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為何能震懾安祿山
開元二十四年,李林甫在和張九齡的政治鬥爭中勝出,接替過他的位置成了中書令,開啟了大唐王朝「安史之亂」前風雨飄搖的日子。李林甫在任19年,深得唐玄宗的信任,是開元、天寶年間在任期間最長的一個宰相。
李林甫獨掌大權後,對於名望和才能高於自己的人,都設法彈壓排斥。他表面上對人甜言蜜語,暗地裡卻陰謀設計陷害他們。當時世人稱他為「口蜜腹劍」。
在李林甫擔任宰相的第二年,他設計陷害了當時的太子李瑛等三人,太子瑛被唐玄宗廢為庶人。不久便被賜死。又過了一年,唐玄宗立李亨為太子。李林甫在立太子一事中沒起到什麼作用,擔憂等唐玄宗駕崩後,自己會被冷落,於是就設法要廢掉太子。他針對太子亨發動了一系列的冤案。如開元二十五年正月,他誣告韋堅勾結邊將,將韋堅等人流放,順便讓唐玄宗廢了太子瑛的妃子韋氏,還順便幹掉了他的政敵李適之。
天寶十一年,李林甫的宰相做到了盡頭。他的心腹王鉷因弟弟王焊謀反受到牽連,李林甫也牽連其中。雖然沒有獲罪,但唐玄宗的政治天平開始向楊國忠傾斜。十月,李林甫得病。十一月病重。不就便在華清宮辭世。死後,他被楊國忠等人誣陷謀反,剝奪了所有官爵,家產被抄沒,家人遭到流。還沒下葬的李林甫以庶人之禮安葬。
開元二十一年,張九齡被拜為宰相(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開始了他的宰相歷程。在任期間,多與奸臣安祿山、李林甫等惡勢力鬥爭不止。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被周子諒牽連,被貶為荊州長史。
開元二十八年,張九齡在家鄉病逝,葬於老家。唐玄宗賜謚號文獻,封荊州大都督。
李林甫口蜜腹劍
你們一定聽說過這個成語,口蜜腹劍。對!說的就是他,唐朝宰相李林甫。話說某一天,唐玄宗李隆基忽然興起,要去勤政樓觀舞。到了樓上,他忽然看到兵部侍郎盧絢騎著馬瀟灑地在樓前走過,唐玄宗不禁被他的風度所折服,連連讚歎。
說者無意,聽著有心。在一旁的李林甫聽了,擔心他收到皇帝的重用,連忙找到了盧絢的兒子對他說:皇帝要重用你的父親,想派他到嶺南去擔任官職。嶺南那個地方啊,狗不拉屎,鳥不生蛋,去了要受苦。不如讓你父親主動上奏朝廷,去東都洛陽做太子賓客,那可是個閒差啊。他兒子聽了,趕緊回家去慫恿他的父親。盧絢果然中計,自己主動上表要求調去東都,果然,日後皇帝陞遷官員,沒他什麼事了。
還是某一天,唐玄宗還是心血來潮想起了嚴挺之,對李林甫說:嚴挺之這個人挺好,可以召他回來繼續重用。李林甫擔心嚴挺之入朝影響自己的職位,下朝後趕緊找來嚴挺之的弟弟嚴損之說:皇帝要重用你哥哥,現在你哥哥被貶在外,不如讓他主動上書請求,說他身體有恙,要回朝治療,這樣他就可以重回朝堂了。嚴損之也中計了,果然讓他哥哥按照李林甫的意思上了一表。李林甫就對皇帝說:嚴挺之身體有病,不能用了。唐玄宗嗟歎良久,說:沒辦法了,只能讓他繼續養病。
李林甫和左相李適之爭權不止,一天李林甫找到李適之,對他說:華山有座金礦,含金量不是一般的大,這件事皇帝還不知道呢。李適之不知是計,第二天馬上向皇帝奏明瞭這件事。李林甫趕緊說: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但是華山是大唐的龍脈,不能動。唐玄宗聽了之後,對李適之說:你這人做事怎麼那麼粗心,以後碰到這樣的事情,先問過李林甫再上奏。從此,唐玄宗對李適之越來越疏遠起來。
宋代的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說,李林甫這個人,對才能出眾的人才,可能會影響到自己地位的人,都加以打擊。他假裝和別人好,暗地裡出陰謀害他。當時人們說他口有蜜,腹有劍。這就是口蜜腹劍成語的由來。
李林甫野無遺賢
唐玄宗李隆基為了締造像「貞觀之治」一樣的盛世,把「開元盛世」延續到大唐的千秋萬代,他渴望徵求全天下的人才,於是下詔,令四海之內有一技之長的人才全部彙集到京師參加朝廷對他們的選拔。
然而當朝宰相李林甫卻害怕殿試時,那些有才能的人在皇帝面前指責他的失職和罪過,於是就向皇帝上表稱:這一次來參加朝廷選拔的人才當中,全部都是才能不過關的人,稱不上人才,如果把這樣的人拉到皇帝面前,恐怕會侮辱了皇帝的耳目。他對前來應試的人才故意刁難,把詩詞歌賦等統統過了一遍,篩選下來,竟然沒有一個人中選。
李林甫立即將此事向皇帝上報,並表示祝賀,聲稱「野無遺賢」。當今萬歲已經把全天下的才人都網羅到了朝中,在民間已經沒有一個人才了。而事實上,日後在詩壇上大放異彩,被稱為「詩聖」的杜甫也在這次選拔之列。杜甫三十歲離家,在長安困居十年,多次參加朝廷的應試,卻沒有一次考中。這就對李林甫聲稱的「野無遺賢」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是李林甫故意蔽塞了皇帝的耳目,還是唐代的科舉制度存在問題?這個答案恐怕人盡皆知了。
而在無數次政變和腥風血雨中登基的唐玄宗李隆基盡然相信了這樣一個天大的謊言,於是滿朝文武爭相慶賀。究其原因,是唐玄宗太過相信他這個所謂「正直」的大臣了。在李林甫拜相之後,極力巴結後宮勢力,打壓敢諫的忠臣,做到了真正的隻手遮天。而他的「野無遺賢」,正迎合了唐玄宗求才若渴的心態。
就這樣,李林甫憑藉著皇帝對他的信任,專權用事長達十九年之久,在他死後不久,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野無遺賢」的大唐王朝遭受了幾乎滅頂的災難。
安祿山怕李林甫
唐玄宗是個自小就聰明過人的人,他發動一次又一次的政變,誅殺了韋皇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兒這些對他政治掣肘的大人物,把武則天時期遺留下來的黨羽和企圖模仿武則天的人殺得那叫一個乾淨。
然而,就是他這麼聰明的一個人,這麼會栽在安祿山的手裡?首先,唐玄宗到了晚年,窮奢極欲,當年的銳氣早就沒了。他信任楊貴妃,而楊貴妃信任安祿山,所以他也信任安祿山,他把安祿山當成了可以永葆大唐江山的功臣。是繁花似錦的大唐江山迷惑了他的眼睛。但是安祿山這個人,早就被人看透。之前張九齡就斷言過他必反,李林甫也能一眼看穿他在想什麼,甚至連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都說過安祿山這個人有反意。但唐玄宗卻都沒有相信。
要說安祿山,最怕的那個人還是李林甫。據說安祿山每次進京的時候,總說斜著眼不停地在觀察左右,甚至要把周圍都看過好幾遍,才肯進殿去。由此可見,安祿山其實打從心底裡就一直在覬覦著大唐的錦繡河山。
安祿山仗著唐玄宗對自己的無比恩寵,自以為無人能出其右。當初見李林甫的時候,他很沒把李林甫的那個老頭放在眼裡。李林甫不動聲色。當時大夫王鉷在朝堂上和楊國忠齊名,身兼二十多職,混得風生水起。李林甫就把王鉷叫過來問話,王鉷對李林甫態度甚是恭敬。這讓安祿山很是意外和驚恐,從此以後,他見到李林甫就再也不敢放肆了。
而在此之後,李林甫和安祿山的每次對話,彷彿李林甫都可以摸透他的心思,這更讓安祿山驚懼不已。安祿山把滿朝文武都不放在眼裡,唯獨對李林甫是畢恭畢敬。據說在和李林甫對話的時候,哪怕是數九寒冬,安祿山也會大汗淋漓。安祿山甚至直言:他這一生誰都不怕,就怕李林甫。而李林甫自己也知道,安祿山對他的忌憚,所以兩個人就這樣互相掣肘牽制。
安祿山謀反之心早就有了,這一點張九齡早就看穿了。當然李林甫也知道。不過出於安祿山對李林甫的畏懼,他不敢輕舉妄動。估計那個時候,安祿山就想等,把唐玄宗和李林甫兩個人都等死。誰知道等了十幾年,李林甫倒是死了,誰知唐玄宗七十多歲了居然還沒死。據統計,中國皇帝的平均壽命不超過五十歲。唐玄宗實在是長壽。安祿山再也等不住了,他身體肥胖,長瘡。說不定唐玄宗沒死,倒把自己等死了。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安祿山借口清君側,剷除忤逆楊國忠為由,在范陽起兵,揭開了大唐王朝「安史之亂」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