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孚死因的另外一種說法:因術後發生感染病故
1939年12月4日,前北洋軍閥巨頭吳佩孚因牙病死於當時已經被日本人佔領的北平。
吳佩孚的葬禮很隆重。華北日占區的各省市三日之內均下半旗志哀。而遠在重慶的國民政府,亦對其深表哀悼,不僅追贈吳佩孚為一級上將,還為吳佩孚舉辦了盛大的追悼大會。
但在此時,關於吳佩孚被日本人謀殺的說法也開始被大肆渲染。
流傳最廣的說法:吳佩孚雖然身陷敵後,但堅貞不屈,堅決不被日本人利用,最後日本人招安不成,起了殺心——趁吳佩孚患牙病之機,派日本醫生將吳佩孚殺死。
從幕僚和家人的記載看病史
那麼,吳佩孚的死因到底是什麼呢?
關於吳佩孚死前的病情記載有很多,其中有頗多矛盾之處。比較靠譜的,應該是吳佩孚幕僚汪祟屏先生的採訪記錄——《汪崇屏先生訪問紀錄》,還有吳佩孚後人吳運乾和吳運坤寫的《先祖父吳佩孚的生前身後事》。拋開記錄中的個人傾向,我們盡量客觀地將吳佩孚的病史還原一下。
根據他們的記載,1939年11月24日,吳佩孚吃羊肉水餃時,一塊碎骨渣或者沙粒之類的東西不巧嵌入左邊一隻鑲有金牙套的槽牙的牙縫裡,家人請了一個日本牙醫到家裡診治,醫生替吳佩孚拔出了這顆壞牙。既然鑲著牙套,想來這顆牙早已壞得夠嗆,有嚴重的齲病。這次難以忍受的疼痛,應該是異物刺激引起的急性牙髓炎或者牙周的感染。
不幸的是,拔除這顆牙並沒有緩解吳佩孚的病痛,相反,拔牙後出現了嚴重的感染,吳佩孚左顎腫疼,粥水難嚥,「腮部腫脹,繼而高燒昏迷」。
在這段時間裡,吳佩孚和家人病急亂投醫,先後請了三名中醫治療,效果不佳。吳佩孚一會兒渾身發冷,一會兒發熱。
後來又趕忙將德國醫院的德籍醫生史蒂福斯請來,德國醫生檢查後,發現吳佩孚白細胞太少,建議輸血和手術,但由於吳佩孚反對,最終也沒有開刀和輸血。到12月3日,吳佩孚覺得自己要不行了,開始囑托後事。
12月4日早晨,德國西醫再次建議入院開刀,吳佩孚依然堅決不肯去,他的家人開始準備後事。這時候,那個倒霉的日本醫生來了,而且是吳佩孚的舊部齊燮元陪著來的。
吳佩孚不讓德國醫生治,自然也堅決拒絕日本醫生治療。最後在齊燮元的一再堅持下,同意讓日本軍醫試一試,這位日本軍醫也同意試一試。
據吳佩孚後人記載,「當時是由我父親扶護頭部,母親也在側,川本、齊燮元現場監督。日醫用手術刀在浮腫的右腮下氣管與靜脈的部位一刀割下,血流如注,先祖父頓時氣絕。」
大家注意,日本醫生的手術切口並非在口腔內進行,而是在腮部下方,這個手術切口的位置對於病情分析非常重要。
路德維希咽峽炎是罪魁禍首
實際上,吳佩孚死亡的根本原因,應該是一種極其嚴重的牙科併發症:路德維希咽峽炎(Ludwig』s angina)。
路德維希咽峽炎,也稱膿性頜下炎,也稱口底多間隙感染,又稱口底蜂窩織炎,多由口腔或牙根感染引起,以拔牙後多見。病原菌除咽部常見的溶血性鏈球菌外,多為厭氧菌,是口腔內感染在口底蜂窩組織內蔓延擴散的結果。
由於感染在口底間隙的蔓延和擴散,患者首先會出現頜周(腮部)自發性劇痛,灼熱感,皮膚表面粗糙而紅腫堅硬。病變初期,腫脹多在一側,如炎症繼續發展,會擴散至頜周整個口底間隙。
患者語言不清,吞嚥困難,不能正常進食。如腫脹向舌根、會厭或頸前發展,則可阻塞呼吸道,出現呼吸困難,並有發生窒息的危險。
在出現嚴重的局部感染症狀的同時,由於大量的毒素和細菌入血,患者會出現嚴重的全身感染症狀和膿毒症表現,包括寒戰、發熱、白細胞計數升高或者下降。膿毒症發展到最後,會出現休克、昏迷、呼吸衰竭等表現,並最終導致患者多臟器衰竭死亡。
如果這樣治療,吳佩孚不會死那麼快
在當時沒有抗生素的情況下,德國醫生提出的治療方案是科學合理的。一方面輸血糾正患者全身情況,一方面手術處理感染病灶。感染病灶的處理方法是切開膿腫進行引流,讓膿液流出,減輕組織內壓力,避免感染進一步擴散。
路德維希咽峽炎的引流手術一般是在下頜骨下緣做橫行切口,切開頸闊肌及深筋膜,然後在兩側下頜舌骨肌間做一垂直切口,向上分離進入舌下隙,做擴腔引流。
從吳佩孚後人描述的那個日本軍醫的切口位置看,對方正是要做這種引流手術。事實上,如果吳佩孚聽從德國醫生的話及時處理,他還是有生還機會的。可惜吳佩孚一再自誤,最終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至於那位倒霉的日本軍醫,說實話,他當時敢給吳佩孚做切開引流手術,膽子實在不是一般的大。
從治療角度,他選擇給吳佩孚做手術並沒有錯,雖然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患者身體狀況已經很差,但畢竟還有一線機會可以爭取,強過等死。
但是從風險角度,這個手術幾乎把醫生最忌諱的事情都佔全了。
首先是因為手術風險非常大。吳佩孚已經66歲,本身就年老體弱,再加上疾病的折磨,手術耐受能力極差,手術刺激很容易引起患者出現意外甚至導致患者死亡。即使手術中能挺過來,在當時沒有抗生素的條件下,吳佩孚能否最終活下來依然是未知數。
其次是患者及家屬都反對手術。這種風險極大的手術,如果家屬和患者不強烈要求或者至少表示支持,幾乎是沒有醫生敢做的。
最後,吳佩孚名氣太大。如果搞砸了,全世界都知道是你幹的,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事實上最後也確實沒洗清。吳佩孚死後,這個醫生差點沒被吳家人當場拿槍打死,而且背了個害死吳佩孚的名聲直到現在。
為什麼吳佩孚會術中死亡呢?路德維希咽峽炎的感染發展到一定程度,會有咽喉部腫脹和呼吸道阻塞。在這種情況下,手術的牽拉擠壓以及手術對迷走神經的刺激,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咽喉部和氣管痙攣,引起患者出現嚴重窒息,而窒息一旦發生,在沒有搶救設備和措施的情況下,患者短時間內就會死亡。
同時,作為高齡患者,吳佩孚心臟功能本來就差,膿毒症也會對心臟造成嚴重損害。在局部炎症嚴重的情況下,麻醉藥物效果有限,手術中的疼痛刺激可引起患者突發心臟病死亡。而手術對迷走神經的刺激,也可誘發心搏驟停,導致患者死亡。
一顆牙齒,斷送了一代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