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平蕭銑之戰中意外發現的人才:初唐重臣岑文本 | 陽光歷史

 

A-A+

唐平蕭銑之戰中意外發現的人才:初唐重臣岑文本

2018年05月13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48 次

  岑文本是唐太宗手下最為賞識的幾位重臣之一,其才智在初唐名臣中數一數二。岑文本幼有才智,十四歲那年,其父岑之象遭陷害入獄。為了救父,他只身前往司隸鳴冤,堂上據理力爭。司隸只好重審此案,並釋放了他的父親。

  李世民登基之後。岑文本被授予秘書郎職位,兼任中書省。有一次李世民大宴群臣。岑文本的文章在群臣中是最好的,隨後,經過李靖推薦,岑文本升為中書舍人,不久,顏師古失官,眾議後繼無人,唐太宗卻說:「我有南陽岑文本,才能遠在顏師古之上。」遂封他為中書侍郎,專管機密。

  岑文本一生低調謹慎,他的位置十分特殊,他是專管朝廷機密的,這個位置十分容易遭到猜忌。也容易和群臣產生矛盾。但岑文本為人卻十分謙虛和低調,盡力避免捲入貞觀朝的皇儲之爭。

  岑文本身居高位,又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是各方拉攏的物件。晉王李治被立為太子後,許多名士都前往東宮兼職,太宗也想讓岑文本去太子府兼職,岑文本卻謝絕了。他說:「臣以平庸之才,早已超過了本分,守此一職,猶懼不能勝任,豈能再添東宮的官職,以速遭時謗。臣請一心侍奉陛下,不願再希望東宮的恩惠。

U1527P28T3D1031328F326DT20060329125453_meitu_22.jpg

  岑文本一生小心謹慎,和其他貞觀朝名臣如長孫無忌等人相比,岑文本相當低調,一是他確實沒有長孫無忌那樣的背景,二是他自己的性格所致,每次陞官他都不喜反憂。貞觀十八年,岑文本被任命為中書令,臉上卻沒有絲毫喜悅之色。他的母親也問他是怎麼回事。岑文本回答:「我無功於國家,又與皇帝非親非故,獲得太大的寵幸,職位高責任重,這是古人所忌的,所以感到憂慮。

  應該說岑文本的低調是對的,他深刻理解朝廷內關係的複雜,對李世民的性格也有著深刻的理解。貞觀年間的文臣武將關係複雜,幾個皇子之間的皇位之爭已經把幾位大臣拉下水。唐太宗倒不怕這幫大臣造反,他是怕自己的臣子捲入皇位對朝局不利。

  岑文本重操守,他升任中書令後,親朋好友前來祝賀,而岑文本卻只接受弔唁不接受慶賀。朝中很多大臣也勸他趁大權在握時多置辦些田產,為子孫後代謀些福利。岑文本歎息著說:「我只是南方一平民,徒步人關,往日的希望,不過秘書郎、一縣令罷了。而無汗馬之勞,只因文墨致位中書令,這也到了極點了。承受俸祿之重,使我恐懼已經很多了,怎麼還能再談置買田產呢?」

  岑文本謙虛謹慎、居安思危、低調做人的作風打動了太宗,李世民一直將岑文本當做臂膀,想把他留給下一代皇帝。

  貞觀年間,唐太宗征高句麗,岑文本負責在後勤事宜,所有諸如糧草轉運、鎧甲武器等物資錢財等事宜,全部委任於他。因心血損耗,精力枯竭,操勞過度,染病在身。出征之前,唐太宗對他的身體狀況就感到很憂慮,認為岑文本能同自己一起去遼東,但是不一定能回來。

  結果被李世民言中了,岑文本病死在幽州軍中,病危時,李世民親自前往探視,岑文本去世後,李世民追贈岑文本為侍中、廣州都督,賜謚號憲,陪葬於昭陵。

  中國古代官場有句話叫樹大招風,像岑文本這種位元高權重又掌握眾多機密的大臣,一般都會謹小慎微。他們不但會遭到皇帝的警惕,也會遭到同僚的排擠和打壓,而岑文本在朝中卻少有政敵,也從未受到太宗的猜忌,其的為人之道和為官之道值得借鑒。

  岑文本是唐太宗手下最為賞識的幾位重臣之一,其才智在初唐名臣中數一數二。岑文本幼有才智,十四歲那年,其父岑之象遭陷害入獄。為了救父,他只身前往司隸鳴冤,堂上據理力爭。司隸只好重審此案,並釋放了他的父親。

  李世民登基之後。岑文本被授予秘書郎職位,兼任中書省。有一次李世民大宴群臣。岑文本的文章在群臣中是最好的,隨後,經過李靖推薦,岑文本升為中書舍人,不久,顏師古失官,眾議後繼無人,唐太宗卻說:「我有南陽岑文本,才能遠在顏師古之上。」遂封他為中書侍郎,專管機密。

  岑文本一生低調謹慎,他的位置十分特殊,他是專管朝廷機密的,這個位置十分容易遭到猜忌。也容易和群臣產生矛盾。但岑文本為人卻十分謙虛和低調,盡力避免捲入貞觀朝的皇儲之爭。

  岑文本身居高位,又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是各方拉攏的物件。晉王李治被立為太子後,許多名士都前往東宮兼職,太宗也想讓岑文本去太子府兼職,岑文本卻謝絕了。他說:「臣以平庸之才,早已超過了本分,守此一職,猶懼不能勝任,豈能再添東宮的官職,以速遭時謗。臣請一心侍奉陛下,不願再希望東宮的恩惠。

U1527P28T3D1031328F326DT20060329125453_meitu_22.jpg

  岑文本一生小心謹慎,和其他貞觀朝名臣如長孫無忌等人相比,岑文本相當低調,一是他確實沒有長孫無忌那樣的背景,二是他自己的性格所致,每次陞官他都不喜反憂。貞觀十八年,岑文本被任命為中書令,臉上卻沒有絲毫喜悅之色。他的母親也問他是怎麼回事。岑文本回答:「我無功於國家,又與皇帝非親非故,獲得太大的寵幸,職位高責任重,這是古人所忌的,所以感到憂慮。

  應該說岑文本的低調是對的,他深刻理解朝廷內關係的複雜,對李世民的性格也有著深刻的理解。貞觀年間的文臣武將關係複雜,幾個皇子之間的皇位之爭已經把幾位大臣拉下水。唐太宗倒不怕這幫大臣造反,他是怕自己的臣子捲入皇位對朝局不利。

  岑文本重操守,他升任中書令後,親朋好友前來祝賀,而岑文本卻只接受弔唁不接受慶賀。朝中很多大臣也勸他趁大權在握時多置辦些田產,為子孫後代謀些福利。岑文本歎息著說:「我只是南方一平民,徒步人關,往日的希望,不過秘書郎、一縣令罷了。而無汗馬之勞,只因文墨致位中書令,這也到了極點了。承受俸祿之重,使我恐懼已經很多了,怎麼還能再談置買田產呢?」

  岑文本謙虛謹慎、居安思危、低調做人的作風打動了太宗,李世民一直將岑文本當做臂膀,想把他留給下一代皇帝。

  貞觀年間,唐太宗征高句麗,岑文本負責在後勤事宜,所有諸如糧草轉運、鎧甲武器等物資錢財等事宜,全部委任於他。因心血損耗,精力枯竭,操勞過度,染病在身。出征之前,唐太宗對他的身體狀況就感到很憂慮,認為岑文本能同自己一起去遼東,但是不一定能回來。

  結果被李世民言中了,岑文本病死在幽州軍中,病危時,李世民親自前往探視,岑文本去世後,李世民追贈岑文本為侍中、廣州都督,賜謚號憲,陪葬於昭陵。

  中國古代官場有句話叫樹大招風,像岑文本這種位元高權重又掌握眾多機密的大臣,一般都會謹小慎微。他們不但會遭到皇帝的警惕,也會遭到同僚的排擠和打壓,而岑文本在朝中卻少有政敵,也從未受到太宗的猜忌,其的為人之道和為官之道值得借鑒。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