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史上明成祖取代建文帝是否是歷史的進步?
歷史學者對明成祖取代建文帝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建文皇帝推行仁政,矯正的太祖皇帝的一些嚴刑峻法,推行一些儒家仁政,有人明成祖比建文帝果斷大氣,朱棣登基之後,明朝從此進入到一個鼎盛時期。明成祖取代建文帝到底是歷史的進步還是退步,對明朝後世影響如何?不知大家看法如何?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代的第二位皇帝。他即位後,採取了大量的措施,廣施仁政,觀其所為,平心而論,是一位聖主。第一,實行仁政,朱元璋時期,法律嚴苛,尤其是三大案,數十萬人遭到嚴懲,數萬人被殺或者流放。朱元璋還以誥的形式公佈了許多命令,極其嚴苛,凌駕於法律之上。朱允炆即位後,廢除了那些誥,並修改了《大明律》中過於嚴苛的條款,並平反了大量的冤假錯案。第二,減輕賦稅。朱元璋時期,對富庶的江南地區課以重稅,因為在當年的戰爭中,江浙人支持張士誠。朱允炆即位後,減輕了賦稅,取消了這項不合理的規定。第三,重用知識分子。朱允炆即位後,堅持以儒家思想治國,規範了科舉考試,提拔了大量知識分子,尤其是方孝孺、齊泰和黃子澄三人。第四,力主削藩,朱元璋為了鞏固老朱家的江山,採取了分封制的倒行逆施的措施。藩王封地廣大,兵強馬壯,到了建文帝時期,已經出現了尾大不掉之勢,嚴重威脅了國家安全。朱允炆採納了齊泰等人的意見,採取了削藩策略,只是錯用李景隆,最終失敗告終。
另一種觀點認為: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上的表現來看,能力一般般,如果長久為君,對百姓來講可能還算是有一定好處,但是對明朝的政治發展肯對會有阻礙。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仁柔」,就說是他比較仁慈,比較柔弱。可是這個說法似乎存在矛盾,朱元璋駕崩後,建文帝不許各地藩王進京奔喪,這實際上是一種不孝的舉動,這樣他是不是能稱作「仁」還要打個問號。但是「柔」這一點卻是真的,而且造成了建文帝在削藩的時候不果斷,拖拖拉拉,最終造成燕王造反。而且此時的建文帝思想已經被齊泰和黃子澄控制,如果靖難不成,確實難保這兩個人不成為權臣。
成祖取代建文帝,從明朝的發展上是一個進步。是想如果建文帝削藩成功,那日後成祖的數次對北方用兵就不會發生。而且由於燕王被削,沒有人再能阻止蒙古鐵騎的南下(從建文帝對燕王徵繳不力就能看出來,他手下沒有能打仗的人),可能明朝很快就會滅亡。而且後來成祖遷都北京,也是一件很有影響的歷史事件,確定了後幾百年中國的首都。成祖以後,中國政治格局的移動方向變成南北移動,不是北京就是南京,而且南京建都從沒超過50年。
從文化上來說,永樂大典決定是成祖的成就。建文帝在位的話,很可能因為怕耗損國力而不做這一工程。而且建文帝的政治格局也注定他做不出這樣的事業。(當然這也是推論,注重儒家理論治國的建文帝也未必不會做這樣的事業)外交上的鄭和下西洋,雖然確實勞民傷財,但是對於世界的影響還是相當深遠的。如果建文帝在位,這種事情絕不會發生。當然,明成祖上台,有兩點為後人所詬病:太監的權勢得到了發展,變相造成明朝後來閹患的客觀條件。還有一點就是殺人過多。這兩點如果建文帝在位也絕不會出現。但是總體來說,瑕不掩瑜,成祖靖難成功對明朝還是利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