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死的有多慘?死後暴屍街市肚臍眼中點起天燈 | 陽光歷史

 

A-A+

董卓死的有多慘?死後暴屍街市肚臍眼中點起天燈

2016年07月04日 歷史真相 暫無評論 閱讀 745 次

  董卓(?—公元192),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期的重量級權臣,涼州軍閥。官至太師、相國、封郿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漢少帝劉辯繼位,外戚何進輔政。大將軍何進和司隸校尉袁紹合謀誅諸宦官,不顧朝臣反對私召涼州軍閥董卓入京。後因謀洩,何進被宦官張讓等所殺。袁紹、曹操帶兵入宮,殺盡宦官,控制朝廷。隨後董卓率軍進入洛陽,並領何進所屬部隊,又使呂布殺執金吾丁原,併吞其眾。由此勢力大增,得以據兵擅政,廢黜少帝,殺何太后,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卓遷太尉領前將軍事,更封為郿侯,進位相國。又逼走袁紹等人,獨攬軍政大權。之後,董卓放縱士兵在洛陽城中大肆剽虜財物,淫掠婦女,稱之為「搜牢」。又虐刑濫罰,以致人心恐慌,內外官僚朝不保夕;與此同時,他又為黨人恢復名譽,起用士大夫,企圖籠絡人心。

  據《後漢書·董卓傳》記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挾持獻帝西都長安,臨行把洛陽的金珠寶器、文物圖書強行劫走,並焚燒宮廟、官府和居家,並脅迫洛陽幾百萬居民一起西行,致使洛陽周圍「二百里內無復孑遺」,室屋蕩盡,荒蕪凋敝,無復人煙。董卓的倒行逆施終於激起了廣大人民的憤怒與反抗。許多有志之士出於對國家危亡的考慮,長期與董卓進行不屈鬥爭,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和動搖了董卓的地位和基礎,同時也緩解了董卓對整個東漢政權的破壞影響。起初,議郎楊勳與左將軍皇甫嵩秘密商議,準備共同討伐董卓,只是後來由於皇甫嵩被徵調,楊勳勢單力薄,才就此罷休。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冀州刺史韓馥、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胄、南陽太守張咨和袁紹等10餘人都紛紛起兵反對董卓,從此便開始掀起了大規模持續反抗董卓的鬥爭浪潮。

  不久,長沙太守孫堅率領豫州各郡軍隊征討董卓,在梁地(今汝州梁縣西南)被董卓部將徐榮打敗,聯合孫堅反董卓的穎州太守李曼也被生擒。接著,河內太守王匡又屯兵河陽津(今河南省孟縣西部的黃河渡口),準備進攻董卓。不料老謀深算的董卓早有覺察,先派疑兵向王匡挑戰,而暗中卻派精銳部隊從小平津渡河北上,繞道偷襲王匡所部。王匡大敗,幾乎全軍覆沒。第二年,孫堅重新收攏流散部屬,進駐梁縣,準備再度討伐董卓。董卓派胡軫、呂布迎擊孫堅。由於胡、呂二人心存芥蒂,不能相處,還沒交戰,士兵就渙散逃離。孫堅趁機出擊,胡軫、呂布大敗而逃。董卓見勢不妙,不得不派部將李傕向孫堅求和。孫堅不理,繼續進攻距洛陽只有90里的大谷。董卓被迫率軍出戰,被孫堅擊敗,退駐澠池。孫堅乘勝追擊,遇呂布,大敗呂布後,出兵函谷關,分兵兩路,直取新安和澠池。

  此時,山東諸路豪傑也紛紛揭竿而起,共同起兵聲討董卓。被多方義軍逼得無路可走的董卓決定遷都長安,以避鋒芒。但是,征討董卓的鬥爭並沒因遷都長安而有絲毫鬆懈,而是更加風起雲湧。這時,董卓已成了眾矢之的。越騎校尉伍孚對董卓的倒行逆施十分痛恨,發誓要親手殺死董卓。一天,伍孚身藏佩刀,前來拜見董卓。交談完畢後,伍孚便告辭離去。董卓起身出門相送,用手輕輕拍著伍孚的後背,表現出極其親切的樣子。伍孚瞅準機會,猛地抽出佩刀向董卓刺去。由於殺人心切,用力過猛,失手沒刺中要害。董卓大驚,慌忙奮力反擊,並急呼警衛出手相救,這才脫離危險。伍孚在與警衛鬥爭過程中,由於寡不敵眾,被亂劍刺死。事後,董卓大罵伍孚包藏禍心,不講仁義。

  當時,天下老百姓為了表達對董卓的痛恨,到處傳唱《千里草》的歌謠,希望他盡快死去。歌謠是這樣寫的:「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後漢書·五行志》。歌謠中「千里草」、「十日卜」合起來是董卓的名字,「何青青」、「不得生」則深刻地表達了當時廣大老百姓對誤國權臣董卓的極度痛恨,都希望他早日死去。這首民謠是東漢人民對董卓整個人生的基本評價,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董卓對東漢末年政治和社會的消極影響。初平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書僕射士孫瑞與董卓的親信呂布共同密謀誅殺董卓。之前,王允先後與司隸校尉黃琬、尚書鄭公業、執金吾士孫瑞等人多次商議誅殺董卓的事情。

  初平三年春天,王允與士孫瑞、楊瓚借登台拜神為名,又一次秘密商量廢除董卓的事宜。士孫瑞說:「自從去年年底以來,太陽不照,淫雨不斷已達六十多天,我們應該讓這種不利國家和老百姓的時期盡快結束。現在,時機大好,我們正可趁天下沸騰之際,主動採取措施,消滅罪魁禍首!」士孫瑞意在提醒王允可借天時地利人和之機除掉董卓。王允同意士孫瑞的意見,可是考慮到董卓平時戒備森嚴,而且他本人武力過人,如果不採取周密措施,恐怕不易得手。於是,王允便物色了董卓的親信呂布作內應。呂布年青勇猛,武力超群。起初董卓對他深為喜愛和信任,收他為義子,並提拔他擔任騎都尉。後來,董卓又遷呂布為中郎將,封他為都亭侯。董卓把呂布當作自己的貼身侍衛。不管董卓走到哪裡,呂布總是形影不離,負責保護董卓的生命安全。

  一次,呂布不小心得罪了董卓,董卓大怒,隨手抽出刀戟向呂布擲去,幸虧呂布眼疾手快,才得以倖免。當時,呂布並沒直接頂撞董卓,而是立即向他謝罪道歉,董卓便不再追究,以後也根本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可是,呂布卻從此心懷私恨,呂布又與董卓的婢女私通,心中十分不安。王允把誅殺董卓的計畫告訴呂布,並要求他充當內應。起初,呂布不同意,他說:「奈何(我和他)如同父子一樣!」王允開導說:「你姓呂,他姓董,又不是骨肉親情。況且董卓現在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國賊,你難道還認他作父親嗎?他向你擲刀戟的時候,把你當兒子看待嗎?」在王允的敦促下,呂布最終答應了。

  一切準備就緒,正好逢上皇帝大病初癒,朝中文武大臣都集會於未央殿,恭賀天子龍體康復。呂布借此機會,事先安排同郡騎都尉李肅等人帶領十多名親兵,換上衛士的裝束隱蔽在宮殿側門的兩邊。董卓剛到側門,便遭到李肅等人的突襲。董卓大駭,慌忙向呂布呼救。呂布正襟危坐,大聲道:「我們是奏詔討殺亂臣賊子,你死有餘辜!」絕望中的董卓雖然奮力反抗,但已無濟於事,當場被殺,並誅連三族。董卓被殺後,滿朝文武和所有士兵都高呼萬歲!長安老百姓高興得在大街小巷載歌載舞,共同慶祝奸賊被誅。而且董卓的屍體被暴街市,守屍吏把點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臍眼中,點起天燈。因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達曙,如是積日」。董卓死後,西涼軍餘部由李傕等人率領。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