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兒子們:揭秘朱元璋26個兒子的最終下場
朱元璋26個兒子的下場 給子孫取名到清朝差點被殺絕
在「制度」決定之下,皇族們展開了激烈的生殖競賽。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繁衍至100萬人之多。作為大明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皇族確實是「最幸福」的群體。但李自成兵鋒所至,朱姓王爺幾乎沒有人能活下來。明皇族兩百多年的狂歡宴席,原來不是免費的……
朱元璋的兒子的下場 明皇族的人口爆炸
大明弘治五年,山西巡撫楊澄籌向皇帝匯報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居住在山西的慶成王朱鍾鎰又一次重新整理了朱元璋家族的生育紀錄,截至這年8月,他已生育子女共94名。
這確實也是明代中葉以來許多王府遇到的難題。慶成王的兒子們也大多繼承了父親出眾的生殖能力,比如他的長子的兒女總量後來也達到了70人。慶成王在兒女數創紀錄的同時,孫子輩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63人,曾孫輩更多達510人。就是說他的直系後代這一年已達767人,再加上眾多的妻妾女眷,整個慶成王府中,「正牌主子」就1000多人。慶成王肯定無法認全記清所有家庭成員。除非給兒孫妻妾們編號統計,否則很難想像他如何管理這個龐大的王府。
慶成王一府的人口增長,僅僅是明代皇族人口爆炸的一個縮影。朱元璋建國之初,分封子孫於各地,「初封親郡王、將軍才四十九位」。這些王爺好比種子,一二百年過去後,在各地繁衍出的數量十分驚人:山西一省,洪武年間只有一位晉王,到了嘉靖年間,有封爵的皇室後代已增長到1851位。洪武年間河南本來也只有一位周王,到了萬曆年間,已有了5000多個皇族後代……據明末徐光啟的粗略推算,明宗室人數每30年左右即增加一倍。而當代人口史學者推算的結果是,明代皇族人口增長率是全國平均人口增長率的10倍。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繁衍至近百萬人之多。
人口如此急遽膨脹,是由於背後強大的制度驅動。
朱元璋在歷史上留下的形象至為冷酷。他對百姓、對大臣、對故交、對妻妾,都冷血無情。唯有在自己的子孫面前,他卻滿面慈祥,溫柔體貼得無以復加。為了確保子孫們生活幸福,他絞盡了腦汁。
朱元璋給大明王朝的官員們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低的工資標準,給自己兒孫們制定的俸祿標準卻唯恐不厚:皇子封為親王后年俸萬石,是最高官員的近七倍,還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種賞賜。為了讓後代們充分享受幸福,他規定皇族不必從事任何職業。每一個皇族後代,所有消費需要都由國家承擔:10歲起開始領工資享受俸祿,結婚時國家發放房屋、冠服、婚禮費用。死後還有一筆厚厚的喪葬費。
朱元璋的皇族政策,只有一個漏洞,那就是他幻想著可以通過藩王掌握軍隊來捍衛朱家天下的安全,結果自永樂年間起,親王引兵作亂不斷。此狀況導致明朝歷代皇帝不斷致力彌補這個漏洞。皇帝們一方面保證皇族生活的窮奢極欲,另一方面則極力強化對皇族特別是藩王的控制。到明代中後期,這種控制達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為了怕王爺們聯合地方勢力作亂,後代皇帝規定,親王們終生只能生活在王府裡。
慶成王一府的人口增長,僅僅是明代皇族人口爆炸的一個縮影。朱元璋建國之初,分封子孫於各地,「初封親郡王、將軍才四十九位」。這些王爺好比種子,一二百年過去後,在各地繁衍出的數量十分驚人:山西一省,洪武年間只有一位晉王,到了嘉靖年間,有封爵的皇室後代已增長到1851位。洪武年間河南本來也只有一位周王,到了萬曆年間,已有了5000多個皇族後代……據明末徐光啟的粗略推算,明宗室人數每30年左右即增加一倍。而當代人口史學者推算的結果是,明代皇族人口增長率是全國平均人口增長率的10倍。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繁衍至近百萬人之多。
人口如此急遽膨脹,是由於背後強大的制度驅動。
朱元璋在歷史上留下的形象至為冷酷。他對百姓、對大臣、對故交、對妻妾,都冷血無情。唯有在自己的子孫面前,他卻滿面慈祥,溫柔體貼得無以復加。為了確保子孫們生活幸福,他絞盡了腦汁。
朱元璋給大明王朝的官員們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低的工資標準,給自己兒孫們制定的俸祿標準卻唯恐不厚:皇子封為親王后年俸萬石,是最高官員的近七倍,還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種賞賜。為了讓後代們充分享受幸福,他規定皇族不必從事任何職業。每一個皇族後代,所有消費需要都由國家承擔:10歲起開始領工資享受俸祿,結婚時國家發放房屋、冠服、婚禮費用。死後還有一筆厚厚的喪葬費。
朱元璋的皇族政策,只有一個漏洞,那就是他幻想著可以通過藩王掌握軍隊來捍衛朱家天下的安全,結果自永樂年間起,親王引兵作亂不斷。此狀況導致明朝歷代皇帝不斷致力彌補這個漏洞。皇帝們一方面保證皇族生活的窮奢極欲,另一方面則極力強化對皇族特別是藩王的控制。到明代中後期,這種控制達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為了怕王爺們聯合地方勢力作亂,後代皇帝規定,親王們終生只能生活在王府裡。
給子孫取名 朱元璋種下的惡果
朱元璋考慮隨著子孫繁衍,可能會名字重複,於是親自為子孫們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則和方法。他為有後代的23個兒子,從孫子輩算起各擬定了20個字的後代世系,每個字為一世。几子孫初生,由宗人府依據世次順序取雙名,雙名中的前一個字即太祖所取,後個字則必須是一個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五行則以「火、土、金、水、木」為順序,「火」為朱元璋孫子輩命名所用偏旁,以下依此類推。在朱元璋為23房子孫所取派語分別是:
太子房: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秦王房: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惇。
晉王房:濟美鍾奇表,知新慎敏求,審心鹹景慕,述學繼前修。
燕王房: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周王房: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肅恭,紹倫敷惠潤,昭格廣登庸。
楚王房:孟季均榮顯,英華蘊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齊王房:賢能長可慶,睿智實堪宗,養性期淵雅,寅思復會通。
魯王房:肇泰陽當健,觀頤壽以弘,振舉希兼達,康莊遇本寧。
蜀王房:悅友申賓讓,承宣奉至平,懋進深滋益,端居務穆清。
湘王房:久鎮開方岳,揚威謹禮儀,剛毅循超卓,權衡素自持。
代王房:遜仕成聰俊,充廷鼐鼎彝,傳貽連秀郁,炳燿壯洪基。
肅王房:瞻祿貢真弼,縉紳識烈忠,曦暉躋當運,凱諫處恆隆。
遼王房:貴豪恩寵致,憲術儼尊儒,雲仍祺保合,操翰麗龍輿。
慶王房:秩邃寘台鼒,倪伸帥倬奇,適完因巨衎,騭眷發需毗。
寧王房:磐奠覲宸拱,多謀統議中,總添支庶闊,作哲向親衷。
岷王房:徽音膺彥譽,定幹企禋雍,崇禮原諮訪,寬鎔喜賁從。
谷王房:賦質僖雄敞,叢興闡福昌,篤諧恂懌豫,擴霽昱禎祥。韓王房:沖范徵偕旭,融謨朗璟逵,亶韶愉灝慥,令緒價蕃維。
沈王房:佶幼詮勳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晰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房:斐序斌廷賞,凝覃浚祉襄,恢嚴顓輯矩,縝密廓程綱。
唐王房:瓊芝彌宇宙,碩器聿琳琚,啟齡蒙頌體,嘉歷協銘圖。
郢王房:偉聞參望奭,箴誨洎皋夔,麒麟餘積兆,奎穎曄璇璣。
伊王房:顒勉諟訏典,褒珂采鳳琛,應疇頒胄選,昆玉冠泉金。
根據這個世系表,容易查得某個明朝的皇族屬於哪一房,是第幾代。清初曾經據此追殺過大量明朝的皇族,特別是最後幾個皇帝的後代(近支子孫)。雍正年間進行大赦,朱元璋的後裔才安定下來。現在甚至還可以依據這個世系表驗證某一朱姓人是否朱元璋的後代。清初四大畫僧中有兩個是明朝的宗室皇族。其中八大山人朱耷,又號雪個,明宗室,譜名統(上林下金)。從他的名字第一個字為統字,第二個子帶金字旁查世系表可以知道他是第一代寧王的八世孫即朱元璋的九世孫。石濤,又號大滌子,名若極,小名阿長。查世系表正是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謙的十一世孫,他的父親是亨字輩的末代靖江王朱亨嘉。在石濤作品上,常蓋有「靖江後人」白文方印,或「贊之十世孫阿長」朱文長方印,以懷念他的十世祖第二代靖江王朱贊儀。因為贊儀恭慎好學,永樂元年才能恢復朱守謙因觸犯《祖訓錄》,親近小人,毒害百姓等先後兩次被廢的郡王爵位,並得以之國桂林,從此家族在桂林定居下來。
朱元璋26個兒子簡要情況
朱標,長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后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標】太子(朱標)→惠帝(朱允炆)
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樉】秦愍王(朱樉)→秦隱王(朱尚炳)→秦僖王(朱志堩)→秦懷王(朱志均)→秦康王(朱志邅)→秦惠王(朱公錫)→秦簡王(朱誠泳)→秦昭王(朱秉欆)→秦定王(朱惟焯)→秦宣王(朱懷埢)→秦靖王(朱敬鎔)→秦敬王(朱誼旐)→秦王(朱誼漶)→秦王(朱存樞)
朱棡,三子,晉恭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棡】晉恭王(朱棡)→晉定王(朱濟熹)→晉王(朱濟熿)→晉王(朱美圭)→晉莊王(朱鍾鉉)→晉端王(朱知烊)→晉簡王(朱新典)→晉惠王(朱慎鋷)→晉穆王(朱敏淳)→晉王(朱求桂)
朱棣,四子,明成祖(碩妃出,但自稱孝慈高皇后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棣】燕王(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代宗(朱祁鎮、朱祁鈺)→憲宗(朱見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神宗(朱翊鈞)→光宗(朱常洛)→熹宗、思宗(朱由校、朱由檢)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橚】周定王(朱橚)→周憲王(朱有燉)→周簡王(朱有爝)→周靖王(朱子垕)→周懿王(朱子驩)→周惠王(朱同鑣)→周恭王(朱睦審)→周莊王(朱朝堈)→周敬王(朱在鋌)→周端王(朱肅溱)→周王(朱恭枵)
朱楨,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楨】楚昭王(朱楨)→楚莊王(朱孟烷)→楚憲王(朱季堄)→楚康王(朱季埱)→楚靖王(朱均鈋)→楚端王(朱榮戒)→楚愍王(朱顯榕)→楚恭王(朱英僉)→楚王(朱華奎)
朱榑(1364年-1428年),七子,齊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達定妃出)
朱梓(1369年-1390年),八子,潭王(洪武朝自焚死)(達定妃出)
朱杞,九子,趙王(幼殤)
朱檀,十子,魯荒王(郭寧妃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檀】魯荒王(朱檀)→魯惠王(朱泰堪)→魯莊王(朱陽鑄)→魯端王(朱觀定)→魯恭王(朱頤坦)→魯敬王(朱壽錚)→魯憲王(朱壽鋐)→魯肅王(朱壽鏞)→魯王(朱以派)
朱椿(1371年-1423年),十一子,蜀獻王(郭惠妃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椿】蜀獻王(朱椿)→蜀靖王(朱友堉)→蜀僖王(朱友黨)→蜀和王(朱悅菼)→蜀定王(朱友垓)→蜀懷王(朱申鈘)→蜀惠王(朱申鑿)→蜀昭王(朱賓瀚)→蜀成王(朱讓栩)→蜀康王(朱承龠)→蜀端王(朱宣圻)→蜀恭王(朱奉銓)→蜀王(朱至澍)
朱柏(1371年-1399年),十二子,湘獻王(胡順妃出)
朱桂(1374年-1446年),十三子,代簡王(郭惠妃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桂】代簡王(朱桂)→代隱王(朱仕廛)→代惠王(朱成煉)→代懿王(朱俊杖)→代昭王(朱充耀)→代恭王(朱廷崎)→代定王(朱鼐鉉)→代王(朱鼐鈞)→代康王(朱鼎渭)→代王(朱傳齊)
朱柍,十四子,肅莊王(郜氏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柍】肅莊王(朱柍)→肅康王(朱瞻焰)→肅簡王(朱祿埤)→肅恭王(朱貢錝)→肅定王(朱弼桄)→肅懷王(朱紳堵)→肅懿王(朱縉貴)→肅憲王(朱紳堯)→肅王(朱識鋐)
朱植,十五子,遼簡王(韓妃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植】遼簡王(朱植)→遼王(朱貴烚)→遼肅王(朱貴受)→遼靖王(朱豪盛)→遼惠王(朱恩稽)→遼恭王(朱寵受)→遼莊王(朱致格)→遼王(朱憲節)
朱栴,十六子,慶靖王(余妃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栴】慶靖王(朱旃)→慶懷王(朱邃欻)→慶莊王(朱邃屏)→慶恭王(朱寘錖)→慶定王(朱台浤)→慶惠王(朱鼒枋)→慶端王(朱倪貴)→慶憲王(朱伸域)→慶王(朱帥鋅)→慶王(朱倬紘)
朱權,十七子,寧獻王(楊妃出)
寧獻王(朱權)→寧靖王(朱奠培)→寧康王(朱覲鈞)→寧王(朱宸濠)
朱楩,十八子,岷莊王(周妃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楩】岷莊王(朱楩)→岷恭王(朱徽煣)→岷順王(朱音瀼)→岷簡王(朱膺丕)→岷靖王(朱彥汰)→岷康王(朱譽榮)→岷憲王(朱定耀)→岷王(朱禋洪)→岷王(朱企崟)
朱橞,十九子,谷王(永樂朝廢為庶人)(郭惠妃出)
朱松,二十子,韓憲王(周妃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松】韓憲王(朱松)→韓恭王(朱沖或)→韓懷王(朱范圯)→韓靖王(朱范仰)→韓惠王(朱徵釙)→韓悼王(朱偕充)→韓康王(朱偕灊)→韓昭王(朱旭櫏)→韓定王(朱融燧)→韓端王(朱朗錡)→韓王(朱亶脊)
朱模,二十一子,沈簡王(趙貴妃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模】瀋簡王(朱模)→瀋康王(朱佶焞)→瀋莊王(朱幼學)→瀋恭王(朱詮鉦)→瀋憲王(朱允栘)→瀋宣王(朱恬烄)→瀋定王(朱珵堯)→瀋王(朱效庸)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
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賢妃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桱】唐定王(朱桱)→唐靖王(朱瓊烴)→唐憲王(朱瓊炟)→唐莊王(朱芝址)→唐成王(朱彌鍗)→唐敬王(朱宇溫)→唐順王(朱宙栐)→唐端王(朱碩熿)→唐王(朱聿鍵)→唐王(朱聿鏌)
朱棟,二十四子,郢靖王(劉惠妃出)
朱鷖,二十五子,伊歷王(葛麗妃出)
【朱元璋的兒子朱鷖】伊歷王(朱鷖)→伊簡王(朱顒炴)→伊悼王(朱諟釩)→伊定王(朱諟鋝)→伊莊王(朱訏淵)→伊敬王(朱訏淳)→伊王(朱典柍)
朱楠,二十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