,然後再參加體檢和考試,那三五塊大洋的報名費,實際上就是體檢和買試卷的費用,假如你在體檢、筆試和口試這三個環節當中的任何一環敗北的話,人家是不會退給你報名費的。

  ■各大高校自由安排入學考試的時間,錄取機會提高

  幾塊大洋的報名費,聽起來好像可以忽略不計,其實不然。因為民國沒有全國統一的高考,各大高校自由安排入學考試的時間。

  例如1931年中央大學(今日南京大學與台灣「國立中央大學」的前身,當時的最高學府)的入學考試時間安排在7月份的6日到8日,而南開大學的入學考試時間卻安排在7月下旬(參見盧紹稷《大學投考指導》,上海勤奮書局1932年版)。民國的考生們為了提高被高校錄取的機會,往往會同時報考好幾所大學,然後挨個參加每一所大學的入學考試,這樣一來,不光報名費要交好幾份,而且還得花很多差旅費——剛在南京考完,又趕緊坐火車跑到上海參加另一所大學的入學考試,肯定得花錢買車票以及住旅館。

  ■南開和復旦每年的學費比北大、清華貴一倍

  現在假設你已經通過了某所大學的體檢和考試,被錄取了,開學那天,你帶著行李走進校門,去登記處註冊,這時候,你要繳納學費。各個高校的學費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被北洋政府時期的北京大學錄取,第一個學年要繳六十塊大洋的學費,而如果被清華大學錄取,只繳四十塊大洋就可以了。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在當時都是私立學校,沒有政府的補貼,學費很貴。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南開和復旦每年的學費都是一百塊大洋, 比北大和清華貴一倍左右,而同濟大學的學費則高達兩百塊大洋,是清華的五倍(以上學費數均見於《民國時期大學校園文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

  ■魯迅、冰心、茅盾等民國文壇大腕,出身大多非富即貴

  無論是每學年幾十塊大洋學費的公立大學,還是每學年一兩百塊大洋學費的私立大學,窮人家的孩子都是讀不起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民國時代普通百姓的收入實在是低得可憐。

  1932年燕京大學的學生在北京頤和園附近的掛甲屯做調查,發現當地居民家庭年收入不到兩百塊大洋,其中光最基本的飲食開銷就要花掉一百零五塊大洋,剩下的錢刨去看病、買估衣(不捨得買新衣服)、走親戚、隨份子,一年到頭最多只能攢下十幾塊大洋,碰上年成不好的時候還得欠債,供孩子讀中學都讀不起,何況讀大學!(參見李景漢《北平郊外之鄉村家庭》,商務印書館1933年版)。

  老捨先生筆下有位駱駝祥子,在北京城裡拉人力車,小伙子聰明能幹而且省吃儉用,掙一文攢一文,純收入比城郊的農民高得多,可是他一年到頭不休息,最多才能攢下五六十塊大洋,假如他和虎妞生下一男半女,能供得起孩子讀大學嗎?絕對不能。

  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民國文壇大腕,如魯迅、冰心、茅盾、郁達夫、錢鍾書、葉聖陶、徐志摩、臧克家等等,都讀過大學,甚至在國外留過學,細究他們的家庭出身,大多非富即貴,至少是中產之家:冰心的父親是海軍部次長,徐志摩出身海寧望族,郁達夫的哥哥是大律師兼大法官,錢鍾書的父親是教授,茅盾的父親是鄉紳,臧克家的父親是地主,魯迅小時候雖然家道中落,他母親畢竟還拿得起八塊大洋的盤纏,使他得以考入江南水師學堂,進而趕上清朝末年的留學潮,獲得公費留學日本的機會。我倒不是說這些名人之所以有所成就是因為家庭出身好,而是說在清末以及民國時代,家庭條件好的學生更有可能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1931年,蔣介石的筆桿子、國民黨機關報《中央日報》的主筆陶希聖感歎說:「從小學到大學的幾層等級,逐漸把貧苦子弟剔除下來,最貧苦的農工子弟們沒有受初等教育的機會,其中升入中學的少數青年,大抵出於中資或富裕的工商業、地主、官僚家族,大學則是所謂的上層社會,即大地主、金融資本家、工業資本階級的領域,他們的子弟是最能住進大學的。」(陶希聖《中國社會現象拾零》,新生命書局1931年版)陶希聖的描述有沒有誇張的成分?基本沒有。

  事實上,即使窮人家的孩子硬撐著上了學,最好可能還是會因為家裡接濟不上而被迫退學。1935年寒假,著名詩人臧克家收到他的一個農村學生的來信,信上說:「今年旱災、蟲災,弄得五穀不收,我家經濟破產,下學期我爸不讓我再上了,我一直哭了三天也沒法,老師,你想想這是個什麼世界啊!」(1935年2月12號《申報》副刊《自由談》,臧克家專欄《愁來碰人》)

  當然也不是說家庭條件不好就一定沒有出路。在民國,窮人家的孩子如果考大學,一般會選擇師範院校,例如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以及各省的省立師範學校,都是不收學費的,很多師範院校甚至還免費給學生提供食宿。當年毛澤東同志在長沙報考大學時,正是因為家裡不再寄錢給他,他才不得不報考了學雜費全免的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參見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中譯本,三聯書店1979年版)。

  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北京大學的女生流傳一句話:「北大老,師大窮,唯有清華可通融。」意思就是說北大的男生暮氣沉沉,北京師範大學的男生則大多沒有錢,只有清華大學的學生既有錢,又有活力,適合做男朋友。

  ■學校收費高,校園環境和教學質量也相對優越

  在民國所有高校當中,教會學校和醫科大學這兩類高校的學費是最高的,而且收費項目也很多。例如設在南京的金陵女子大學,這是一所教會學校。在「五四運動」那年,每學年學費高達兩百塊大洋,此外還要收取二十塊大洋的書籍費、十塊大洋的校服費,學生去實驗室做試驗,還要繳納24塊大洋的試驗費,去圖書館查閱圖書,也要花10塊大洋辦一張借閱卡。但是物有所值,教會學校收費雖高,校園環境和教學質量也相當優越。

  首先是住宿條件好。在北洋政府時期,北大的學生六個人一間宿舍,宿舍樓裡連個像樣的廁所都沒有,冬天沒有熱水供應,學生凍得發抖;而身為教會學校的燕京大學,兩個人一間宿舍,每間宿舍都配備了浴缸、電話、飲水器和洗衣設備,學校不間斷供應熱水,每個樓層還都有一個小廚房,嫌大伙房飯菜不合口味的學生還可以在小廚房裡自己做飯吃。

  其次,教會學校的英語教學是一流的,大多數教科書都用英文編寫,任課教師也多為外籍教授。如上海浸會大學,全校50名教授,其中22個是美國人,老師用英語講課,學生用英語交流,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口語水平高得嚇人,只學一兩年英語,就能跟老外順利交流。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