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國號的秘密:改金為清是化被動為主動?
清朝是中國傳統帝制時代最後一個統一王朝,從公元1636年始到1912年止,清朝歷經十一位皇帝、綿延276年,歷史影響巨大。今天的我們已經習慣地把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作為清朝的起點,但這只是滿洲人入主中原內地的開端,「大清」這個國號最初的運用,還要追溯到更早以前。而且,清朝與歷史上的金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後來追贈的清朝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於公元1616年建立的政權就叫做「金」,那麼「金」後來為何變成了「大清」,「大清」這個國號又蘊含著怎樣的意義呢?
眾所周知,在清朝皇帝的世系表中,排在第一個的是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天的遼寧新賓,建國稱汗時,他的漢譯的國號時金,史稱後金。如此,一個臣民數十萬的金國,出現在明朝的東北地區,金國是1636年大清國的前身,首任皇帝皇太極,是金國的首任大汗努爾哈赤的第八子,這顯示了金國和大清國的繼承關係。
金國的創建可以追溯到1583年,屬於大明朝疆域的東北地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女真,女真分為三部,建州、海西和野人。各部有部落林立,相互混戰,一片混亂,努爾拿就出生於建州女真,一個小部酋長的家庭,1593年的時候,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被建州女真另外一個城主尼堪外蘭引導的明軍誤殺,努爾哈赤的部落很小,祖父和父親被誤殺了,當時的情況非常地緊急,部眾叛離,在這種形勢下,25歲的努爾哈赤以他祖父和父親留下的13副鎧甲,武裝跟隨自己的30個人,走上攻打尼堪外蘭創建金國之路。
在這裡有個細節說下,明清兩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投軍的年齡和努爾哈赤起兵的年齡都是25歲,在投軍和起兵前的經歷兩個人都很相似,努爾哈赤幼年喪母,受不了繼母的虐待,在十歲左右就離家出走了,獨自打拼生活,努爾哈赤挖過人參,運過山貨,早年的艱辛,把努爾哈赤鍛煉成為一個體格魁梧勇於創新,敢於爭先的少年,在這期間和漢人接觸的比較多,挖的人參和山貨都要運到撫順去賣給漢人。他喜歡上了漢人講的,老不看《水滸》,少不看《三國》,清朝的時候,關公的信仰非常地盛行,滿洲民族的很多人都喜歡三國,這和努爾哈赤是有關係的,努爾哈赤成為一個富於謀略的見多識廣的女真人。
朱元璋和努爾哈赤都應驗了《孟子?告子》所說的:「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經過早年的艱難,然後才能成大事。努爾哈赤不愧是創造奇跡的一世英主,在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臨敵不懼,經過30多年,努爾哈赤完成了幾百年來未曾實現的,統一女真各部的偉大事業。成為全女真的英主,躍居英明汗的寶座,獨立建國,國號為金。
努爾哈赤的金,史書上稱為後金,就是為了區別以前的金,努爾哈赤是以以前的金作為榜樣的,早在500年前的1115年,統領女真族的完顏部首領阿骨打,獨立建國,國號為金。反抗遼朝的統治,到了1125年,金國滅遼,1127年金滅北宋,金立國120年,到1234年滅亡,這是女真族恆古未有的一番偉業。
金,這個國號來源於阿骨打的發源地,今天東北的松花江的支流阿什河,阿什在女真語中間,是金的意思。這個河裡盛產沙金,金不壞不變,寓意著這個政權傳之久遠,努爾哈赤在這個時候,重新啟用金國號,對內對外的意思非常明顯。對內,金,名號是女真族和歷史的最鮮明的一個符號,可以安撫所征服的,所統一的女真各部落。對外,是向明朝宣告了要獨立建國、振興祖業的目標和追求。
1618年,努爾哈赤髮動了對明戰爭,從當時的形式來看,這是兩個完全不對稱的政權,明朝萬里疆土、億兆斯民,大明是他殺祖父和父親的仇人,要把明朝的勢力趕出東北,重新建立一個金國,隨著戰爭的發展,努爾哈赤逐漸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疆土大大擴充。並且在1625年,把首都遷到了瀋陽,改名叫盛京。
當時,明朝的軍隊把出山海關作戰,視為畏懼,說出關一步就是鬼鄉,入關一步是樂園。明朝的遼東經略高第下令,放棄山海關關外各城,撤到關內來。只有袁崇煥拒不聽命,獨守寧遠孤城不撤。1626年的正月,努爾哈赤在寧遠城下中炮負傷,這是努爾哈赤起兵40多年來,僅有的一次大慘敗,這一敗影響非同小可,到了8月份,努爾哈赤因傷去世。這有點類似劉邦和項羽之間的戰爭,項羽一直打勝仗的,最後一仗打敗了,導致烏江自刎,但是努爾哈赤有後繼者,1626年8月,努爾哈赤去世,享年68歲。
9月,經過一番明爭暗鬥,努爾哈赤的第八子。35歲的皇太極登上了金國的汗位,漢譯的汗號天聰汗,經過10年的努力,1635年皇太極新定了族名為滿洲,廢除了原來女真的舊稱,到1636年4月,在滿、漢、蒙文臣武將的合辭勸進下,皇太極舉行了登基大典,接受了寬溫仁聖皇帝的尊號,建國號為大清。並且首建年號為崇德,從此,大清國皇帝正式與大明國皇帝分庭抗禮。
清太宗皇太極,為了團結各方在氣勢上壓倒大明,把國號改為大清,化被動為主動,開創歷史新紀元。
清太祖努爾哈赤不愧為偉大的創業者,十三副遺甲起兵,也能開創萬世基業,而他的繼任者皇太極也是氣勢恢宏,改族名、定尊號,改國號、定紀元,如果說努爾哈赤建立金朝政權,是為了籠絡和管理女真各部,那麼。皇太極又為什麼改金為大清呢?這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深意呢?
皇太極建國號為大清,也就意味著廢除了,他父親努爾哈赤的金國號,為什麼要廢除父親的金國號?我們從兩個方面理解這個問題。
首先:著眼於未來。皇太極為了實現更大的抱負,皇太極時期的金國已經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了,女真、漢和蒙古是其中的三大民族,只以象徵女真振興的金國號,民族意義顯得太狹隘了,再有皇太極時候的金國,他最大的威脅來自於明朝,明朝也是他施展抱負的對象,皇太極能夠打敗明朝,取代明朝,這是何等奇勳偉業,而這樣的偉業,在500年前,只有半壁江山的女真完顏部的金國,是不能和他相提並論的,這是一個方面,為了實現更大的抱負。
其次:著眼於現實。為了淡化漢人的歷史記憶,甚至消弭漢人的反感情緒,為了戰勝大明,他必須爭取盡可能多的漢人的支持,哪怕是漢人抱著觀望的態度。在這個方面,金國號是一個很大的障礙。金國號漢人太熟悉了,北宋是被金國滅亡的,宋徽宗、宋欽宗是被金國俘虜的,東京開封城裡的宗室、后妃、官吏、工匠、書籍、儀器、金銀財寶是被金國人擄掠到北方去的,在歷史上成為「靖康之恥」。這是漢人曠古未有的、銜怨極深的奇恥大辱,麻煩你的是明朝也有這樣的奇恥大辱,明朝主要的外患有兩個方面:南倭和北虜,南倭,東南沿海的倭寇,北虜,蒙古草原上的民族,雖然朱元璋把元朝滅掉了,但是元朝的勢力退到了蒙古草原,但是跟明朝一直有戰爭,綿延萬里的明長城,就是明朝為了抵禦蒙古的侵擾而修建的。
1449年,蒙古入侵,大明皇帝朱祁鎮,率領50萬軍隊親征,在今天河北懷來縣,當時成為土木堡的地方慘敗,不僅損傷了數十萬的軍隊,而且朱祁鎮也被俘虜了。就是後來的明英宗,在這種情況下,明人的民族情緒極度高漲,歷史記憶非常敏感,乃至有些明朝人,敵視蒙古和一切外族。在這種情況下,努爾哈赤、皇太極用金為國號,這對大明臣民的刺激非常大,對已經歸順到皇太極政權的漢人心裡的壓迫是可想而知的。
一方面是金國大汗,皇太極要實現更大的抱負,取代明朝,另一方面是大明的君臣百姓,深惡痛絕金這個國號,審時度勢,皇太極終於做出了,改女真為滿洲,改金為大清的決定。
清太宗皇太極把國號從金改為大清,也是為了鞏固和壯大自己的統治,皇太極與努爾哈赤一生最大的敵人就是明朝,那麼大清這個國號勢必與明朝有著一定的關聯,在後來清朝統治時期,無數的文字獄就因清明兩個字而蒙冤,清風明月間,暗藏著兩股政權的較量,那麼,大清這個國號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含義呢?
大清國號的取義,當時已經稍後的文獻當中,沒有任何記載,
首先:我們從滿族方面來看。把金改為音近的清,滿族和女真在音上不一定能區分開,這樣既緩解了漢民族對金國號的反感情緒,也一定程度上照顧了本民族的自尊心,有利於他事業的發展,所以應該能為滿洲上下人等所接受,甚至有學者認為改漢不改滿。
其次:我們從漢族方面來看。李洵和薛虹主編的《清代全史》,說「金」的音近漢字中,只有「清」字的字義作為國號比較適宜,而且這個「清」字,中國歷代朝代中,沒有人用過,不論用五行相剋學說,還有其他解釋,也都能找出根據,四個方面的根據。
1、五行方面。明屬火,國姓是朱,朱是紅色的意思,也屬火。而清,滿洲,這三個字都帶水,符合五行中的水克火,寄予了大清滅大明的吉祥之兆。以前的「金」國號,犯了火克金的忌諱。皇太極放棄金國號,這可能也是個原因。
2、方位方面。乾隆皇帝在《欽定滿洲源流考》裡面有一句詩說:「天造皇清發祥大東」,皇清就是大清,大清發祥壯大於東方,滿洲屬東方,五色配五方,東方屬青,東為四方之首,東方的大清是可以壓過南方的大明的。
3、字義方面。由「天造皇清」引申,天和清之間也有著關聯,漢語常用詞中間,有代表天體的清妙,有代表天河的清漢,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汗號當中也有天字,天授、天命、天聰,相當於漢族的「王者受命於天」,清在漢民族有天的意思。明,分開為日月,在天的包容中,代表天的「清」可以涵蓋代表了日月的「明」。
4、政治方面。清可以代表王者風範,王政的理想,清時,指太平盛世,清晏,指清淨安寧,永清四海,指天下永遠安定。清明,是先秦以來的固定搭配,二十四節氣,也有清明,清在明前,清居明上。
在漢民族語境中,皇太極所以定國號為大清,在於大清的氣勢和含義,都壓過了大明,改金為大清,就反應了他們心思的縝密和雄圖的遠大。皇太極沒有在他的有生之年真正征服大明,1643年8月,皇太極突發中風去世了,享年52歲。太宗文皇帝皇太極的功業,是可以和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相提並論的,皇太極的遺憾在於,征服大明,取代大明,看上去還比較遙遠。
皇太極不會想到,在他去世8個月以後,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多爾袞,率領著有滿漢蒙三方組成的大清軍隊,藉著李自成農民軍,攻陷大明京師的東風,藉著大明山海關的守將吳三桂的怒氣,順利的開進了北京。到1644年的10月,皇太極六歲的九子福臨,在大明的京師坐上了大清國的皇帝,再過不到20年,大清就名副其實統一了天下,直到1912年2月12號,皇太極的第九代孫六歲溥儀,下詔退位。
而在此前的1912年1月1號,一代偉人孫中山,在大明的故都南京,建立中華民國。從此中國的歷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從專制集權的階段,走向共和時代,中國的國號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從帝國時代走向民國時代。
開創於民國時代的中華民國國號,僅從形式上來看,就不同於夏商周,這些帝國時代的國號,帝國的國號帶有明顯的家族的色彩,一姓,一號,一朝,一個國號,而中華民國的國號,他代表國家主權是屬於中華民族的,開創了國號歷史的新紀元。