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是個“高考”狂:常問詢官員是否考中進士 | 陽光歷史

 

A-A+

唐宣宗是個“高考”狂:常問詢官員是否考中進士

2017年12月14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42 次

  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出身寒族的讀書人獲取功名利祿的唯一途徑。由於每年科舉錄取的名額有限,能幸運地衝過科舉考試獨木橋的舉子,實在少之又少,因此,古人對科舉中第者推重艷羨至極。《唐摭言》就這樣說:「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其推重謂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其有老死於文場者,亦無所恨!」哪怕已經做了宰相高官,如果不是通過「高考」途徑選拔上來的,心裡終究感到缺憾;即使連年高考連年落第,直到老死,心中也無遺憾,足見古人對高考的癡狂程度。

  古代皇帝是世襲制,不用那麼辛苦去參加科舉考試,就可以登上君臨天下的寶座。不過,唐代有位皇帝竟以此為憾,他就是唐宣宗。為了滿足自己的高考欲,他竟然在皇宮中的柱子上題寫
「鄉貢進士李道龍」,又在殿柱上自題:「鄉貢進士李某。」不能參加高考,唐宣宗只能自詡為進士,以便達到心理上的滿足。

  唐宣宗對那些科舉中第者非常羨慕,《唐語林》卷四云:「宣宗愛羨進士,每對朝臣,問『登第否』?有以科名對者,必有喜,便問所賦詩賦題,並主司姓名。或有人物優而不中第者,必歎息久之。」身為皇帝,在朝堂上商討國家大事時,唐宣宗經常會問詢官員是否考中進士。如果是肯定回答,就替人家高興;相反,就連連歎息,以示惋惜和同情。

2.jpg

  唐宣宗還經常出宮微服私訪,與舉子交際,遇到文采出眾的考生,就將其姓名告訴給考官,交代主考官讓其進士及第。唐代孫棨的《北裡志序》就說,唐宣宗「往往微服長安中,逢舉子則狎而與之語。時以所聞,質於內庭」。五代時期孫光憲的《北夢瑣言》卷八記載:唐宣宗有一天遇到時任陝州廉使、頗有詩名的盧沆,向他索取詩卷,「袖之乘驢而去」,第二天,對大臣說起盧沆,「令主司擢第」。有時候,其微服私訪的目的是想瞭解民間輿論對高考錄取結果的評價。《舊唐書·宣宗紀·大中元年春正月》就說:「帝雅好儒士,留心貢舉。有時微行人間,采聽輿論,以觀選士之得失。」又據《雲溪友議》卷下記載:唐宣宗臨死前下詔裁放大批宮女,准許放出的宮女嫁給文武百官,但就是不許嫁給沒有考中進士的舉子。

  遇到這麼一位癡迷高考的皇帝,當時的舉子們,實在幸福極了!難怪在唐宣宗朝,「進士自此尤盛,曠古無儔」了。


  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出身寒族的讀書人獲取功名利祿的唯一途徑。由於每年科舉錄取的名額有限,能幸運地衝過科舉考試獨木橋的舉子,實在少之又少,因此,古人對科舉中第者推重艷羨至極。《唐摭言》就這樣說:「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其推重謂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其有老死於文場者,亦無所恨!」哪怕已經做了宰相高官,如果不是通過「高考」途徑選拔上來的,心裡終究感到缺憾;即使連年高考連年落第,直到老死,心中也無遺憾,足見古人對高考的癡狂程度。

  古代皇帝是世襲制,不用那麼辛苦去參加科舉考試,就可以登上君臨天下的寶座。不過,唐代有位皇帝竟以此為憾,他就是唐宣宗。為了滿足自己的高考欲,他竟然在皇宮中的柱子上題寫
「鄉貢進士李道龍」,又在殿柱上自題:「鄉貢進士李某。」不能參加高考,唐宣宗只能自詡為進士,以便達到心理上的滿足。

  唐宣宗對那些科舉中第者非常羨慕,《唐語林》卷四云:「宣宗愛羨進士,每對朝臣,問『登第否』?有以科名對者,必有喜,便問所賦詩賦題,並主司姓名。或有人物優而不中第者,必歎息久之。」身為皇帝,在朝堂上商討國家大事時,唐宣宗經常會問詢官員是否考中進士。如果是肯定回答,就替人家高興;相反,就連連歎息,以示惋惜和同情。

2.jpg

  唐宣宗還經常出宮微服私訪,與舉子交際,遇到文采出眾的考生,就將其姓名告訴給考官,交代主考官讓其進士及第。唐代孫棨的《北裡志序》就說,唐宣宗「往往微服長安中,逢舉子則狎而與之語。時以所聞,質於內庭」。五代時期孫光憲的《北夢瑣言》卷八記載:唐宣宗有一天遇到時任陝州廉使、頗有詩名的盧沆,向他索取詩卷,「袖之乘驢而去」,第二天,對大臣說起盧沆,「令主司擢第」。有時候,其微服私訪的目的是想瞭解民間輿論對高考錄取結果的評價。《舊唐書·宣宗紀·大中元年春正月》就說:「帝雅好儒士,留心貢舉。有時微行人間,采聽輿論,以觀選士之得失。」又據《雲溪友議》卷下記載:唐宣宗臨死前下詔裁放大批宮女,准許放出的宮女嫁給文武百官,但就是不許嫁給沒有考中進士的舉子。

  遇到這麼一位癡迷高考的皇帝,當時的舉子們,實在幸福極了!難怪在唐宣宗朝,「進士自此尤盛,曠古無儔」了。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