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簡介 東漢章帝時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張衡(78~139),東漢科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字平子。河南南陽西鄂(今河南省南召縣石橋鎮)人。少遊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通五經,貫六藝,永初五年(111)徵拜郎中。自元初二年(115)至永建初,兩次為太史令。精通天文、歷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轉動的渾天儀和測定地震的候風地動儀。在天文學理論方面,張衡是渾天派的主要代表。關於天地之起源,他認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後,輕者上升為天,重者凝聚為地,陰陽相蕩,產生萬物。他還第一次正確地解釋了月蝕形成的原因,認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蝕是由於月球進入地影而產生的。他依據當時的天文學知識,肯定
了宇宙的物質性和無限性。張衡把中國古代自然科學和哲學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其著作收集在清嚴可均所編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中。
東漢著名的天文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石橋鎮)人。十六七歲時曾遊三輔(今陝西西安及附近一帶地區),觀察社會歷史情況。
不久到洛陽,讀《五經》,學六藝。永元十二年(100),為南陽太守鮑德主簿。永初二年(108)拜郎中,後遷尚書郎。元初二年(115)任太史令等職。永和元年(136)為河間相,後又拜尚書。永和四年卒於官。張衡在科學上的卓越貢獻是天文學。他是古代渾天說代表人物之一。在相傳為張衡所作的《渾儀圖注》中,具體闡述了渾天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地都乘氣而立,載水而浮。渾天說在較長的時間內支配了中國的宇宙結構學說。他著有《靈憲》,解釋天地起源及天體演化的一些問題。他以為在中原能看到的星數約二千五百顆,而全部星數則有一萬一千五百二十顆之多。《靈憲》中並講解了月食發生的基本道理。張衡又改進了渾天儀(即現在的天球儀),利用齒輪系統把渾象與計時漏壺聯繫起來,能在室內觀測到恆星的位置。他還設計製造了候風地動儀,儀器用銅鑄成,像一個酒樽,中間有一都柱(即震擺),都柱周圍平列著八個方向的機械。外面鑄有八條銅龍,按八個方向排列並與內部機械相連,每條龍嘴裡銜著一枚銅丸,某個方向地動,銅丸則落在同方向下面蹲著的銅蟾蜍嘴中,憑聲音便知地震的方向。這是世界上公認最早的地震儀。張衡在數學上著《算罔論》,曾計算球的體積。
又創圓周率π=92/29。張衡還擅長文學,撰寫詩、賦、銘等三十餘篇,其中《東京賦》、《西京賦》、《南都賦》為世人稱道。存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輯刻在《張河間集》內。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係。
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製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裡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
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小行星」。
20世紀中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