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軼事:被顯貴王述羞辱 看破紅塵退出官場 | 陽光歷史

 

A-A+

王羲之軼事:被顯貴王述羞辱 看破紅塵退出官場

2018年02月03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94 次

  王羲之在東晉算是一流的人物,但在殘酷的官場,只要你站錯了隊,就只能在底層混混,抬頭看著水平比你差的人爬得更快、飛得更高。

  王羲之沒想到,被一個根本看不起的二流人物踩在腳下嘲諷羞辱。對於一身傲氣的他來說,退隱山林成了唯一的選擇。

  夾在桓溫、殷浩之間

  殷浩掌權時,為了對抗「政敵」桓溫,極力拉攏名士。王羲之在一再請求下出山做了護軍將軍,不久又被任命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大致相當於中將、會稽市市長)。

  所以一般稱王羲之為「王右軍」。

  王羲之表面上和殷浩都是風流倜儻,視為知己。然而骨子裡面,王羲之又敬重桓溫。王羲之小時曾被王敦帶大,王敦很喜歡他,說:你是我家優秀的子弟,肯定不比阮裕(當時一名士)差。

  桓溫和王敦都是長著「反骨」的梟雄,《晉書》裡就把王敦、桓溫的傳放在一起。所以王羲之內心和桓溫走得更近。

  王羲之一再寫信給殷浩,勸他和桓溫冰釋前嫌、握手言和,引得殷浩不爽。然而殷浩被廢後,他又被當成了殷浩餘黨,受到冷落。

  一件事成了導火索,那就是他和王述的矛盾。

  王述屬於大器晚成型

  王述屬於太原王氏,在北方,太原王氏地位一直高於琅琊王氏,但由於王導南渡的赫赫功勳,琅琊王氏後來居上。

  王述的父親叫王承,後人沒幾個聽過他的名字,但當時是個「天王巨星」,被稱為「東晉初年第一名士」。實際上天天吃飽了沒事幹,只是淡泊名利,談那些雲裡霧裡的玄言。

  王述和王羲之的童年非常相似:1、年幼喪父,由母親撫養成人;2、性格內向,不怎麼會說話。

  不過他更慘,王羲之13歲開始成名,他一直到了30歲,還默默無聞,被人當成是癡呆。唯一的伯樂是王導,經常稱讚他。但是他不僅不感激,還不給恩師面子。王導高談闊論時,滿座賓客都拍手:講得真好啊。

  王述面無表情地說:人又不是堯舜,怎麼可能每句話都對。

  王導也不生氣,和顏悅色地向他道歉。

  他有三件事情,在當時可以上「頭條新聞」。

  他擔任第一個官職是宛陵(今宣城)縣令,可能是從小窮慣了,在任上貪污受賄。「紀檢部門」也很誇張,列了1300多條罪名起訴他。

  王導派人狠狠地訓了他一頓。

  從此,王述洗心革面,180度大轉彎,又出任市級高官,清正廉潔無人可比。朝廷給他的賞賜,他一分錢不留,全部分給親戚朋友;家裡老房子一住就是許多年,沒有重新裝修,沒有添置新物,一直到死。時人都讚歎他是「奇人」。

  第二件事情,朝廷如果任命他新的官職,他想就要,從來不說客套話。如果推辭了,那就是肯定不要這個職位。

  他的兒子叫王坦之,名氣相當大,勸他:你是不是要謙虛一點?

  王述說:你認為我不勝任嗎?

  王坦之答:不是。但辭讓是傳統的美德。

  王述說:既然能勝任,為什麼要辭讓!別人都說你比我強,但你肯定比不上我。

  第三件事,謝奕性情粗暴,一次對王述很不滿,用粗話、惡毒的話痛罵他。王述一句話不說,起身面壁,一動不動。謝奕罵了半天,轉頭離去,他才回到座位上。

  人們紛紛稱讚:有涵養、真男人。

  王羲之和王述積怨很深

  王羲之始終看不起這個「笨頭笨腦」的「二流人物」。但王述的名氣越來越大,王羲之越來越恨,氣得爆棚。

  王述曾經任會稽內史,因為母親去世,他回家守喪。繼任者就是王羲之。

  王羲之經常說:今天要去王述家弔唁,實際從來不去。王述每次聽到外面有鼓角之聲,都以為王羲之要來了,急忙命令僕人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但都失望至極。

  一次王羲之突然來到他家門口,王述趕緊穿好衣服出去迎接,卻看見王羲之門也不進,揚長而去。此後幾年,王羲之一直沒有去拜訪。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殷浩被廢後,王述服喪期滿,調任揚州刺史,做了王羲之的頂頭上司。為什麼會讓他任省級高官呢?因為桓溫和王述是親家,桓溫的女兒嫁給了王坦之的兒子。

  司馬昱為了巴結桓溫,起用了王述。

  王羲之在家裡氣得發瘋,失去了理智,大罵兒子們,說:正因為你們不如王述的兒子,我的職位才比他低。

  已經完全語無倫次。王述的兒子王坦之才華橫溢,但王羲之的兒子們王獻之、王徽之也不弱。

  王述上任後,走訪了會稽郡所有的領導,視察了每個角落,卻繞開了會稽郡的最高長官王羲之。臨走時,和王羲之只說了幾句就轉身離去。後來不停地派人督查會稽郡的各項工作,刑事的、民事的,搞得王羲之手下的官員疲憊不堪。

  王羲之相當於不停地被人扇耳光,他一向清高孤傲,怎麼能受得了。

  他做了一個奇怪的決定,派人到建康去,請求把會稽郡從揚州單獨劃出去,單獨成立一個越州。但他派去的使者口才太差,陳述理由時,說得亂七八糟,不知所云。

  一時成了笑柄,上了「娛樂版」的頭條。

  355年,也就是蘭亭之會兩年後,王羲之終於心灰意冷,發誓不再踏入官場。從此,53歲的王羲之過著優遊自在的生活,登山泛海,基本只忙一件事——採藥,常常不遠千里,足跡踏揚州。他歎息說:我將來肯定要快樂死。

  朝廷見他去意已決,不再徵召他。361年,59歲的王羲之在會稽去世。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