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吳用的功與過:吳用之智是有用還是無用?
看過水滸的人都知道,智多星吳用是梁山的軍師,是梁山的高級知識分子。吳用的聰明才智可以與諸葛亮齊並肩,但是他的為人就不敢恭維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心腸還是很毒辣的。天天歷史網,為大家揭秘:《水滸傳》中吳用的功與過:吳用之智是有用還是無用?
吳用出場展現智慧的是智取生辰綱,圍繞這一事件,吳用巧舌如簧,說服了三阮加入了晁蓋的搶劫隊伍。整個搶劫計畫也是吳用具體制定的,所以這書回題目也是《吳用智取生辰綱》,而不是晁蓋。在實際的打劫過程中,吳用只用了兩桶酒,一包藥就實現了打劫目的,的確是智謀非同尋常。劫得十萬生辰綱不殺對方一人,不傷自己一個,也確實是智慧的結果。再看黃泥崗上演繹的故事,那更是精彩紛呈,讓人看了一個眼花繚亂。不過,凡事都有個比較,就像俗話所說的那樣:“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如果把吳用的打劫和去年相比,這成色可就差遠了。晁蓋等人所以要劫取生辰綱,除了說這是不義之財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去年的生辰綱也被人打劫而去,並且絲毫沒有下落。
去年的生辰綱給人打劫了去,書中從不同的角度作了交代。劉唐對晁蓋說:“去年也曾送十萬貫金珠寶貝,來到半路裡,不知被誰人打劫了,至今也無捉處。”梁中書也說過:“上年費了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東京去,只因用人不著,半路被賊人劫將去了,至今未獲。”去年是什麼人、用的什麼方式、在什麼地方打劫?這些都不知道,我們只知道,人家不但打劫成功,而且是來無蹤去無影,不管是梁中書還是其他人,都不知道他們到底是誰。兩相比較,就劫取生辰綱事件本身來說,這次打劫還真不如去年的人。再進一步說,去年打劫的人是智取的還是力取的?假如是智取的,那這個打劫的人肯定比吳用智謀高;如果是力取的,那吳用的智和人家的力比起來可真是沒用。吳用的另一次重大失誤是救宋江。
宋江在潯陽樓上寫了反詩,被黃文炳告發。知府蔡九要請示老爹蔡京,是把宋江解到京城還是就地斬首?這差事落到戴宗頭上,戴宗路過梁山,卻被朱貴引上梁山泊。聽說宋江吃了官司,晁蓋“便要啟請眾頭領點了人馬,下山去打江州,救取宋三郎上山”。吳用攔住了晁蓋,自認為“略施小計”,就能救宋江性命。這個計策就是:“寫一封假回書”,讓把宋江押解到京城處決。在押解的途中,將宋江救下。為了這封造假的書信,吳用又把濟州城裡的兩大高手——聖手書生蕭讓和玉臂匠金大堅賺上了梁山。只可惜,又是百密一疏,戴宗帶回去的這封精心設計的書信又被黃文炳識破,不僅差一點兒讓宋江速死,還差一點兒搭上戴宗性命。吳用那個洋洋得意沒過多久,馬上發現了問題,要救宋江,還是得靠晁蓋那個毫無計謀成分的辦法,強取。
或者說,生辰綱事發是因為白勝,假書被識破是因為印鑒,而這兩件事都是晁蓋提出來的。但是,晁蓋提出來以後,吳用並沒有絲毫猶豫,馬上就做了相一致的決定。說到白勝,吳用說的是,“自有用他處”。說到印鑒,吳用說的是:“亦思量在肚裡了。”再說,前一件事在於後續安排不當,讓白勝早早暴露;後一件事情是一個細節問題,這不是一個“領導”和粗人該關心的事情,責任完全在吳用。也就是說,這種失誤,完全是吳用的失誤。
晁蓋死後,宋江坐上了梁山泊第一把交椅,這招安一事也列入了議事日程。但是,宋江的招安並不完全得人心,當重陽節宋江吟詩說到招安時,武松跳了起來,說“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李逵更是把桌子踢碎。但是,後來這招安還是實現了,究其原因,除了這是梁山泊的重要選項之外,吳用的平衡作用也至關重要。陳宗善招安那回,宋江一聽說就高興的忘乎所以,吳用卻勸解他說:“……這番必然招安不成;縱使招安,也看得俺們如草芥。”林沖、關勝、徐寧也都表達了各自的憂慮,而宋江卻要弟兄們“休要疑心”。吳用一方面按照宋江的吩咐安排接詔書,一方面做好了不測的準備。濟州府招安,宋江聽到消息,表現是“喜從天降,笑逐顏開”。盧俊義卻勸宋江不要前去。宋江執意要去接詔書,吳用一方面勸大家不要疑心,一方面做了嚴密的準備。當“天使”宣讀詔書念到“除宋江”,其他人一概免罪的時候,吳用便對著花榮說:“將軍聽得麼?”花榮張弓搭箭,射死天使,眾好漢這才保護宋江離開,免遭進城被擒。官軍追出城來,又被吳用安排的人馬殺了個心驚膽戰。
正是由於吳用的平衡協調,宋江的招安得以實現,而兄弟們又感覺到這招安還不算是完全的投降,多少也有點兒可以接受。可以說,這是吳用懂得宋江最大的“意”了,也是最能表現吳用“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