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入藏有什麼意義?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
唐朝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故事,流傳1000多年了。漢藏聯姻促進了民族團結,特別是對藏族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當時漢族的紡織、建築、造紙、釀酒、制陶等先進生產技術,以及儒家書籍、曆法、醫藥等都陸續傳入了藏族地區。同時,漢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唐朝的貞觀之治,使國家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周圍少數民族非常嚮往,紛紛派使者前來修好,稱臣納貢。許多少數民族首領都來求親,以能夠與唐朝宗室聯姻為榮。唐太宗為了確保邊疆太平,各族人民和睦相處,也制定並推行和親政策。比如,唐太宗把妹妹衡陽公主嫁給突厥處羅可汗的兒子阿史那社爾,把弘化公主嫁給吐谷渾可汗諾曷缽,從而建立了唐朝和突厥、吐谷渾之間的友好關係。當時西南地區的青藏高原上,崛起了一個強盛的吐蕃(bō)政權。它的贊普(吐蕃王的稱號)松贊干布,於634年派使者到長安,希望跟唐朝建立友好關係。
松贊干布從小就精通騎馬、射箭、擊劍等各種武藝,而且很有文化素養,會寫詩歌,吐蕃人十分愛戴他。在他父親去世不久,吐蕃貴族發動叛亂,企圖奪取政權。年輕的松贊干布鎮靜地面對複雜的形勢,憑著超凡的智慧和勇敢,很快就平定了叛亂。
松贊干布派使者到長安,一方面是想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另一方面則是向唐皇室求親。但唐太宗沒有馬上答應。吐蕃使者擔心回去後會被松贊干布怪罪,便撒了個謊,於是鬧出了吐蕃和唐朝的矛盾,雙方打了幾仗,又坐下來和平談判。
公元640年,松贊干布派出了一支上百人的隊伍,由聰明能幹的大論(宰相)祿東贊帶隊,準備了許多金銀珍寶,再次到長安求親。
祿東贊在唐太宗接見時,轉達了松贊干布想和唐朝友好的心願,巧妙地提出了年輕的國王希望娶一位大唐公主的要求。
唐太宗對祿東讚的言談舉止很讚賞,並從他那裡對松贊干布有了更多的瞭解。唐太宗在皇族的姑娘中,挑選了一位文化素養較高、美麗而又溫柔的,封為「文成公主」,許嫁給松贊干布。
祿東贊能完成求親的使命,確實很不容易,至今民間還流傳著「五難求婚使」的動人故事。當祿東贊勝利解答了一道道難題,最後,唐太宗要他從二千五百名美麗的姑娘中,找出文成公主來。祿東贊以他敏銳的眼光,一眼就認出了儀態大方的文成公主。
公元641年,唐太宗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去吐蕃。隨同文成公主一起入藏的,還有許多侍女和工匠廚役。在文成公主豐盛的嫁妝裡,不僅有金銀珠寶、綾羅綢緞,還有吐蕃所缺少的糧食、蔬菜、水果種子和藥材、蠶種等,以及許多儒家經典和農業、醫藥、天文、曆法、科技等方面的圖書。
吐蕃人民得知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的消息後,一路上都有人備了禮物和交通工具來接送。松贊干布按照唐朝禮制,從吐蕃都城邏些(今西藏拉薩)趕到柏海(今青海鄂陵湖),親自迎接文成公主,並在那裡隆重地舉行了婚禮。他與李道宗相見,是以兒子女婿這種晚輩的身份,以表示敬意。
隨後,松贊干布帶著文成公主回邏些。這年藏歷4月15日,邏些百姓像過盛大節日似的,載歌載舞,迎接文成公主進城。
松贊干布非常寵愛文成公主,還按照唐朝的建築模式,在邏些專為文成公主造了一座宮殿。至今在拉薩的大昭寺及布達拉宮中,都供奉著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塑像。
松贊干佈於公元650年去世後,文成公主繼續為漢藏兩族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友好聯繫作著不懈努力。當時去印度學佛的唐朝僧人,大多取道吐蕃,有些高僧還受到文成公主的熱情接待。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四十年,為發展藏族經濟作出了貢獻。她讓隨從人員向當地百姓傳授耕種方法,還親自指導青稞等穀物的試種。她要求唐朝選派優秀工匠入藏,幫助吐蕃人民建設。自從文成公主入藏後,唐朝和吐蕃文化交流大大加強,她也成為民族情誼的象徵,因而直到現在還被當地人民所深深懷念。
文成公主入藏後,增進了漢藏兩族的手足情誼,促進了中原和西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科學、技術、宗教的交流。她帶去的穀物種子,在西藏高原上廣為種植;帶去的工匠幫助藏族人民製造農具、紡織機、碾米機,興辦制陶、釀酒、造紙、制墨等手工業;帶去的宮娥教會藏族人民紡紗織布。文成公主還鼓勵和幫助大臣吞米桑布札創造了藏文。後來,她又把許多漢族書籍譯成了藏文,促進了漢藏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