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女皇帝武則天稱帝原因有哪些? | 陽光歷史

 

A-A+

解讀女皇帝武則天稱帝原因有哪些?

2017年11月07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167 次

  武則天稱帝原因有哪些?

  公元69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統的女皇帝武則天正式登基為皇。中國向來都是男尊女卑,那麼,武則天稱帝原因是什麼呢?

武則天圖片

  武則天圖片

  首先,貞觀末年的時候,充斥著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當初,李淵借助的便是農民起義的力量推翻了隋朝,繼而建立了唐朝。在唐初的時候,為了鞏固封建政權和加強對於農民階級的統治,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來緩和階級矛盾和恢復農業生產,鞏固國家的統一,從而形成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這是一個新興的朝代,它調整了生產關係,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新發展。但是,他依然是一個封建王朝,隨著唐朝政權的鞏固,封建剝削階級的腐朽性也就開始暴露出來。階級矛盾變得變得越來越尖銳,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也日益加劇。

  然後,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婚姻也是武則天稱帝的原因之一。在武則天十四歲的時候便成了唐太宗的才人。之後,唐太宗病逝,武則天在長安感業寺落髮為尼。五年之後,武則天被唐高宗封為昭儀,後立為皇后。而武則天成為皇后,這是其稱帝的重要條件。她有著出色的政治活動的能力,宮廷內外的閱歷也讓其積累了一定的社會政治活動的經驗。

  最後,是武則天稱帝的社會條件——庶族地主階級的支持。在唐高宗即位之後,實行的依然是唐太宗制定的抑制士族,扶植庶族的方針。武則天本身
便出身與庶族寒門,她創立「自舉」、「武舉」、「試官」等制度,給庶族地主提供了大量進入士族和參與政權的機會;她重視農業發展,給庶族地主帶去了豐厚的經濟利益,繼而得到了庶族地主階級的支持。

  在他們的支持之下,武則天擊敗了那些野心家和李唐宗室的武裝反抗,成功地成為女皇帝。

  武則天稱帝跟佛教是否有關

  在唐太宗駕崩之後,身為太宗妃嬪的武則天和其他的妃子一樣去了感業寺吃齋念佛,也因此有了「武則天稱帝跟佛教有關」的說法。那麼武則天與佛教之間有著怎麼樣的關係呢?是不是真的就如這個說法一樣她的稱帝跟佛教有關呢?

搜狗截圖16年11月04日1438_69.jpg

  范冰冰版武則天劇照

  武則天的父親名叫武士擭,因為在唐朝建國的時候有功便被封為了太原郡公、應國公、工部尚書等職。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出身士族高門,是一個頗有文化的人,也是一各虔誠的佛教徒,因此,武則天從小便受到母親信仰的影響,信奉佛教。

  在唐朝的時候,佛教在社會上已經有著廣泛的影響了。但是唐初的時候實行的是崇道抑佛的政策,也就引起了那些僧尼的不滿。而這不滿便成了武則天可以利用的社會力量。

  公元688年4月,武則天暗示武承嗣等人偽造所謂的「瑞石」,而這「瑞石」上鐫刻的便是「聖母臨人,永昌帝業」。他們宣稱這「瑞石」乃是從洛水中撈起來的,在呈交給武則天之後,武則天將其稱為「天授經圖」,將洛水神封為「顯聖侯」,將自己封為「聖母神皇」。

  公元688年6月,從汜水撈上了所謂的刻有《廣武銘》的「瑞石」,而銘文所暗示的便是武則天是「化佛空中來」,當取李唐為女主。也就是向人們昭示,武則天應當稱為當今的天子,這是佛祖的意思。

  這兩塊「瑞石」的出現讓百姓對武則天稱帝是佛祖的意思而深信不疑,也讓武則天在公元690年順利稱帝。

  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什麼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很多的國號,就像武則天是李治皇后時候的國號為唐一樣,這代表著天下的歸屬。在武則天稱帝之後,便改了國號為周。但是為什麼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而不是沿用唐的國號呢?

武則天圖片

  武則天圖片

  周朝,早在先秦的時候便已經存在過了。在中國的歷史上,商朝之後便是周朝。「華夏」的創造者便是周朝,也是「華夏」最初的指代。整個周朝一共經歷了三十代三十七個皇帝,但是周朝確切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也因此不能斷定周朝在歷史上存在的時期一共有多久。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三個世襲奴隸制王朝,也是最後一個。它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是周武王姬發創建的,東周就是所謂的春秋戰國時期,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之後,秦王嬴政結束了分裂割據的局面,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國家,也就是秦朝,周朝也就這樣滅亡了。

  在秦朝之後經歷了漢朝、三國、十六國、南北朝、隋朝之後才是李淵創建的唐朝,在隔了這麼多的朝代之後,武則天稱帝卻將國號改為了周朝,這似乎有些不太合理。然而,事實上,這是有根可尋的。

  據史書記載,武氏便是出自於姬姓,改國號為周,有著尊崇周顯示根本的意思。再加上對於那個時候的人們來說,之後周朝和漢朝可以稱為太平盛世,將改國號為周是武則天為了表明自己承周律治盛業的治國方略和政治抱負。而武則天女人的身份要是加上周王的後裔的身份,就為其打造了一個完美的政治背景,會減少很多的阻礙。

  武則天稱帝后叫什麼

  在長達53年的後宮生活之後,武則天最終站在了最高點——歷史上唯一正統的女皇帝。那麼,武則天稱帝后叫什麼呢?

武則天圖片

  范冰冰版武則天劇照

  公元690年9月,67歲的武則天在大家的請求之下,身著帝王的兗冕服飾登上了則天樓,也就是正式登基為帝了。她自稱為「聖神皇帝」,將國號改為周,定年號為「天授」,李旦仍為繼承人,賜姓武氏。

  在李治之後,所有唐朝前期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而且那時候的儒家正統觀念還沒有完全佔據統治的地位,因此對於武則天的評價都是相對來說也是比較積極和正面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對武則天稱帝的批判也就越來越多了。在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裡就對武則天進行了嚴厲地批判。南宋的時候,程朱理學開始在中國的思想上佔據主導地位,重男輕女的輿論也就決定了其對於武則天的評價。在明末清初的時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便將武則天評論為「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而這並不能否認武則天的功績。她善於治國,首創「殿試」制度;她重視人才,知人善用。她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在她執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使得文化復興,百姓生活富裕,社會呈現出「貞觀遺風」的現象,為之後唐玄宗開創「開元之治」建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就這方面來說,武則天為中國的社會,中國的歷史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的。

  武則天稱帝時已經有多少歲了

  在李治稱為唐朝的皇帝之後,武則天先是成了李治的昭儀,後成了李治的皇后。在李治駕崩之後更是登基為帝,那麼武則天稱帝時多少歲呢?

武則天圖片

  武則天圖片

  武則天出生於公元624年,在十四歲的時候便被唐太宗招入宮中成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但是武則天並沒有得到唐太宗的寵愛,十二年的時間裡一直是一個才人。在唐太宗病重的時候,武則天和李治有了感情。在唐太宗去世之後,武則天同那些沒有子女的妃嬪一同進入了長安的感業寺為尼。

  公元650年,李治在唐太宗的週年忌日到感業寺進鄉,與武則天相遇。公元651年,因為無子而失寵的王皇后知道李治喜歡武則天,便主動向李治請求要將武則天納入宮中。本就有意的李治立即應允。公元652年,武則天再度入宮,成為李治的昭儀,之後成為李治的皇后。

  公元660年10月,李治風疾發作,不能再處理國家大事,便讓武則天處理朝政,之後有了「二聖臨朝」。公元667年,李治久病不愈,命太子李弘監國。公元675年,李治的病情更加嚴重。李弘病逝,立李賢為太子,後因謀逆被廢。之後李顯成為太子。公元683年12月,李治駕崩,李顯即位。之後,民間開始出現「武則天乃是彌勒佛化身下凡,應作為天下主人」的說法。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建立周武王朝。這一年,武則天67歲。

  武則天稱帝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公元690年,武則天自立為皇,開創周武王朝。那麼武則天稱帝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呢?

武則天圖片

  武則天圖片

  有人說「唐有胡氣」。隋唐的皇族基本都是北周的重臣或是北周重臣的後代,李淵的祖先李虎便來自於北周八柱國之一。

  鮮卑族以狩獵畜牧為生,最早的時候居住在漠北。他們的生活習性便造成了鮮卑族的男性經常數天或者數月都在外面,而家中則是由婦女主持著家政和與外面聯絡,漸漸地也就能夠獨擋一面,養成了發號施令的習慣。

  北魏的孝文帝開始便大力的提倡漢文化,但是對於鮮卑族來說作用不大,他們的民風民俗依然保留了不少。曾有文明太皇太后馮氏臨朝稱制長達25年之久的先例;隋朝的獨孤皇后也終身干政,對隋朝的政治生活影響甚大;唐高祖李淵的妃嬪張婕妤等更是屢屢干政,被說是「胡氣」。

  唐朝的風氣非常地開放。唐朝的婦女積極地參加社交和經商之類的活動,公主宗女更是自己開府立戶聚集賢能,引薦才士。更有民間女子陳碩真組織起義,自立為皇。當時的北方少數民族繼承父業的時候就有將其姬侍一併繼承的習慣,李治將武則天納為自己的昭儀,而武則天又是其父的妾室,這也是「胡氣」的表現。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加上當時唐朝所面臨的種種政治等因素,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的女皇帝就這樣誕生了。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