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中國古人四次大規劃移民日本真相
從先秦時代開始,就不斷有大陸移民進入日本列島。最早用文字撰述的日本史籍《古事記》、《日本書紀》中,把外來移民稱之為「漢人」、「新漢人」、「吳 人」、「唐人」、「歸化人」等。大陸移民移居日本列島的主要可分為四個時期,即秦漢時代——發軔期;魏晉南北朝時代——高潮期;隋唐時代——持續期;宋明 時代——終結期。其中也不乏日本朝廷為吸收先進文化,引進技術人才,多次遣使至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尋覓、勸誘漢人來日等,種種因素推動了大陸移民的赴日高 潮。
第一次是在秦漢時期(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3世紀)。
其間流傳最廣的就是發生在秦始皇時期的徐福東渡日本的傳說。在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始皇二十八年:「齊人徐 (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那麼,徐福求藥尋 仙最後去了哪兒呢?據《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記載徐福最後到達「平原廣澤」之地,竟「止王不來。」據說,這「平原廣澤」是今天日本的九州。在日本學術界, 研究徐福事跡的學術團體、學者和專家有很多,也有很多研究徐福事跡的文章、著作和專著,都確認了徐福到達並開發日本事實,徐福至今也仍受到日本民眾的尊崇 與愛戴。
不管徐福的傳說到底怎樣,但是有一個事實是毋庸置疑的,即在秦漢年間,就開始有中國人大量移居日本。首先在秦始皇的鐵騎橫掃六國時。舊燕國和齊國民眾為逃 避戰亂,分兩路逃亡日本:北路是燕國人由東北到朝鮮半島再渡海到日本,南路是山東半島的齊國人直接渡海赴日本。其次在在西漢武帝時期。元封三年(前 108),漢武帝滅衛氏朝鮮政權,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置樂浪等四郡。大量漢族人民隨之移居四郡,其中有一部分不斷往半島南部遷移,直至跨海到達日本。再次是 東漢時期。此時中日之間終於建立了正式的官方聯繫。
據《後漢書·東夷列傳》記載,公元57年,倭奴國來朝,漢光武帝劉秀封倭奴酋首為國王,並賞「漢倭奴國 王」金印一枚。1784年,倭奴國內發現「漢倭奴國王」五字金印一枚,證明了記載的可靠。另據日本史籍也有關於此事的記載。這個時候開始,就有一部分漢朝 皇室成員(劉氏)因出使、避難等原因開始渡海來到日本。西文首氏(王氏)也有人到達了日本。
第二次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3到6世紀)。
在四世紀末和五世紀初以及五世紀末,中原人民為躲避戰亂,大規模遷徙日本群島,形成兩次日本史書稱之為「歸化人」赴日的高潮。主要禍根是由西晉末年八王之 亂所引發的百年內戰(史稱「五胡亂華」),長期極其殘酷的民族仇殺使大陸漢族人尤其是中原的衣冠望族不堪忍受,開始了向四周大規模遷徙的浪潮:主要是南遷 江南,其次是由東北逃向朝鮮半島,南北兩路難民都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最後去了日本。
在《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等日本早期史書中,對這段時間大量來自大陸的 歸化人到達日本有著非常詳盡的記載。在日本文書中常被提到的漢族「歸化人」的代表,有弓月君(秦氏)、東漢直(劉氏)、西文首(王氏)等人。他們大都是來 自朝鮮半島的漢族「歸化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這些人常常自稱為秦始皇或漢高祖的後裔。例如,弓月君及其所率領的秦人,自稱為秦始皇的後裔;阿 知使主及其兒子都加使主率領的漢人,自稱為漢靈帝的後裔;身狹村主青又自稱為吳孫權的後裔;再晚些如司馬達止等則自稱為南朝司馬氏的後裔等等。
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應神紀所載,大約在四世紀初弓月君率其部民一百二十縣(或一百二十七縣)歸化日本。這是後來被稱作秦氏一族的來源。到雄略紀時 (即倭王武時代,大約在五世紀後半),收集秦氏遺族,共得九十二部一萬八千六百人,賜其首領名為酒公。秦氏一族在長期的養蠶制絲業、農田水利和土木工程的 生產活動中,逐漸蓄積財富,變為具有實力的地方豪族,成為倭王的得力官吏,形成地域集團的首領,並加入倭王高級統治集團,由倭王賜姓為直,成為日本古代重 要的氏姓巨族之一。
劉姓作為兩漢皇族也是此時到達日本的漢族歸化人的主力。歷史上最有名的劉氏開拓日本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橋、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也寫作阿智)王,又稱阿知使主,是東漢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的玄孫。日本原田家族族譜《大藏朝臣原田家歷傳》稱,阿知王是漢獻帝的玄孫。
當年曹氏滅漢建魏,漢獻帝劉協被曹丕貶為山陽公,建都山陽郡下的濁鹿城(一名青陽城,在今河南省修武縣東北)。阿知王在這時也隨東漢皇室遺民便從洛陽徙居濁鹿。後來司馬氏滅魏建 立西晉,劉氏皇族地位表面上沒有改變,但實際情況開始惡化。太康十年(289年),劉阿知見當時天下混亂之像已生,便於五月初一召集舊臣商議對策。劉阿知說:「我久在此地,恐有覆滅之禍,聞東國於日本,有聖天子」,遂決定率其家族東渡,前往日本避難。這樣,劉阿知便率領他的兒子劉都賀、舅舅趙輿德和族人劉國鼎、劉濤子、劉鶴明、劉信子等男女共2040人,離開中國本土,飄洋過海,幾經艱難,於日本應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來到日本。阿知王到達日本後,被日本天皇賜號東漢使主,奉命定居於大和國高市郡檜前村。據記載,當年隨阿知王來日本的,還有段姓、郭姓、李氏、多姓、皂姓、朱姓、高姓等7個姓。
阿知來日本後,又奏請日本天皇,派遣使都前往高麗、百濟、新羅等國,將許多流落在這些地方的同鄉族人招來日本。因人多地狹,日本天皇政府又將他們分置各地。日本大化《新撰姓氏錄》記載,阿知使主的兒子劉賀都,後被日本雄略天皇賜姓為直,子孫因此以直為姓。他有三個兒子山木直,次志努直(一名成努直),次爾波伎直。其中,山木直又是日本民忌墳、檜原宿禰等25個姓氏的共同祖先。爾波伎直則是山口宿禰等8個日本姓氏的共同祖先。志努直的後裔後來也衍生出數十個日本姓氏。 阿知使主一族在手工業中的業績顯著,其中一些人逐漸成為倭王政權中的中下級官吏,進而變成「官人豪族」,成為日本古代社會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終於成為擁有氏姓豪族的東漢直氏。
西文首氏是另一個歸化漢族集團。其中一些人至日本群島的時間,可能略早於秦氏和東漢直氏。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應神紀載,百濟王命阿知吉師(或阿直 歧)去日本,贈送倭王牡馬和化馬各一匹以及刀、鏡等禮物。因阿直歧懂中國的經典,倭王令其教太子繭道稚郎子讀中國典籍。一天,倭王問他,是否還有比他更懂 中國典籍的人?他回答說:有。王仁比他更懂中國典籍。於是,倭王派使者去百濟召聘王仁。王仁應召來至日本,同時攜帶《論語》十卷、《千字文》一卷。這就是 關於王仁的傳說。王仁為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作出貢獻,後來在傳說中逐漸演變成為西文首的首領。王仁與樂浪郡的王氏一族有某些淵源。樂浪郡的王氏一族原是山 東半島的巨族大姓,因避戰亂遷至樂浪郡,並在那裡作過郡,守。其後裔中知識分子很多,擔任過歷代樂浪郡的各種官職。
在公元三一三年樂浪郡滅亡後,其中一部分人移居於百濟。王氏的後裔從百濟再遷移至日本。因所居之地靠近河道,因而和船運、物資的收藏、管理、搬運等工作發生聯繫。經過長期的發展,這一族也形成 擁有氏姓的地方豪族。為和東漢直歸化漢人相區別,且居於大和的西部,遂稱為西文首氏。
這樣,秦氏、東漢直氏、西文首氏等歸化漢人,以其大量的經濟活動,逐漸形成地方氏姓大族,進入倭王政府,成為日本統治階級的組成部分。
此時移居於日本群島的漢族,遠不只上述三族。據九世紀初日本天皇政府編纂的《新撰姓氏錄》所載,在天皇政府中有一定政治地位的氏中,在京城、山城、大和、 攝津、河內、和泉等地區收集起來的歸化人系統的氏有三百二十四氏(其中一部分是漢族),約占日本全部氏的百分之三十。這百分之三十的歸化人中雖然不全是漢 族,但漢族所佔的比例不會小。這話說得很中肯,去到日本群島的漢族人民,就是作為日本人的一員在自覺地建設著日本,但是,他們在客觀上起了促進中日文化交 流的作用。兩晉「五胡亂華」時期東渡日本的移民,大都身懷一技之長,深受日本朝廷重用。無數事實證明,大和國家統治機構的完備,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 無不與大陸移民有密切關係。
第三次是隋唐時代(公元6世紀末至10世紀初)。
此時,隋朝完成了中國的統一,結束了長達三個世紀的南北分裂狀態,中國封建社會開始進入了鼎盛的巔峰時期。尤其是大唐王朝前期(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國家空前強盛,百姓生活富足安康。相比之下的日本,則正處於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折的陣痛期,國勢日衰,內部矛盾重重,內訌不斷。大陸移民東渡熱潮日趨消 退,雖仍有部分知識分子、手工業者和學問僧在日本使者的勸誘下赴日,但是人數相比兩晉時期已是強弩之末。
相反,強盛的大唐卻強烈的吸引了當時的日本人不畏 驚濤駭浪,大規模派遣使節(即遣唐使)來唐朝訪問學習。本文開頭引用李白詩中的晁衡就是其中一名最著名的留學生(日文名叫阿倍仲麻呂)。遣唐使回日,唐朝有時派遣送使同去。由於航行艱險,他們往往居留下來,歸化日本。如沈惟岳、袁晉卿等,都在日本朝廷任職。唐朝僧人也有隨遣唐使赴日的,最有名的是鑒真東 渡。有趣的是,伴隨著大規模的人員交往,出現了很多唐日之間的跨國婚姻,如遣唐大使籐原清河娶的就是一位中國新娘。可見,跨國婚姻不是今天才有的的時尚,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相對的普遍化了。安史之亂後,唐朝衰弱,藩鎮割據混戰,民不聊生,此時直至唐末,又陸續有不少民眾駕舟東渡,但規模已無法與兩晉 時相比。甚至有傳說楊貴妃並沒有在馬嵬驛被縊死,而是隨使者逃到了日本,據說日本還有人自稱是其後裔。
第四次是宋明時代(公元13世紀末至17世紀末)。
遣唐使於公元895年廢止後,一直到元朝,中日兩國之間的關係趨於冷淡,官方往來基本停止,大規模有組織的大陸歸化人移民浪潮也基本結束。有據可查的是洪 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更賜閩人三十六姓」人琉球。這批中國移民主要是向琉球傳授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琉球王國也曾主動請求賜人,如 1606年,尚寧王受冊封時,便請賜明人歸化。如從中國去的蔡氏為蔡襄的後人,林氏為林和靖家族的後人。
到了元滅南宋和清軍入關的殘酷民族戰爭與屠殺中, 又有些南宋和明朝遺民(主要是江南漢人)遷居日本(比如著名的南宋溫州雁山能仁寺住持高僧祖元、明朝宗室遺民朱舜水等),但為數已不足道。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唐宋以來,中國造船技術的進步和指南針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中國人的航海技術,大量的貧苦農民和戰爭難民開始浮海到自然條件更為優越的南洋一帶謀生,人多地狹的日本已逐漸失去了對大陸人民的吸引力,不再是中國海外移民的首選目的地。
17世紀末,清朝統治日趨穩定,民族壓迫政策有所減輕,經濟由恢復而發展,開始進入封建社會最後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盛世——康乾盛世;日本則進入了德川幕府統治時期,中日兩國都奉行閉關鎖國的國策,官方往來再次中斷。至此時,引發移民潮的原動力不復存在,持續了將近2000年的中國大陸移民遷居日本的歷史終於徹底終結。
正如日本一位史學家所說的,「只要統計一下我們祖先的數字就明白了。可以說我們現代的每一個日本人,都繼承著一千數百年前生活著的全部日本人的血液,所以,必須承認,我們不論誰的血液中,都含有百分之十或二十古代歸化人的血液。雖然流行著我們的祖先同化了歸化人的說法,但並非如此,歸化人(漢族移民)就 是我們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