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為啥來大姨媽都要拍?《羋月傳》導演鄭曉龍回應八大爭議 | 陽光歷史

 

A-A+

羋月為啥來大姨媽都要拍?《羋月傳》導演鄭曉龍回應八大爭議

2015年12月12日 歷史劇, 羋月傳 暫無評論 閱讀 6,309 次

羋月傳》開播以來,一路聲勢銳不可當。除了一路走高的收視和點擊量,話題熱度更是居高不下,一大波歷史控、考據迷、宮斗粉、時尚達人等各方集結襲來。針對網友熱議的焦點,該劇導演鄭曉龍、服裝指導陳同勳與化妝指導陳敏正等日前接受採訪時,對於各項熱議內容逐一回應。

隨著《羋月傳》的熱播,雖然爭議也從未停止,但該劇導演鄭曉龍反倒有些欣喜,「大家現在每天都等著更新,這已經成為熱議話題,大家都在說這個劇,這種情況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了。」

另值得一提,陳同勳曾以《梅蘭芳》獲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獎;陳敏正也是《甄嬛傳》的化妝指導喲。

爭議一:羋月為啥來大姨媽都要拍?

「當然要拍!羋月想做的是能掌控自己命運的男子」

有網友質疑女主羋月從小自帶外掛,先天帶有「霸星」的逆天人設,在娘胎裡經歷碎骨子的威脅,在襁褓中就成功漂流,四歲憑著萌出一臉血博得父王寵愛,七歲武力技能滿點。偷個糕點順手偷到初戀守護神黃軒,又倚仗天生好運輪番攻陷後媽苣姬、大文人屈原、楚懷王愛妃鄭袖、嫡公主羋姝、秦國宰相張儀、秦王、義渠王。

同時對於女主來大姨媽也被拍,也讓部分童鞋深感不解。

(導演)鄭曉龍:我覺得她離瑪麗蘇差遠了,什麼傻白甜、瑪麗蘇,我弄不清這些詞。羋月是一個耿直的人,有什麼說什麼,她發現羋姝被蛇咬了,幫著把蛇打跑、吸蛇毒;她完全可以不去開罪威後,但公開去理論了。她只是運氣好,她要運氣不好早死了,這劇也沒法往下拍了。

至於拍月事,因為這實際上是一部傳記,講述羋月人生經歷,包括她遇到什麼事、自己感受如何。來月事是女孩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但羋月不想當女人,她從小看到娘親與莒姬悲慘的命運,覺得所有女人的命運都被別人掌握,她想掌握自己的命運。她覺得,如果自己是男孩早就沒事了。她的命運就從這兒開始。這個意思是很清楚的。

爭議二:服裝、道具全是淘寶貨?

「不是!絹花皆為純手工打造」

《羋月傳》靚麗的頭飾也備受爭議是「爆款」

劇組曾表示,該劇服裝85套,每套標價近萬元。播出後,時尚達人和買家指出,服裝疑似網購爆款,金光燦爛的首飾不值錢,絹花以及小公舉、妃嬪、占星師酷愛的羽毛淘寶款約30元一個。

(導演)鄭曉龍:第一,我不在網上上買東西。第二,有沒有可能,電視劇播出以後,有人照著服裝做放到網上上賣呢?這個事兒也要弄清楚。

(化妝指導)陳敏正:絹花全都是我們化妝師一個個花瓣做起來的,90%的金飾是雕塑出來以後敲制的。特別羽毛,導演希望在楚國有一個崇尚的類似圖騰的東西,所以頭上帶點毛。我是在專門的鳥毛加工基地買回來直接做的。你上哪兒去買淘寶款?我最忌諱的就是淘寶款買回來直接用!

爭議三:黃歇羋月差這麼多,怎麼會是青梅竹馬?

「劇裡黃歇是最合適的人選」

羋月傳》子歇的人設無疑是成功的,吸粉無數

有歷史考據派提出質疑:黃歇與羋月的初戀也屬虛構,以年齡論,羋月與黃歇、屈原的年齡差都不符史實,所謂的青梅竹馬不存在。就連可愛的小羋月也難逃開涮,被指台詞漏洞有違和感,說出「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如此現代的台詞,讓人覺得羞羞臉。

(導演)鄭曉龍:這部劇的定位是歷史古裝傳奇劇。它可以虛構,作為藝術品讓觀眾看的。要不乾脆別拍了,拿史書說事吧。我們盡量做到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大的歷史事件、重要人物不虛構,盡量努力參照當時歷史情況。而像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就是個民間俗語,小孩嘛,非要她講成語,也不大合理。

許多事歷史上都沒有定論,有人吐槽,其實只是把歷史的一家之言拿出來說。比如商鞅死前還是死後被車裂,《史記》上本就有兩種說法。司馬遷也並不瞭解,因為是好幾百年前的事了,那時的史料記載不像現在精準。再比如屈原與羋月的年紀,在史學界也有不同說法,有人認為屈原比羋月大十幾、二十歲。

關於設計黃歇為羋月的青梅竹馬,歷史上得有這號人物吧。想來想去覺得黃歇最合適。他是楚國人,在楚國給太子當伴讀,他們能有這種接觸機會。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使得史書上記載的一些人物生卒都無法找到,有的人後來成了大人物,才記載何時死的,但哪年生的沒有,只能根據事件倒推。但這些會影響本劇的價值觀嗎?它不是歷史書,我不是在給你普及歷史,這樣的編排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有人看了劇想多瞭解這段歷史,那就是本劇最大的貢獻了。時光網http://www.timetw.com

爭議四:宮斗手法太小兒科?

「宮斗戲本就不是主線」

《羋月傳》中宮斗戲的弱化,讓不少網友倍感失落

在《甄嬛傳》這部展現後宮廝殺的宮斗戲中,眾位小主使出各種必殺技能,群雌逐鹿各有千秋。《羋月傳》一向被眾網友視為該劇姐妹篇,但宮斗劇大拿們指出,劇中手法甚是幼齒。比如,宮中諸女互相下藥的法子太老套,而楚後身為趕盡殺絕的正宮娘娘,不把羋月娘殺了,卻找人去rape。

(導演)鄭曉龍:《羋月傳》就不是以後宮爭鬥為主的戲,我本來就想淡化宮鬥。《甄嬛傳》裡妃嬪們為了家族利益,爭寵都是用陰狠的招。但這裡,那些公主到了秦國,她們不是爭寵,是為了母國的利益。這個後宮說的只是公主之間的矛盾。

爭議五:帝王死法奇怪就像《死神來了》?

「本就有傷,酒是導火索」

有網友認為劇中各位諸侯王死法奇怪,可以出個《死神來了》番外。比如趙文瑄因各種傷心失望過度,直接喝酒喝死了。而方中信演的秦王也是被氣死的。至於秦王的兒子則是舉鼎而死,不過這是有典故的真事兒。

(導演)鄭曉龍:「喝酒喝死」這說法很有問題。他在前線打仗,負了好幾次傷,本就是帶著傷回來的,我們還有特寫。傷沒好,那會又沒消炎藥,喝那麼多酒。酒是一個導火索,加上生氣、氣滯,舊傷復發。

爭議六:劇中服飾咋那麼鮮艷?

「楚國織物華麗,衣服本就輕盈多彩」

以製作精良著稱的鄭曉龍,這次的服裝設計也備受爭議。有網友認為,楚國宮娥的服裝太艷麗,而一幕公主們圍觀帥哥黃歇的場景,簡直像《歡天喜地七仙女》般亮眼。

服裝指導)陳同勳:影視劇中秦漢時期印象是粗曠、拙樸。秦的地理位置更北方,五行尚水,水為黑。楚國為南方,製造業相當發達,以紅為貴。在今天,南方衣著輕盈多彩,北京特別是冬天雄魂而有力。

那麼史實是怎樣呢?《左傳》中提到楚國的絲織品如何好,還有楚的玉帛、羽毛等。我們看大量出土於那個時期的織物色澤艷麗輕薄,繡品精美極致。看屈原的《招魂》記敘,楚王的馬匹都穿著精美刺繡華服。在那個時期,不光楚人要求服飾艷麗,織帛華麗標準就有艷麗要求。

回到《羋月傳》的服飾創作思路上,在史實的基礎融入今天電視劇的觀看方式,保持了那個時期色彩的艷麗以及寬衣博帶的款式。具體體現上楚國尚紅,宮中華服烈艷。如羋姝出嫁時楚的送親隊伍以紅為主,到秦國境內驛站的迎親隊換為深色為主。

爭議七:羋茵不搭調的頭飾怎麼回事?

「為了努力吸引黃軒,顯示存在感」

小夥伴們問題真的很多,下面絮叨一下髮飾。有網友覺得,身為戰國女子打扮應該比較低調,所以但凡奢華都是要被討伐的。華妃娘娘怎麼可以梳這麼高的髮髻,難道是想顯高嗎?還有小公舉羋茵,對,就是你站出來!小小年紀就愛把N個髮飾往頭上一股腦一放,長成少女髮飾越放越多,到底是什麼鬼?

(化妝指導)陳敏正:都說要還原大秦款!大秦是女人頭髮隨便一窩就完了。希望網友不要這麼挑剔,既希望還原歷史,又希望亮麗好看,這是不可能的。

再說羋茵這個人物設計,她自知不比兩個姐姐長得好看,為了吸引黃歇努力裝點自己,裝飾心切所以有點語無倫次。我們有意設計成各種不搭調的頭飾插頭上,以顯示「我的存在感」。她老盼望著黃歇能愛她,結果人就不愛她,愛誰?愛素妝的羋月。你在羋月頭上找到頭飾了嗎?沒有吧。這是一個道理。

需要有一點戲劇思維,咱們生活中的人前前後後也有這樣的,長得不難看卻總是打扮不對,色彩搭配不準確。我們都是做藝術設計的,不懂得什麼顏色好看嗎?不是按照我們思路去做這些顏色,一定是考慮到人物。

爭議八:人物妝容顯老態,得罪彩妝師了嗎?

「靚麗的服飾不搭配濃妝,人會失血色」

《羋月傳》中主演妝容遭吐槽得罪造型師

最後,總結一下網友對各位美人妝容上的意見。一方面,美艷的蔣欣被指妝容現代化,橘色唇彩一點兒不像古人

一方面,一票美人被指統統老了十歲,皮膚吹彈可破的槿汐姑姑,在這裡皮膚不止略顯老態,還有濃重的彩妝痕跡;鄭袖的臉上浮粉多多,毛孔和痘痘都沒遮掉。有人懷疑,鄭曉龍可能是得罪了彩妝師和打光師。

(化妝指導)陳敏正:電視劇不是研究歷史資料,是拍給現代人看的。我們也可以做到寫實,《老農民》中的蔣欣幾乎雙唇什麼顏色都不用。每部戲有不同處理,主要是看戲的風格。這回的服裝特別靚麗,如果不做比較濃重的色彩搭配,會讓人失掉血色。

至於脂粉問題,作為造型師難道不希望能遮掉嗎?脂粉的厚薄完全靠鏡頭、後期就能解決了。但導演希望這部戲能真實些,讓大家覺得親和,看到一個真實演員的臉,不去給他修那麼極致、完美、虛假。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