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洞房夜痛哭為了誰?反感表姐成其皇后
據皇族後人傳說,光緒帝在洞房中撲在既是表姐又是皇后的隆裕懷裡痛哭流涕。按說他對表姐並無反感,他反感的是讓表姐做自己的終身伴侶。
光緒十三年正月十五日,慈禧太后為十七歲的光緒皇帝舉行了「親政大典」,宣佈撤簾歸政,然後以訓政的形式操縱國家政權。此時,還有一件不能再拖的大事兒,那就是光緒皇帝的婚姻。
慈禧決策,轟動朝野
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十分重視人口的繁衍,怎樣才能增殖人口呢?辦法之一就是早婚。當時,十六歲就算成年人了,在此前後,男孩子要娶妻成家,皇帝是萬民的表率,當然不能例外。所以,順治、康熙皇帝都是十四五歲就迎娶了皇后,而此時的光緒皇帝已經到了十七歲的「大齡」,卻還是個「單身青年」,這就有點兒說不過去了。
當時,中國的年輕人都沒有婚姻自主權,一律由父母做主,這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皇家也是如此。當時光緒帝未婚,責任顯然在他的養母慈禧太后。其實,慈禧之所以不給光緒帝張羅婚姻大事,說到底還是權力的貪慾。眾所周知,結婚是年輕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光緒帝一旦舉行大婚典禮,迎娶皇后,就不再是個孩子了,慈禧連訓政的理由也沒有了。為了使自己的權力不受損害,慈禧寧肯犧牲光緒帝的幸福,以致造成了光緒皇帝十七歲未婚的結果。
轉眼到了光緒十四年,光緒帝十八歲了,他的婚姻大事實在不能再拖了。朝野上下敢怒不敢言,人們心中暗罵慈禧自私自利,不近人情。誰想到這年的六月十九日,慈禧突然宣佈了兩個決定:其一,將於明年正月舉行光緒帝的大婚典禮;其二,光緒結婚後自己不再訓政。為此,慈禧命令欽天監挑個好日子。群臣十分驚訝,不知慈禧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想跟慈禧客氣客氣,勸她繼續訓政,又怕得罪了已經成年的光緒皇帝。正在疑慮間,光緒下發諭旨,表示尊重皇太后的決定,並希望皇太后從此「稍資休息」,不要像以前那樣忙得廢寢忘食。既然光緒已經表態,群臣就更不好說什麼了。
可能有人會問,在慈禧確定光緒帝婚期的時候,尚未給皇帝選皇后,那麼光緒跟哪個女孩子結婚呢?其實,這個問題大可不必掛心,皇帝想跟誰結婚就跟誰結婚,不用徵詢女方及其家長的意見。當然,實事求是地說,不是光緒想跟誰結婚,而是慈禧讓他跟誰結婚的問題。那麼,慈禧是什麼意思呢?
擇立侄女,犧牲光緒
慈禧早就胸有成竹,但按皇家傳統,程序還是要走。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她一面佈置婚禮的各項程序,規劃預算,一面以極大的熱情著手選秀。有條件入選的女孩子被分批領進宮中,慈禧率領親信女眷,集思廣益,認真地品頭論足。幾經淘汰,到光緒十四年初冬,只剩下了五個女孩子,未來的皇后將在這五人中產生。
中國人把婚姻視為終身大事,確實,將哪個女孩子立為皇后,不僅關係著皇室的血脈繁衍,也影響著皇室的和諧和睦。為了保證自己影響力的長盛不衰,慈禧一定要選一個中意的兒媳婦。當年同治皇帝選皇后的時候,慈禧還不能一手遮天,結果親生兒子跟慈安太后一條心,把不合自己心意的阿魯特氏立為皇后,現在不同過去,慈禧大權在握,信心滿滿。
光緒十四年十月初五日,最後拍板的時刻到來了。在體和殿,慈禧太后穩坐寶座,光緒帝第一次被叫來參與,很不自在地站在慈禧的身旁。後面站著慈禧的養女榮壽公主以及福晉命婦等人,氣氛嚴肅,鴉雀無聲。室外雨雪交加,寒風凜冽,說是為皇帝選皇后,但沒有一點兒喜慶的氣氛。
在慈禧面前的桌子上,放著一柄白玉如意、兩個繡花荷包,得到玉如意的女孩子就是未來的皇后,兩個荷包則送給未來的嬪妃。可見,在這最後一輪的選拔中,五個女孩子中將有一人成為皇后,兩人成為嬪妃,其餘二人淘汰出局。根據《花隨人聖庵摭憶》記載,慈禧指著玉如意,對光緒帝說:這五個女孩子個個百里挑一,但畢竟是你自己的終身大事,一會兒皇帝看誰中意,把玉如意遞給她就是了。
光緒帝一半兒是客氣,一半兒也確實是六神無主,趕緊回答:「此大事當由皇爸爸主之,子臣不能自主。」慈禧做出開明的樣子,一定要光緒帝自己挑選,光緒帝沒有再客氣,應承下來了。
五個衣著樸素、不染鉛華的女孩子應召而至,依次行禮,自報履歷,然後低頭站在那裡,任憑眾多目光反覆審視。光緒帝定睛一瞧,十分驚訝,原來,排在候選者第一位的就是慈禧的親侄女!難道光緒帝認識慈禧的侄女?其實,何止認識,光緒帝的生母是慈禧的親妹妹,
所以,慈禧的侄女跟光緒帝是表親關係,比光緒帝大三歲,是嫡親的大表姐,小時候經常進宮,跟光緒帝做過遊戲,算是童年的玩伴之一。光緒帝做夢都想不到表姐會成為皇后的候選人,而且,自己現在是「大齡未婚青年」,表姐其實就是個「剩女」,二十一歲還沒有找婆家。她身高不矮但有些駝背,臉型不短卻時常哭喪著臉,沒有一點兒討人喜歡的地方,跟其餘四位佳麗相比,最好的形容就是把「鶴立雞群」這句成語顛倒過來。
光緒帝胸中頓時升騰起一股無名的怒火,他明白,大表姐「過五關斬六將」,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淘汰走到今天,就是慈禧事先安排好的,看來終身大事已成定局,卻口口聲聲讓自己挑選,真是虛偽到了頂點!光緒帝天生強脾氣,一方面不滿慈禧的安排,另一方面實在是看不上表姐,他拿起玉如意,繞過表姐,審視起其他四位佳麗。只見風韻氣質各不相同,他頓時感覺眼花繚亂,不知該把玉如意遞給誰了。
光緒帝躊躇了一會兒,拿著玉如意來到一個容貌秀美的女孩子跟前。這個女孩子是江西巡撫德馨的女兒。眼看自己的侄女即將落選,慈禧顧不上剛剛做出的承諾,厲聲喊道:「皇帝!」光緒帝一回頭,看到慈禧嚴厲的目光和示意的眼神,一陣心潮湧動。經過短暫的思想鬥爭,他知道拗不過慈禧,只好步履沉重地走到表姐跟前,遞過玉如意,然後掉頭返回。表姐叩頭謝恩,光緒帝理都沒理。
場面十分尷尬,桌子上還放著兩個繡花荷包,那是給未來的嬪妃準備的,可光緒帝卻不選了,他撅著嘴站在一邊兒,眼睛看著天花板。慈禧索性包辦到底,她讓榮壽公主將荷包遞給排在隊尾的兩個女孩子,結束了選秀,然後下發諭旨,向天下宣佈:
茲選得副都統桂祥之女葉赫那拉氏,端莊賢淑,著立為皇后……原任侍郎長敘之十五歲女他他喇氏,著封為瑾嬪。原任侍郎長敘之十三歲女他他喇氏,著封為珍嬪。
這道諭旨真是「別緻」,它交代了瑾嬪和珍嬪的年紀--十五歲和十三歲,偏偏迴避了皇后的年紀。顯然,這是不想讓天下人知道皇帝娶了一個「大齡女青年」。按當時的標準,女子二十一歲是個應該隱諱的年齡了。古往今來,女性對年齡都比較敏感,其實,真正敏感的是那些已經不是女孩子,卻依然要「冒充」女孩子的人。
對慈禧的這一選擇,該怎樣評價呢?
實事求是地說,慈禧做得過分了。在清朝的歷史上,對皇后的選擇大多並不是出於皇帝個人感情的取捨,為了國家的利益,皇帝往往要做出犧牲。比如,清朝皇后中蒙古女子不少,因此跟蒙古各部落建立了血肉相連的親密關係,保證了國家北部邊疆的穩定。然而,此次光緒帝雖然做出了犧牲,但並不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是為了慈禧太后及其家族的私利。
慈禧太后出身於破落的官僚家庭,祖輩都在官場上度過,但都沒有擔任過顯赫的官職。比較而言,父親做過四品道員,算是最大的官兒了。早在慈禧年幼的時候,爺爺因戶部銀庫的虧空案被投進刑部大牢,因此幾乎傾家蕩產。咸豐二年她被皇帝選為貴人的時候,也是她的家族處於最低谷的時候。
誰能想到,十年後時來運轉,咸豐帝駕崩,兒子繼承皇位,慈禧母以子貴,升為太后,並以垂簾聽政的方式執掌國家政權。按說破落的娘家必將重振門楣,但事實並非想像的那樣簡單,關鍵是她那兩個兄弟較著勁兒地一個比一個不爭氣,抽大煙、玩鴿子、斗蛐蛐,靠著姐姐吃軟飯。一見到這兩個敗家子,慈禧的氣就不打一處來,輕則不理不睬,重則一頓臭罵。
當然,罵歸罵,還不能撒手不管。哥哥死在光緒初年,遺屬生活困難,慈禧每月給哥哥家裡大人四兩白銀、小孩二兩白銀的生活費,維持勉強餬口的生活狀態。比較而言,弟弟桂祥境況稍好些,掛名副都統的閒差,有職無權,雖然也不爭氣,但一口氣兒生了一串兒閨女。慈禧把這些侄女陸續指婚給王公做福晉,弟弟因此跟皇族攀親,雖說是吃軟飯,但畢竟是靠女兒、女婿養活,比直接靠姐姐接濟硬氣些。這回慈禧把他的女兒選為皇后,桂祥因此成了不折不扣的皇親國戚,從此脫胎換骨、揚眉吐氣了,慈禧也跟著臉上有光。
其實,慈禧將侄女選為皇后,固然是為了照顧娘家,但自己的利益才是根本的出發點。隨著光緒帝大婚,慈禧將移交政權,兒子大了不由娘,娶了媳婦之後更容易跟她這位養母分心眼。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她選擇侄女做皇后,目的是為了在退休後繼續操縱皇帝。可見在光緒帝選皇后這件事兒上,慈禧私心很重。最出格的是,既然光緒帝已經屈服,將玉如意遞給了慈禧的侄女,慈禧也應考慮一下光緒帝的感受,將他相中的江西巡撫德馨的女兒選為嬪妃,可慈禧怕這個貌美如花的女孩子對其貌不揚的侄女構成威脅,居然把她淘汰出局。可見,慈禧除了個人私利以外,一點兒也不考慮光緒帝的幸福,不能不說做得過分了。
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大婚典禮拉開了序幕,皇后妝奩開始進宮。所謂妝奩就是嫁妝。當年同治大婚,皇后家的妝奩是「六百抬」,分六天運進皇宮。光緒岳父桂祥的家底兒有限,除了皇家買單的部分以外,自己添的錢不多,所以,妝奩僅有「二百抬」,分兩天運進宮去。這些妝奩有衣服鞋帽、鐘錶首飾、傢俱擺設、生活用品等等。送給姑爺的禮物是兩柄輕飄飄的金如意,裝在漂亮的盒子裡,由四個身穿花衣的壯漢抬著。內務府和步軍統領衙門派人沿途照料,維持秩序。
正月二十七日,光緒帝身穿紅色的龍袍,前來慈寧宮給慈禧太后行禮,報告婚禮即將開始。光緒面無表情,例行公事地行禮之後,就前往太和殿,佈置娶親事宜,派使節前往桂公府冊封皇后。此前,兩位「姊妹花」瑾嬪和珍嬪已經進宮,她們將在皇后進宮的時候跪迎。
跟民間娶親不同,一則皇家按照古代的規矩,在天黑的時候舉行婚禮;二則皇帝是不會上門迎娶的,他在乾清宮等著。接近午夜,迎親的隊伍出宮前往桂公府,差不多是第二天凌晨的時候,皇后乘坐十六人抬的大轎,從大清門進入了紫禁城,在乾清門下轎,跨過火盆、馬鞍,被攙扶到坤寧宮,跟光緒帝行合巹禮。大婚禮成,光緒又到慈禧住處請安,然後還處理了幾件國家大事,中午陪慈禧看戲,忙活到晚上,才來到坤寧宮,跟皇后共度洞房花燭夜。按民間的規矩,還有一道程序--鬧洞房,但皇帝的洞房無人敢鬧,所以宮中悄無聲息。據皇族後人傳說,光緒帝在洞房中撲在既是表姐又是皇后的隆裕懷裡痛哭流涕。按說他對表姐並無反感,他反感的是讓表姐做自己的終身伴侶。可見,慈禧太后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的選擇,不僅毀了光緒帝的幸福,也造成了侄女守活寡的悲慘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