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誌》簡介 陳壽的三國誌是怎樣的一部書
《三國誌》簡介:《三國誌》記述魏蜀吳三國歷史、基本屬於紀傳體的史書。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含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在古代紀傳體正史中,與《史記》、《漢書》和《後漢書》並稱為前四史。
陳壽(亦作長壽,233—297),字承祚。蜀國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北)人。仕蜀時為散騎黃門侍郎,入晉後曾任著作郎、治書侍御史。晉滅吳後,陳壽著《三國誌》,受到大臣張華的稱讚,並說要把晉史也托付給他。
《三國誌》成書年代不能確定。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他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由其自采資料。
《三國誌》以曹魏為正統,魏志列在全書之首,稱曹操、曹丕、曹睿為帝。吳、蜀君主即位,都記明魏的年號,以明正朔所在。東吳只有孫權稱主,孫亮等都稱名。這是因為晉朝受禪於魏,晉的史家尊重本朝的合法性,就必須以魏為正統。孫吳為晉所滅,孫皓乃晉之降臣,因而如此處理。蜀漢劉備父子稱先主、後主,不同於孫吳,多少反映陳壽對於蜀漢的故國之思。
前人責難陳壽,說他向丁儀、丁廙的兒子乞米不得,因此不給丁氏兄弟立傳;因有憾於諸葛亮,所以說他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實際這些責備缺乏根據。丁氏兄弟附見王粲傳,而諸葛亮傳中充分肯定了他的功績,還收錄了亮集目錄,為全書特例。說諸葛亮將略非其所長,當時其他人已有類似評論,而且也是公允的。但《三國誌》對於晉朝皇室的敘述時有曲筆,對於魏晉禪代之際司馬氏的所作所為,尤其顯然加以粉飾,多所回護。
三國時期在政治、經濟、軍事上有關係的人物,以及在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上有貢獻的人,書中都記錄下來。此外也記載了國內少數民族以及鄰國的歷史,《魏志.倭人傳》就是日本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三國誌》沒有關於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志,是一個缺陷。陳壽對於史料的取捨選擇,比較審慎謹嚴,文字也以簡潔見長,所以前人說其書「裁製有餘,文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